雷玉梅
摘 要:杜威的教育思想于五四运动时期传入中国,“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论”“从做中学”等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存在着社会劳动教育边缘化、学校劳动教育异化、家庭劳动教育淡化等问题,亟须吸收杜威教育思想的有益成果并加以借鉴。基于此,杜威教育思想可以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诸多有益启示:立足社会生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
关键词: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儿童中心;劳动教育
美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欧美等多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五四运动时期,杜威的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教育理论,否定了传统教育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将教育的内涵延伸到社会生活中,这些教育理念对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教育思想之一,指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与生活是统一体。这一命题是基于当时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现实问题提出来的,也是针对教育未能融入儿童的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教育即生活”首先强调的是教育要具有生活的意义,要注重教育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从杜威的“经验论”与实用主义教育观来看,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生活中蕴含着学习的内容,学习不可脱离生活。劳动教育亦是如此,教育者往往忽视了进行劳动是为了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知识与技能,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正如杜威在《民主主义教育》中所说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那么也可以说,劳动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其次,杜威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是复杂生活的简单化,在生活的经验中不断学习。教育需要把复杂的社会生活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背景,但又不能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无所作为,要使儿童在日常生活背景中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在经验中学会生活。因而,“教育即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改造社会生活的意义。劳动与教育一样,都是生活的需要,不可将劳动与生活脱离,亦不可将劳动教育简单地看成一种学习过程,而应将劳动生活化,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二)从实践中探索真知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是指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学问,其中的“做”指“参加社会生活”,“学”是指求得学问、知识。他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认为儿童天然具有社交、表现、制作等能力,学校应该营造出完全社会化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首先,杜威主张将“知”和“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没有“行”就没有“知”,“知”从“行”来,从“做”中得到的“知”才是“真知”。“从做中学”就是“知行统一”的过程,该方法指的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做事的过程中求得真学问。而劳动教育正是践行杜威“从做中学”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劳动的关键在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于“做”,在“做”中学习劳动技能与生活技能,在“做”与“学”中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其次,杜威强调要将“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这一教学方法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杜威此观点是指不能将“从做中学”局限于简单的实践活动课程中,而是要贯穿于儿童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儿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能从实践中获得知识与经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劳动教育的重中之重亦是提高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主动性,将劳动寓于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步,使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劳动,主动劳动。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论”是指在学校教学和课程体系中儿童是处于中心地位的,要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充分挖掘儿童的智慧和能力,不断激发儿童的潜能。“儿童中心论”是杜威对现代社会教育中部分学校依然存在着儿童不被重视、对儿童进行消极管理等现象的猛烈批判。杜威指出,传统教育中存在着消极对待儿童,简单机械地将儿童汇集在一起进行教育的问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利于促進儿童主体性的发挥。他认为,学校管理的一切,包括教室的安排,书本的编排等都是为儿童的学习而准备的,学校的管理要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需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能力。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直以来,劳动教育都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教育方针。社会劳动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的关键一环,社会大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劳动教育效果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劳动价值观的确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劳动教育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社会中的有效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劳动教育的边缘化倾向严重。
一是劳动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缺乏专门的劳动教育机制。现在的青少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爱劳动、怕苦怕累、自我意识强烈。在社会大环境中,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屡见不鲜,却很少见专门开设培养青少年的劳动能力的教育机构,虽然有些学生会在假期参加某些工厂的劳动技能培训,但是培训后所学的技能既与社会生活无关又无法找到相应的岗位从事相关工作,那么这种“无用”的劳动教育必然会导致边缘化;二是“键盘上”的劳动逐渐取代体力劳动,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多注重知识的获得与运用,此外,受传统轻视体力劳动观念的影响,劳动被看作是一种无须智力参与的活动,靠知识“吃饭”“挣钱”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三是一些错误的劳动观念在整个社会中传播,辛勤劳动、热爱劳动等中华传统美德慢慢被淡化,“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等思想在社会中有所蔓延,好逸恶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人们的劳动价值观产生了偏差。
(二)学校劳动教育异化
一是将劳动教育异化成为一种惩罚手段,部分中小学校甚至高校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当学生犯错误时,惩罚其打扫一周卫生,到操场拔草等,将劳动作为“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这就致使部分青少年对劳动教育产生曲解,片面地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变相”的惩罚措施,进而导致青少年对劳动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劳动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是当劳动和惩罚等负面心理体验建立联系的时候,就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初衷。二是将劳动教育异化成为一种娱乐,在学习之余组织学生参与某项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活动”“放松”。现在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是以各种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开展的,比如在学期期末带学生去工厂、果园或者农村去开展一次“劳动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散散心”“解解乏”,舒缓紧张的学习压力。这种所谓的劳动教育就是带学生“活动”一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这种“活动”式的劳动教育没有真正让学生动手、出汗,最终也是收效甚微;三是将劳动教育异化成为学习一种技能,劳动教育是学习某项技能的过程。劳动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劳动技能的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多数学校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将劳动教育看成是培养学生学习某项技能的过程,这种教育目的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劳动的主动性。
(三)家庭劳动教育淡化
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不愿意孩子将时间“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家务劳动上。在家长那里,学生的“天职”是得高分、考大学,于是很多家长都将所有的关注点放在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上,因此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劳动挤占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任何与提高学习成绩无关的事都不值得一提,家长对劳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家庭劳动教育淡化;二是在家长的长期“保护”之下,青少年不会劳动。很多青少年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与溺爱之下,很少参与家务劳动,甚至一些简单的家务活,都难以上手。即使孩子主动提出要做家务时,家长也会以“你不会”“越帮越忙”等理由打消孩子的劳动热情,也使孩子逐渐丧失了劳动的兴趣,因此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基本上是若有若无的;三是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长大的青少年不愿意劳动,劳动意识淡化。如今,大多青少年是独生子女,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习惯性的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小就未培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意识,缺乏必要的生活劳动技能,导致部分青少年劳动意识淡化。
三、杜威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立足社会生活开展劳动教育
首先,要回归体力劳动教育,增强青少年劳动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当前的人们普遍存在着重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怪象,而体力劳动作为“透视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理论工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回归体力劳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长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孩子学习之余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学校可以开展自我服务劳动、班务与校务劳动、工艺劳动等等。据实际情况,城镇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等。其次,社会有关单位和机构要为劳动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为青少年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和场所。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全面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资源,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结合研学旅行、共青团活动、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安排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最后,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应该将尊重劳动践行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尊重每位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劳动是生命的底色,青少年应将劳动付诸社会实践,热爱每一份工作,珍惜每一次劳动过程,在劳动中体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要始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出发,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师要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白其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一环,要将劳动教育寓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除了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之外,教师并非要花很多专门的时间去完成某一个专门的活动,道德与法治、历史课、语文课、班团活动、师生交往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
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注重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教师可以为喜爱手工的学生组织班级手工活动;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举办创新大赛等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劳动积极性。
最后,教师要传播正确的劳动观。现在很多学生存在着不劳而获、快挣钱的错误思想,已经没有劳动光荣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传播正确的劳动观。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一切物品都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创造的,光荣属于劳动者。
(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
首先,“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启蒙性、情感性和生活性作用”,家庭是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的最好场所,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教会孩子学会日常的家务劳动,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动手探索。比如当孩子对某一项家务产生兴趣时,家长不要打消其好奇心,此时应该给予指导,强调注意事项后让孩子大胆嘗试,无论其尝试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对于一些不愿意劳动的孩子,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每日必须承担一项家务劳动,每周参与一次家庭大扫除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劳动,如做一次家务活增加零花钱或者获得一份期待已久的礼物等,充分调动孩子的劳动积极性,能够让孩子在劳动中真正感受到劳动的意义的方式都是值得尝试的。
其次,学校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劳动实践,让学生清扫教室、搞好宿舍卫生等。一方面让他们体会劳动的艰辛,分享劳动的喜悦,从而强化劳动体验;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者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适度的劳动任务,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农村、工厂、食堂给学生上一堂劳动实践课,让学生动动手、出出汗,在亲手实践中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使他们不仅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也在劳动中学会为人处世,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使学生逐渐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完善的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自杜威教育思想传入中国,经过陶行知、蔡元培、胡适等人的研究及传播,在中国本土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如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进入新时代,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再研究是有必要的,根据我国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提炼出适合我国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我国劳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
[2]王玲.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20(06):22-27.
[3]任志锋. 以体力劳动为主加强劳动教育[J]. 思想理论教育,2020(08):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