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的实践探究

2021-09-13 03:19韩素琴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史料历史教材

韩素琴

[摘   要]应用史料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应依据教学需要,从课内外选取史料开展教学。在呈现史料后,可以通过故事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史料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史料的意义进行深度分析,对有关联的史料展开对比探究,并紧扣教材知识得出史论。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2-0077-02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史料是对历史事实的描绘,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史料可以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扎实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应用史料开展初中历史教学。

一、依据教学需求,选择适当史料

选择贴近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史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可在充分研判教学需求的基础上,从课内外选取适当的史料。

(一)选择课内史料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了较多的史料,这些史料与教材主体内容相互映衬,将其用于教學中十分便利。例如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中,教材展示了《天朝田亩制度》的部分内容。通过研读这部分内容,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太平天国运动与历史上其他农民运动的区别,并认识到该运动的纲领在本质上不切实际。又如,《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课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紧急而复杂的历史形势,教材中提供了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中共中央宣言(1937年7月15日),从中可以十分明确地看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全民族抗战而做出的努力。这些材料都是对历史事实的印证,在教学时应用这些材料,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让学生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想象。

(二)选择课外史料

历史教材是以简洁的方式呈现历史概貌的,因此教师在“用教材教”时,应根据教学需求补充课外史料,以让历史教学变得更立体。教师所选择的课外史料要具有权威性、真实性,易被初中生理解。例如在教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时,针对“清朝对全国加强统治”这一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引入以下史料:“满族统治者进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孔子,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头衔,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这则史料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清朝在文化上为加强统治而付出的努力。教材在这方面的描述比较少,只是笼统地一笔带过。教师选择适当的课外史料开展教学,可以对教材形成有益的补充,让学生基于具体事实理解历史。

二、丰富教学手段,生动呈现史料

(一)利用故事形式呈现史料

初中生性格活泼,喜欢生动的事物,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形式呈现史料,如在将多则史料呈现出来以后,补充其他信息,将其串联为一个故事。这样的呈现方式更贴近初中生的水平,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时,教师围绕李鸿章这个人物开展了一个专题活动,从《李鸿章全集》《康南海自编年谱》等书籍以及教材中选取了几则材料,将其串联为历史故事“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该故事讲述了李鸿章在那段时期“表面观望、内里支持、事后保护”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这个人物。教师讲完故事后,再回到史料本身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抓住重点,并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基于学生能力呈现史料

教师在课堂中呈现史料时,要充分阐释史料,尤其是古文史料。如果学生在读史料时存在困难,其兴趣便会受到抑制,也就无法展开深度思考和探究。教师可以为较难理解的史料提供翻译文字,也可以对较难理解的文字进行注释,或在课堂上进行口头翻译。如教材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中提供了杜佑《通典》卷七中的史料,以说明什么是贞观之治。对于教师而言,这段史料很容易读懂,但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很有限,教师要对这段史料进行解释,并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时间线,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依据学生的能力呈现材料。

(三)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史料

信息技术在呈现内容方面独具优势,可以创设丰富的感知情境,为教学提供辅助,让课堂更为充实。教师可以在引入课外史料的基础上,再以纪录片的内容作为佐证。例如,在《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中,“郑和下西洋”是重点,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政治意义,教师先引入《明史·古里传》中的史料“1420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回国后,诸番使臣充斥于廷”,再播放纪录片《郑和下西洋》中的选段,从而让学生从直观情境中加深认识。此外,教师在呈现图片史料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许多图片史料的原图尺幅都很大,教材中只能提供缩略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的拖曳、放大功能,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其中的细节。

三、开展课堂探究,深度分析史料

(一)巧提问题,导学导思

在历史教学中,围绕史料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史料,提升历史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进阶提问,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

如在开展关于李鸿章的专题教学时,教师引入了李鸿章在签订《马关条约》后的回国奏报:“后患将不可知,臣昏耋,实无能为。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接着教师提出事实性问题:“李鸿章是否也有制度变革的思想?”学生如能结合材料和教师引用的史料,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出来。接着教师引入关于戊戌变法过程的材料,并提出概括性问题:“为什么李鸿章没有在戊戌变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当时的政治形势,认识清政府在本质上难容变法。最后,教师引入关于戊戌变法结果的材料,并提出反思性问题:“为什么李鸿章要设法保护维新派人士?请从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角度回答。”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由浅至深地引导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史料的意义。

(二)对比探究,发现联系

历史是线性发展的链条,具备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每个历史事实都是当时环境下的必然結果,并与在此之前的事件具有密切联系。教师在应用史料开展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非孤立、分散地看待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具有相关性的史料开展对比探究。

例如在教学《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时,教师提供了两则史料。一则摘编自《史记·平淮书》:“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另一则摘编自《汉书·食货志》:“武帝元狩五年废半两钱……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这是与本课中“盐铁专卖”知识点有关的史料,教师可对两则材料进行翻译和讲解,指出汉武帝所面临的地方豪强把握经济命脉的局面直接源于西汉初期的经济政策。然后,教师提问:“结合西汉初期的社会局面,谈谈为什么会出现‘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的情况。”这是上一节课的内容,学生经过回忆便能够进行回答。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出西汉初期和汉武帝时期社会局面的不同,并提示学生应以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历史。

(三)紧扣教材,得出史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探究时,应当始终紧扣教材,尤其在引入课外史料时要重视史料与教材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而言,教材中的内容构成了学生的知识基础,紧扣教材开展学习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得出史论。

例如在教学《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时,教师引入了《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中的内容:“毛泽东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张学良说:‘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也改变了世界历史。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后,再回答以下问题:“西安事变怎样改变了历史?为什么毛泽东对于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评价这么高?”通过引入重要历史人物的话语,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课本史实的基础上阐释史料中的论点,有助于他们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总之,应用史料开展历史教学,是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教师要善选史料,并基于学生能力呈现史料和分析史料,让史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进而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沈强.史料教学与初中历史“三思”课堂构建的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

[2]  王贺.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10):79-80.

[3]  吴宝明.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史料的方法与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1):78-80.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史料历史教材
教材精读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