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
【摘 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02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以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各行常规护理、常规协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情绪、神经功能。结果: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观察组(5.88%)较对照组(19.61%)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HI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综合护理的运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神经功能损伤。
【关键词】并发症;脑出血急性期;常规护理;综合护理
脑出血为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多是由于高血压引起小动脉硬化血管破裂而致,多见于50岁~70岁人群[1]。脑出血急性期具有病情发展快、死亡风险高等特点,需及时予以有效治疗、护理措施[2]。综合护理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其较为注重临床干预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可实现护理流程的优化和护理质量的提升。为明确综合护理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影响,现对此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依照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对照组51例,女23例,男28例,年龄53岁~82岁,平均年龄(70.14±3.16)岁。观察组51例,女21例,男30例,年龄52岁~83岁,平均年龄(70.18±3.20)岁。上述数据比,无差异显著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医嘱,进行相应干预,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和分析、体征监测、血压控制、用药指导、基础护理等。
1.2.2 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同时,加用综合护理:心理干预:由于脑出血发病较为突然,且易引起肢体瘫痪、失语等问题,患者短时间内无法接受,极易出现绝望、悲伤、恐惧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患者,耐心地对其解释脑出血发病原因、预后、治疗方法等,介绍近期治疗良好病例,告诉其保持良好心情对病情控制的重要作用,以稳定其情绪。根据患者兴趣爱好,播放其喜欢的电视、音乐等,缓解其焦虑、紧张、疼痛。
行为干预:协助患者形成定时排便习惯,以避免其后期因过度紧张而导致便秘。患者排便时,应注意用屏风、帘子等物品隔开,要求探视人员和护理人员暂时离开。排便时,通常体位以坐或蹲位为最佳,便于肛管和直肠排便,但由于脑出血急性期无法采取坐或蹲位,因此应帮助患者选取左侧卧位,并指导患者实施手法按摩,以促进排便。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患者饮食应主要以富含高维生素、纤维素食物为主,兩餐间予以患者新鲜水果,以维持其大便通畅。对无法利用口腔进食者,将水果榨成汁,以鼻饲方式喂养。同时,提醒患者多次少量饮水,晨起予以蜂蜜温水100mL,日饮水量应大于2000mL,以促使肠胃蠕动。
肢体训练:患者病情恢复稳定后,指导其实施无痛范围内伸、屈及内、外展运动,帮助其进行向健侧和患侧翻身训练,之后,由被动训练逐渐过渡到自主运动,并定期按摩其下肢和臀部,以促进其下肢血液循环,预防下肢肿胀或静脉血栓,便于其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后期,指导患者开展刷牙、洗脸、穿衣、梳头等日常活动训练,以促使其脑功能的恢复,增加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情绪、神经功能。通过SAS焦虑自评量表、NHI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估两组焦虑情绪与神经功能。SAS评分范围0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NHISS评分范围0分~42分,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损伤越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2.2 焦虑情绪、神经功能对比
护理前,组间SAS、NHISS评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上述评分比,观察组均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因发病较为突然,加之肢体瘫痪、失语等功能性障碍的出现,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治疗工作顺利进行,还应施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综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综合护理的运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和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1] 余锦刚,陈汉民,廖圣芳,等.急性脑出血患者超急性期血肿扩大速率与预后不良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20,42(12):21-24,29.
[2] 马睿杰,陈炜吉,徐霞,等.和胃针法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2):40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