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云
【摘要】本文阐述了学校通过课程的开发及系列劳动实践活动的实施,探讨山区小学校本课程劳动教育资源应用,从而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转变,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扩大学校劳动教育的外延,最終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学校劳动教育的特色形成。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特色
课程建设是劳动教育实施的核心所在,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中心任务。劳动教养是最好的劳动教养方式。通过开展校园劳动、家务劳动、校外劳动、主题劳动比赛等形式,从多种角度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生活能力,感受劳动的快乐与美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家务劳动与家庭责任感相融合
家务劳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知识技能、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它是第一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是培养责任感的完美时机。据有关统计,中国儿童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为0.2小时。一个没有经历过家务劳动的学生,怎么能理解父母的辛勤劳动呢?为了真正让学生履行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以每天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整理房间、叠被子、扫地、擦桌子、收拾碗筷、吸尘清扫、衣服分类、清洗浴盆、洗袜子、擦鞋子等家务劳动。随着对简单家务劳动的熟悉,对高年级学生再布置一些劳动技能要求较高的事情,如换床单、清洁浴室、操作洗衣机、煮饭、烹饪等。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初步养成了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还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家长的劳动观念。
二、校园劳动与集体责任感相融合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的绿化区域、包干区、课室、办公室等场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科学、合理的体力劳动实践教育。开设简单的学具制作、手工制作、讲述劳动模范事迹、学唱劳动歌曲等劳动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方面的教育,让学生通过感受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快乐,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任何一种劳动都值得尊重,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学校以校园空地为基础,搭建学生劳动平台。每学期初,学校通过精心设计主题标语、班级绿化认养基地牌匾、宣传橱窗等形式,让劳动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对学校的校园空地都会进行各班劳动教育实践划分,为每个班的学生划分出了合适的劳动区域,为人人创设参与劳动的条件。建立了各班绿地认养劳动实践基地,以竹、花草的栽培、管理为校本课程的劳动实践活动,并进行了种植、管理、观察,了解了校园绿色植物劳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知识成长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同时,加强课堂教学,深入发掘各学科劳动教育资源,并渗透到相关教育教学中,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不断增强学生践行劳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
三、校外劳动与社会责任感相融合
校外劳动实习基地是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学习环境。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劳动教育基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周六、周日、暑假、寒假到家里户外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到社区积极参与创文、创卫等公益劳动,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各种知识和生活经验,逐步形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守纪律、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
建立校外劳动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最终让他们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是我校课外活动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扩大户外工作场所,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工作实习机会,学校通过多方努力,和学校附近大志“菜篮子”农场联系,建立劳动合作关系,让“菜篮子”农场成为我校师生劳动实践场所。在实践基地开展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并结合实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农场去进行劳动实践,耕地、插秧、种菜、浇水、施肥、美食制作…打造了更多贴近生活的劳动教育课程,将理论与实践、互动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体力,更重要是愉悦了学生的身心,在劳动过程中学习、成长。
四、劳动比赛与分享相融合
第一,主题劳动比赛。与“我们的节日”相结合,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主题有序开展。例如,元宵节“元宵节快乐,我来包饺子”;植树节的“我添一点绿地”植树活动;五一国际劳动节”我工作,我光荣”我劳动,我快乐”;五月劳动月之“动巧手 启心智 培能力——劳动技能比赛”“当小厨神遇上‘五月艾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收获,我快乐,我分享,我成长” ;“母亲节”感恩节母亲亲手制作的比赛;“六一”儿童节种子绘画比赛。通过系列主题劳动实践,很好地实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等育人目标。
第二,内务整理比赛。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提高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使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举行了整理课桌、整理书包、叠衣服和叠被子等不同的内容进行比赛。通过劳动技能大赛,不仅仅是竞技的比赛,更是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能、展示劳动智慧、提高自理自立能力的好机会。“劳动最光荣”对于学生来说,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练就了一双灵巧手,而且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收获了快乐,从而更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第三,手工制作比赛。围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举行了绘画、手工制作等比赛。不少同学利用生活中的废纸、快递纸盒、小木棍、小竹子、植物种子等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通过动手制作劳技作品的比赛形式,不仅发挥了学生自主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真正达到了实现劳动+的育人目标。
第四,习作比赛。作文是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它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每次主题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都会举行相应的征文活动比赛。例如,将“元宵欢乐闹、汤圆我来包”这个主题融于文章中,通过优美的文字,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及高度典雅的艺术情操,烘托了学生健康、活泼、创新的精神风貌,倡导健康、高雅的学生生活,展现了学生的活力和风采,培养了学生高品位的艺术文化素质,积极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户外劳动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了学生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形成了自己的劳动教育模式和教育观点。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等都有了很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