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萍 周易青 王玉睿 李全红
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及异常反射,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视听功能障碍等。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1]。脑瘫患儿因运动量明显下降,甚至长期卧床为主,骨吸收明显,钙、磷丢失严重,骨化二醇降低,骨密度异常,造成骨质疏松。脑瘫患儿持续的骨密度异常会增加运动伤害及骨折的风险。本实验旨在收集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骨密度及血骨化二醇检测结果,为临床预防患儿骨损害提供理论依据。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6-2019年10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提出的定义。其中男59例, 女41例, 年龄2~6岁。其中痉挛型56例, 不随意运动型21例, 混合型23例。并除外遗传代谢性疾病及佝偻病患儿。对照组100 例, 男53 例, 女47例, 年龄2~6岁,为儿保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自愿)。
1.2方法 骨密度测定采用Omnisense 7000/8000型骨强度仪,以胫骨中段及桡骨远端为测量部位,测两次,取均值。测取SOS值,计算出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平均值比较,得出Z值及相应百分位数。Z值≥0和百分位数≥50%为健康,-1 血骨化二醇检测全部受检者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采用罗氏cobas8000-60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脑瘫患儿骨化二醇检测结果及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脑瘫患儿血骨化二醇与正常儿童比较(nmol/l) 通过独立样本T测样,患者组和对照组间的观测值的T统计量为3.123,P值为0.002<0.05,表明两组观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2 脑瘫患儿骨密度与正常儿童比较(z值) 利用SPSS软件,通过秩和检验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的骨骼情况,发现他们的Z统计量为-5.848,P<0.05,表明了两组的骨骼情况存在了极显著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 脑瘫患儿血骨化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5),可能与脑瘫患儿户外活动少, 钙及VitD 摄入不足有关。同时由于患儿因运动功能障碍,活动量减少,甚至长期卧床,使骨吸收明显,钙、磷丢失严重,肌肉对骨骼的牵张力下降使骨应力降低,导致患儿骨质疏松。脑瘫患儿持续的骨密度异常会增加康复训练时受伤风险及骨折的风险[2-3]。因此了解脑瘫患儿骨化二醇及骨密度水平, 可根据检测结果补充维生素D及钙的摄入,减少病理性骨折, 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一般当骨量丢失达30%以上时才能通过X线发现,而应用骨密度测定可精确地计算骨丢失,较早发现骨质变化.因此骨密度结合骨化二醇对监测脑瘫患儿早期骨钙化不足以防止骨损伤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2 结 果 。
3 讨 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