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丽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黑龙江 北安 164000
目前很多老年人被高血压病困扰着,生活也因疾病而产生影响,不过大多数患者只有在血压异常升高或是出现并发症时入院治疗,待病情稳定、血压水平得到控制后,可以在家中自行服药治疗[1]。不过出院后患者不能继续接受专业的护理,在自我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进而影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提高再次入院率,还会加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所以,要提高对延续性护理的重视程度,我院在患者出院后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详情如下: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在2019年7月-2020年8月,研究对象为86例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组工具为数字表法,分成各43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年龄60-79(66.32±4.74)岁,女患和男患比例20:23;实验组患者年龄60-77(66.18±4.36)岁,女患和男患比例19:24。两组老年患者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满足对比研究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标准化护理,住院期间遵医嘱给药治疗,出院时进行用药、饮食、生活等方面指导。而实验组老年患者出院后持续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法如下:
1.2.1护理方案制定:患者在出院前根据日常生活习惯、动态血压变化等,为其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在患者出院后认真执行,在执行中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并对护理方案作调整。
1.2.2出院指导:将家庭自我护理方案制作成手册分发给患者,同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测量仪,叮嘱其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并做好记录;还要对每天的生活作息、饮食等情况做好记录;此外,将药物服用方法做好标记,叮嘱患者规范服用。
1.2.3微信指导:如果患者文化程度尚可,能够熟练使用微信,在其出院时引导关注科室公众号,每天由护理人员整理疾病防治报道、研究进展等文章推送给患者,让其自行学习。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微信实时互动。
1.2.4电话随访:鉴于大部分患者不会使用微信,所以在患者出院后每1-2个星期做1次电话随访,掌握其用药情况、血压水平等,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1.2.5家庭访视:针对离院近且有条件的患者,每个月做1次家庭访视,掌握患者家庭护理环境,给予患者现场指导,帮助患者更好的纠正不良行为。
1.3观察指标 所有老年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记录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同时,记录期间短暂性脑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1分组对比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 护理前,实验组收缩压为(151.43±7.75)mmHg、对照组为(151.82±7.13)mmHg,实验组舒张压为(98.74±5.28)mmHg、对照组为(98.34±5.86)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降低至(126.34±6.52)mmHg、低于对照组的(138.64±6.83)mmHg,实验组舒张压降低至(72.36±4.58)mmHg、低于对照组的(86.47±4.29)mmHg,差异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
2.2分组对比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仅1例出现心绞痛,总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有2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1例心肌梗死、3例心绞痛,总发生率为13.95%,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者,而且目前社会中很多老年人存在空巢综合征、焦虑等问题,这对血压的治疗和控制带来不利影响,不能在家庭中很好的进行自我管理,进而影响治疗效果,造成血压异常波动,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3-4]。为了提高对老年患者的监测力度,有效控制病情,有必要将医院专业的护理延伸到家庭中[5]。
个体化延续护理模式与传统的护理方式不同,护理空间、时间都发生了转变,通过微信、电话、家庭随访等方式,对患者展开持续性、连续性、专业的护理服务,给予患者生活、饮食、用药等全方位指导[6-7]。并根据患者的差异性,在延续护理中采取个性化措施,让护理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保证护理质量[8]。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了个体化延续护理,与进行标准化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较,3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体化延续护理能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避免发生不良事件,改善预后。
总而言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能提升血压控制效果,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值得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