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中运球突破技术的应用方法和训练

2021-09-12 10:09洛桑吉才
当代体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运球篮球运动篮球

洛桑吉才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篮球运动作为一个广受青少年热爱的球类运动,其在比赛中也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操作。例如,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拥有好的运球技术,将会在比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篮球运动中运球突破技术的应用方法和训练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目前很多生在运球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因此,在现在的篮球运球能力训练时,还需要加强有关技术的训练,只有最大限度的提升篮球运球技术,才能使生在赛场上更好的配合,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专业技术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篮球运动中运球突破技术的应用方法和训练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 篮球运球突破进攻技术的种类

1.1 行进间变向运球突破技术。

目前,篮球教学中,行进间变向运球突破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变向运球突破指的是,持球者基于自身熟练的运球技术与灵活的步伐,利用运球线路的快速变化使得防守者在不断变换的身位中失去重心,从而丢掉防守位置。行进间变向运球突破技术对控球者的运球能力、手脚协调能力、步法控制、重心控制、运球速度等都具有很高的要求。根据行进间运球变换的方向不同,还可以细分为行进间胯下、行进间背后和行进间转身等几种类型。变向控球突破,适用于快速反击或者持球者与防守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变向控球突破,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1.2 行进间变速运球突破技术。

一般来说,“行进间变速突破”是指持球者在面对防守人员贴身防守时依据自身运动速度的变化,扰乱对方的移动节奏,制造出“时间差”,以获得突破的有效方法。“行进间变速突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在运球过程中急停和急起,持球者利用自己的先决优势来支配和调动对方,使得防守者疲于转向、无所适从。“行进间变速突破”的要诀在于:“敌”快我慢,“敌”慢我快;“敌”停我走,“敌”走我停;“敌”起我低,“敌”低我起。总之,行进间变速运球突破一定要充分将对防守者调动起来,利用其错误的判断,赢得突破的时机。

1.3 行进间假动作突破技术。

“行进间假动作突破”,一般指的是持球者在运球的过程中利用各种虚晃的动作来诱导防守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待防守者向某一方向移动时,持球者即刻向防守者的反方向作出突破,从而“骗”过对方达到巧妙过人的目的。“行进间假动作突破”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同时也具有非常高的观赏性。比赛中,控球方往往会利用假动作使防守者“东倒西歪”,为篮球运动带来诸多搞笑和娱乐的元素。“行进间假动作突破”的技术要领在于“假”,持球者利用头部、肩部、腿部和脚步的虚假晃动,以及运球时的假走假停等动作,让防守者要么畏手畏脚、动作迟缓,要么用力过猛闪出身位,再回防时已是鞭长莫及。在禁区内的假动作突破更加行之有效,混乱之中极容易造成对方的犯规而获得罚球的机会。比如,前NBA巨星科比就是假动作突破的高手,很多防守者在他面前都会“技术变形、狼狈不堪”。

2 篮球运球突破进攻技术的有效训练路径

2.1 严格遵循正确的训练原则。

篮球运动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要想获得最有效的突破,必须要把握好机会,持球者要结合自身实际条件与防守者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判断。日常的对抗训练中必须严格遵循:一是严格遵循优势对比。持球者突破时可以根据防守者的特点,灵活选择爆发力、力量、速度和身高等,利用自身的实际优势进行突破的成功率会更高;二是及时抓住对手的错误。持球者要有效利用对方的站位漏洞,及时采取掩护、挡拆或者无球跑动等方式扰乱防守者的防守体系防守布局,抓住对手的防守果断进行突破;三是要有效制造防守者的“时间差”。根据防守者站立姿势的不同,选择反方向突破,配合急走急停的假动作可以有效制造出防守的“时间差”,利用防守者回防速度不到位实现有效突破,这也是篮球突破技术的根本体现。实际比赛中,持球者要根据形势灵活应对。

2.2 夯实学生的运球能力和基础。

篮球竞技场上,无论学生利用何种技术进行突破,都离不开对篮球的有效控制。如果运球能力不足的话,想要利用突破技术过人并完成得分几乎是天方夜谭。因此,要加强运球突破进攻技术的有效训练,首要的是打好学生的运球基础,引导和帮助学生先拥有娴熟的运球技术和良好的“球感”。实际课堂中,体育教师一是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手脚协调能力,可以多设置一些诸如“折返跑定点摸地比赛”的活动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手脚协调性;二是要多让学生练习“带球绕桩”的比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行进间对篮球的掌控力。学生的运球基本功打好了,球感自然而然也会提高。这些都是下一步学习运球突破的前提和基础。

2.3 加强学生行进间的变向换手训练。

行进间快速反击运球时使用单手运球的方式较多,但在实际的对抗突破中,双手的变换运球则更为有效。常见的双手变向运球方式主要有体前、胯下和背后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体前的双手变换训练。比如,持球者要从防守者的右侧突破,可以先向防守者的左侧运球,带防守者重心转移向左边时,迅速交换手运球向对方的右侧进行转变,运球过程中要保持身体、手臂和腿部对持球手的一种保护,避免丢球。需要注意的是,体前双手变换训练中要注重融入学生的侧身或者转身的训练;第二种是胯下变向的换手训练。这种情况在持球者对防守者正面对抗的时候比较常见。持球者正面对向防守者,两腿跨较大,两手交替在胯下运球,然后密切关注防守人员的动作倾向,选准合适的时机可以选择从防守者的左侧或者右侧突破;第三种是背后双手变换训练,通过背后双手的运球训练,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让防守者远离篮球,让持球更加安全;另一方面由于防守者在一定时间内完全看不到篮球的运行方向产生错误的判断,有利于持球者择机突破或者有效传球。

2.4 加强学生的变速能力及其他辅助训练。

结合实际的篮球竞技比赛,持球者往往会经常沿着篮球场地的边线作为移动前进的方向来组织进攻。在面对两名甚至更多防守者的包夹时,速度是唯一的突破优势。利用速度可以摆脱身后的防守者,但要突破前方或者侧面的防守者,最好的方式就是急停急走,利用变速能力来扰乱对方使之作出错误的判断。日常训练中,应不断强化学生的急性反应能力,比如,加强定点急停、定点转身、定点起跳等训练,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让身体反应与大脑指示能保持在一个频率上。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团队合作尤为重要。突破技术的成功率与队友的传接球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还应当注重传接球的训练。此外,还要加强原地运球及其包含的高运球、低运球的基础训练,以及交叉步过人突破等辅助性练习。

综上所述,篮球训练中提升学生运球突破能力的关键在于学生要扎扎实实从基础练起,不能半途而废,在训练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步骤。另外,教师在训练时,不能一味地训练学生,让学生对篮球训练感到厌烦,老師在训练时,要使他们快乐的训练,不能产生负面效果,教师还要营造一种适合训练的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增加课堂上课效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运球突破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迪庆州少体校)

猜你喜欢
运球篮球运动篮球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完形填空一则
鞍山市岫岩自治县中学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拍篮球
“双人运球”乐翻天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