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及防控

2021-09-12 10:51高山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招标采购防控措施风险

高山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建设资金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高校属于非盈利事业单位,因此应将提高采购效益、降低成本作为主要目标,采用合理的招标采购方式,这有助于促进校园的建设,符合教学发展的要求。但是因为我国高校招标采购工作起步晚,仍不完善,在招标采购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基于此,对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及防控措施展开分析,旨在保证采购工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高校;招标采购;风险;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9-0080-03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招投标制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招投标指的是采购人员预先提出物品、工程或者服务的条件要求,邀请相应数量的投标者参加投标并且根据法律程序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交易模式[1]。招标采购具有规范性、公平性、透明性等诸多优势。我国扩招政策的广泛实施以及各个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校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问题,常见的问题包括文件缺乏规范性、审查不全面以及监督不完善等,再加上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招标采购风险重重。基于此,对高校招标采购风险问题展开分析,并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招标采购风险概述

通常情况下,风险指的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严重不符,但是因为各个行业及领域对风险的关注点和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界定风险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出入[2]。对高等学校的性质进行分析,高校属于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开展招标采购工作的主要目标为确保学校公共服务基础有所保障,满足科研教学的要求,并不是为了盈利。因此,在了解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含义以及对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应将投资和盈利作为参考指标。对高校招标采购来说,并不是收益越大,风险越大,高校招标采购本身是一种减少风险的机制,其主要目的为节约资金,减少采购成本。根据招标采购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划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前者的主要内容可概述为决策风险、道德风险及管理风险等,可以通过实施制度加以防控;后者的内容可概述为社会风险、法律风险及市场风险等,难以防控。结合高校招标采购特点,可对其风险含义进行概述,招标采购风险是因为客观因素,例如技术参数设定不合理、政策因素、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市场因素等,或者主观因素,例如采购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评标专家专业能力不足。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性能不佳等,进而导致招标失败,与预期目标严重不符。尽管招标采购活动本身便是一个规避风险的过程,但风险仍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需要对采购过程中各个流程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寻找有效防控风险的方法,制定相关对策,全面控制风险,将其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招标采购的风险存在于全过程中,因此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流程。

二、高校招标采购现状分析

对高校内部招标采购情况展开分析,其采购形式较为丰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集中和分散招标采购,均各有优缺点。下面,本文对这两种形式进行分析。

首先,集中招标采购。该形式主要指领导层及管理层结合建设项目监理情况,设立采购小组,由组员对采购项目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进行整理归纳汇总,提交到申请单。专家组对提交的申请单进行全面审查,将招标文件有效公开。该模式的主要优点体现在可以将采购工作小组作为标准统一的核心系统,确保各部门均能够履行自身的职责,实现了对采购工作的全面有效控制[3]。该形式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能够结合采购需求完成定量和定价工作,进而制定合理的计划方案,确保采购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易出现滥用职权等行为,滋生腐败。也就是说,如果招标活动没有受到全面监管,那么极有可能发生滥用职权等不良问题。

其次,分散招标采购。从本质进行分析,分散招标采购并没有专门的采购部门,而是通过具体业务部门提出相关采购要求,向上级部门进行申报,得到审核批准,展开招标工作。相较于集中招标采购形式,分散招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各级业务部门只需要提出自身的采购需求,及时对需求进行审核并批准,展开采购活动[4],能够确保高校的职能部门采购到需要的物品,但是该过程中的采购风险较大。因为不具备招标审核相应机制约束,招标工作的质量低下,专业性不足,常见的问题包括招标文書不合理、程序存在漏洞等。因此,招标采购工作受到一定质疑,在采购后期阶段由于投标商家较少出现流标的不良情况,或者被合作单位投诉,严重阻碍招标采购工作的进行。

三、高校招标采购风险

(一)流程规范度存在不足

对高校招标采购来说,其流程的规范程度与采购信息的全面公开,是否能够短期内吸引商家等关系密切。但是采购的常见风险因素便是采购流程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进而导致招标采购信息发布的时间不及时,对广大商家来说,无法及时得到相关关键信息。因此,这也直接导致使招标工作不具有良好的可选择性,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下滑严重。特别是目前部分高校没有对招标采购工作加以重视,即使可能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章流程,但是结合其工作情况可知,流程也只是流于表面,仍存在一些滥用职权的不良情况。如果采购项目的金额数目较大,一些人员存在故意隐匿招标信息的情况,自行篡改招标项目。除此之外,还包括邀请招标等不良情况[5],这些也都是因为流程不规范导致高校招标采购存在的风险体现。

(二)采购文件标准化具有局限性

对高校招标采购工作来说,采购文件对于采购工作来说至关重要,是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其他相关工作的实施依据,例如招标、投标、定标等。不管是在工作前期阶段,还是在后期收尾工作阶段,采购文件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文件。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采购文件的标准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导致采购文件不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导致招标采购工作质量不佳,因此无法充分发挥招标采购活动的作用。导致难以有效控制采购价格,采购资源不具有稳定性以及采购资金超出实际标准等风险问题,致使高校财政资金被大量的浪费,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可能会导致财政危机。

猜你喜欢
招标采购防控措施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问题与对策研究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框架协议招标采购模式的应用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加强招标采购全过程管理促进价值采购效益最大化
论高等院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