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革新
摘 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是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对外贸易能否促进一国产业结构升级、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才会促进一国产业结构升级,学术界认识还有很大的分歧。因此,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就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做出了简要评述,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升级;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60;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0-0060-03
引言
如今产业结构升级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诸多因素中,对外贸易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发达国家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很多,而关于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文献较少,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高。而我国仍处在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中美贸易战存在长期化趋势的背景下,外贸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其模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梳理我国学者关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文献,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我国制定合理的对外贸易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学者大多以国际分工为起点研究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即沿着国际分工—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路径来研究。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对于中国是否应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存在巨大的分歧,一部分学者则主张中国应按竞争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因此,参与国际分工的依据是区分不同学者关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论述的重要標志。本文研究要点如下:(1)以参与国际分工的依据的差别分类讨论不同学者关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2)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一、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
(一)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比较优势促进论
比较优势促进论的核心思想是: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是要提高人均资本劳动比率(K/L),产业发展要立足于本国的要素禀赋,对外贸易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则可实现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比率提高,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周振华(1990)、肖云(1994)是较早研究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学者。他们认为,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通过比较利益机制实现的。武海峰、刘光彦(2004)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但产业结构的变动超前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林毅夫是主张中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代表。林毅夫(1999,2002,2003,2012)关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国按比较优势进行对外贸易则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反之则无法实现产业升级。
张军(2013)针对林毅夫的静态比较优势战略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难以用静态比较优势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和概括二战后成功实现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包括中国)的实践。朱富强(2017)认为,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中关于比较优势如何转换为产业升级的观点有三个方面需要完善:(1)没有明确地将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从而也就没有关注技术进步的机制;(2)忽略了比较优势的多元性,特别是忽略了比较优势与经济规模之间的联系,自然就忽视了大国发展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3)没有考虑大国能承担更大的风险和成本,从而忽略了大国实现跨越式产业升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笔者认为,林毅夫的比较优势理论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其理论与经验主要是针对小国的,大国由于在资源禀赋总量和国内市场规模上与小国有很大的差别,针对小国的比较优势理论不一定适合大国。第二,没有指出一国的产业升级的机制。在林毅夫看来,当要素禀赋结构提升之后,利润动机和竞争的压力下,产业结构会自动实现升级,也就是说市场的力量会促使产业结构自动升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面临在技术、市场、品牌上具有垄断势力的跨国公司等因素的阻碍,产业升级并不顺利。胡伟(1995)的研究指出,政府的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中国所处的历史的环境则要求建立一种国家导向的市场模式,具体到对外贸易,就是对外贸易不能由市场(比较优势)来主导,而要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在当前中美贸易战可能长期化的趋势背景下,坚持比较优势战略进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愿意显得更加不切实际。
(二)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比较优势抑制论
长期以来,国内有不少学者反对中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但他们的影响力相对较小。高鸿业(1982)是国内较早反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比较成本学说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条件违反中国当时对外贸易的现实,当假设条件不符合现实的情况下,参加贸易的一方(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受到损害。石中(1995)尖锐地批评比较优势论,认为中国不应把比较优势的逻辑推向极端,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只有实行有选择的赶超战略,才能保证国家的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王丽萍(2000)认为,一国如果局限于静态比较优势的利用就会造成产业的“空心化”。贾根良(2010)完全反对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他认为,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大循环是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所在,其内在的逻辑是,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只能从事制造业的低端环节,不能控制工业生产中高质量的规模报酬递增的环节,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拉大、大学生就业困难、产业结构升级艰难等问题。袁欣(2010)指出,中国的对外贸易没有能够有效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大量“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使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呈现超前发展的虚幻性,它并不与中国的产业结构存在必然的内部联系,即对外贸易结构的“镜像”并不反映产业结构的“原像”。
按比较优势(与自由贸易原则对应)参与对外贸易是实现一国产业升级的最优选择,这一论断缺少历史经验的支持。张夏准(2009)指出,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后起的发达国家是在完全自由贸易(即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条件下取得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经验表明,不存在所谓纯粹的比较优势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可以共存,为积累发展所需的资本,一国可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为了促进一国还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一国可以采用赶超战略。此处,比较优势论者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真正的自由贸易是不存在的,只要民族国家还存在,国家之间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不可避免,货物或技术就不可能真正地自由流动。对于中国来说,欧美国家仍然歧视性地维持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如果中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则在产业技术上会受制于人,致使产业升级无望,国家的经济安全乃至军事安全将受到威胁。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罔顾公平竞争原则,无理打压中国企业,伙同其盟国切断华为、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的供应链,妄图阻碍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美国政府对自由竞争原则的肆意践踏,严重威胁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时候该反思完全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后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