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传播视阈下重大突发事件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治理研究

2021-09-12 08:20郑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8期
关键词:舆情突发事件信息

郑乐

[摘           要]  碎片化传播视阈下,大学生“三观”发展更为自主、多元,给高校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维护高校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化危为机的意识。当前,大学生持续关注重大突发事件发展走向、明辨舆情是非能力有待提升,高校對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与应对的回顾与反思,进一步探寻碎片化传播视阈下重大突发事件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治理的对策。

[关    键   词]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高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026-0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020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40亿,学生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3.7%”[1],其中大学生是网民中占比较大、传播信息较为活跃的群体。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种负面信息呈几何式爆发传播,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造成巨大冲击,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网络舆情,是指网络受众在网络领域通过网络语言和其他方式,围绕社会公共事务性的热点或普遍关注的议题所表达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集合。[2]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涉及类型多等特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问题,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及治理。在碎片化传播视阈下,伴随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各类负面信息和网络谣言层出不穷,若不加以正向引导与治理,将会侵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彭兰教授将碎片化传播分为事实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两个层面。前者指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以及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后者不仅指意见的零散性,更指意见的异质性、分裂性。碎片化传播导致的大学生网络行为盲目化、自由化、情绪化等不良现象对重大突发事件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治理产生负面影响。[3]

二、重大突发事件中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治理现状

(一)大学生持续关注重大突发事件发展走向

本文通过在线问卷对500名高校学生样本进行数据分析,男生占67.99%,女生占32.01%。参与调研的学生中,大一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6,73%,有94.92%的学生通过手机端App获取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71.08%的学生浏览相关信息的时间为30分钟以下,92.05%的学生表示会关注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与变化。整体上看,“00后”学生能主动对重大突发事件予以关注,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关注各类事件的最新进展。

(二)大学生明辨舆情是非能力有待提升

97.57%的被访学生认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对认知社会有一定的影响,60.04%的学生对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各类报道的真实性存在疑虑,44.37%的学生认为央视、学习强国平台、各类纸媒等媒介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与剖析还不够接地气。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判断意识和强烈的好奇心,具有随意、从众的人群特点,大学生在碎片化传播时代拥有主动的发言权与传播权利,如微信、抖音、QQ空间等交互性、集聚性、自由性较强的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接触的网络信息量更全面,使高校学生逐步成为网络“发声”中的主力军。但是“00后”的他们在分辨力和自控力方面有待提升,缺乏对舆论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的理性判断和深度思考。

(三)高校对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有待完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增强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调研中,我们发现91.61%的学生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会影响其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立场。有81.24%的学生认为学校、学院官网、QQ群、微信群能有效提升重大突发事件中师生间的沟通效率,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但同时有77.71%的学生认为重大突发事件中学校的网络氛围较为复杂,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侧面反映出学生群体已逐渐认识到正向引导高校舆情的重要性。

三、浅析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治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欠重视

现如今,“数字治理”已然成为地方政府转型升级的既定目标,但是政府与高校尚未完全形成合力。国内多数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体系不健全,在面对舆情危机事件时,人工监测方式依旧是主流,在监测管理领域、微博、微信上的监测体系不够完善,工作效率不高,能够收集到的信息也不甚全面;在汇报监测管理工作时仍是常见的层层汇报模式,舆情管理队伍搜集基层信息整理提交给对应部门,对应部门再继续上报。层层汇报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易出现漏传、误传情况,可能因高校介入时机不当后期发酵愈演愈烈。

猜你喜欢
舆情突发事件信息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订阅信息
消费舆情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展会信息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