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蔚
摘 要: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为主阵地,实施“方法落地课、方法应用课、实践活动”单元整合策略。设计“单元整合作业”——“妙笔生花”。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着力于以整体的思想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单元整体;阅读;方法;实践;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语文素养
一、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时代选择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猛增,这就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中逐渐形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将信息进行整合。这样无论是对提高学习效率,还是对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乃至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语文课堂教学。
(二)课程改革的需要
2019年全国开始使用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不但加强了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总的指导思想。
(三)素养发展的要求
语文学科的教学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行单元整体教学,一方面可以争取教学时间,另一方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到多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进行语文学习,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出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以及相关文章的阅读和教学,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察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相联系的教学整体。
三、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1. 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为主阵地,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设疑的形式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形成开放性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从单元整合的视角开展“方法落地课、方法应用课、实践活动”单元整合策略。这里的方法落地课指单篇精讲课,注重一课一得,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
3. 设计“单元整合作业”。依据统编版教材意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各年级的片段仿写及快乐日记的作业。
4. 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拓展学生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學生成长档案袋。可分为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学校评几个方面进行等级评价。
通过教材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再运用积累的读书经验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广泛阅读,是文化的传承;最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完成语言建构与运用,利用单元整体教学结构使阅读教学增量提质,将课外阅读课程化落到实处,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王倩倩.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J]. 读写算,2020(27):96+98.
[2]郭明珍.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