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
【摘 要】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来讲,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是不够健全的,幼儿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吸引幼儿进行科学学习的同时,增强幼儿的科学素养。针对这个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程度以及知识了解程度,在进行科学启蒙的同时,要讲究循序渐进,引导幼儿不断思考,不断深入,做到顺藤摸瓜,最终达成科学学习的目的。通过多种方式的科学启蒙,让幼儿建立起对于世界的基本认知,同时也能对于周遭的事物始终保持好奇心。
【关键词】 幼儿园;科学启蒙;大开大合;发展规律
一、大
这里的“大”指的是通过大容量、多维度、趣味化的科学课程,构建幼儿头脑中的知识大体系,全面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给幼儿充分的学习资源,让幼儿有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领域的权利。通过赋予幼儿自主选择权,幼儿对于该领域的科学知识就会有更强烈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大量的科普课程,帮助幼儿了解科学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自身的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适时地借助广泛的网络资源,能找出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是为幼儿做出典范,遇到不理解的知识时,可以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直到知识完全理解。
二、开
“开”指的是通过开放的探究方式对幼儿的好奇心进行有效保护,并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幼儿的本性就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世界对于幼儿来说充满着未知,幼儿始终保持着好奇心,能够观察身边发生的有趣的现象。比如,幼儿生活中的结冰现象,通过不断降低温度,直到达到凝固点,水开始固化,通过这样的现象,幼儿会对于水为什么要达到这一温度才开始结冰产生好奇。再比如,一些科学小实验,将鸡蛋放在醋溶液中浸泡,蛋壳就会消失。实验完成之后,教师主动引导幼儿思考,在实验中发生的哪些现象是幼儿所不能理解的,幼儿主动思考问题的所在,就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幼儿在之后的讲解中更加投入地思考与理解。“开”还包括开放的思维,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幼儿提出的想法,不要全盘否定,不能遏制幼儿宝贵的想象力。在公布实验原理之前,应该开放交流,让幼儿自己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再揭示正确的原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保护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同时,也传播了正确的科学知识。幼儿也不会一味地等待正确答案的揭晓,而是会主动思考符合自己思维逻辑的正确答案。
三、大
“大”是指需要大品牌、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和配套的教学用具,保证教学质量。市面上的教学资源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始终保持着慧眼,对于幼儿观看的教学资源要更加严格地进行审查。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三观尚未形成,如果因为一些劣质的教学资源导致他们对于世界的运转产生误解是十分糟糕的。教师在挑选教学资源的时候,要始终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思考:这样的教学资源适合幼儿观看吗?幼儿能理解其中的奥秘吗?幼儿的理解能力较低,就更需要教师挑选浅显易懂但是生动有趣的教學视频,寓教于乐,才能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会知识,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能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比如,在水的结冰实验中,不是生硬地讲一大堆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一些动画的演示,让幼儿更加方便理解。比如,水分子就像是坐公交的人,温度下降,人就挤得紧一点儿,就凝结成固体;温度上升人们就离得远一点儿,就升华为气体。通过拟物化,就能帮助幼儿在脑海中建立大致的印象,更有助于幼儿的理解。
四、合
“合”是指需要引导幼儿多感官结合,从单纯的视觉、听觉、触觉学习成为混合性学习,并自动优化学习模式。这一点要求幼儿参与到科学中来,设身处地地感受科学。比如,让幼儿向水中放置硬币,就会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放置硬币这一任务中,幼儿在多次失败后就会思考,怎么样才能将硬币浮在水面上?教师稍加引导,幼儿再次开始尝试,就能轻车熟路。在实验的最后,教师就可以讲解硬币浮在水面上的原因,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幼儿。在这个放置硬币的实验中,运用到幼儿的触觉、视觉以及思考能力,是幼儿多种感官投入实验中的体现。再者就是摩擦生电的实验,将铅笔在毛衣上多次摩擦后,就能吸起桌面上的小纸屑。由于幼儿全程参与了实验的过程,因此对于实验导致的结果就会更加惊奇,在实验的过程中,就充分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投入整个小实验的过程中。
幼儿园阶段的科学启蒙,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采用适合幼儿的教学手段,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发展科学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对于科学的好奇心,普及科学的知识,利用浅显易懂的教学资源,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变化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顾及每一位幼儿感兴趣的科学领域,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对该领域深入了解。通过幼儿园的科学启蒙,有效奠定了幼儿的科学知识基础,帮助幼儿初步窥探科学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梁艺乔,陈优,高静.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J].学周刊,2016(35):217-218.
[2]姚婵,姜大雨.趣味性和益智性化学小实验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运用[J].化学教育,2018(39):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