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菊海
摘 要:美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艺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模式,有助于实现以美育人的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事实上,艺术教育也是美育渗透的重要载体,以美育人更应该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回归。文章分析了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美美之教”是回归艺术教育本位的应然需要。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育;以美育人
注:本文系2021年度南通市社科熱点课题“文旅融合视角下南通非遗创新传承与发展研究”(RA21-24)研究成果。
在艺术教育中,美育应该回归育人本位。各高校应加强美育工作,做好美育育人,落实立德树人,弘扬和传承中华美育精神。但当下的美育,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途径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美育具有功利化、技术化倾向。坚持以美育人的审美实践,要关心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美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关键要素,更是艺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美美之教”应该是学校美育工作的最高境界[1]。但现实中,艺术教育却变成了“无美之教”。艺术教育的功利化、技术化,使得艺术教育偏离了美育本位轨道。
(一)艺术教育的功利性导向
艺术教育原本是展现美、创造美的育人活动,但却因比赛、评选、考级等功利性活动,偏离美育本位。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变成了应付比赛的训练场。因社会环境的影响,艺术教育不能专注于以美育人。为了见效快,为了追求所谓的利益,原本最具温度的艺术教育被技术、技能习得所取代,变成了无美感、冷冰冰的技术教育。艺术教育的功利性与学校、家庭、教师、社会都有关系。艺术教育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受功利追求者的裹挟,接受的本为滋养心灵的美育被降格为艺术技能的习得与训练。
(二)艺术教育的技术性偏向
在艺术教育中,“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2]。这些言论虽然偏激,却不无道理。举例来讲,在音乐教育领域,有很多爱好音乐的学生却不喜欢音乐课。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心理?这与音乐课偏离音乐教育的美育本位有关。在艺术课堂中,很多时候艺术教育变成了展现技艺的场所,学生难以从艺术课堂中获得审美实践体验。艺术教育本应是充满美感和人文情怀的,但却被所谓的技术取代。以音乐教育为例,音乐本身诉诸心理,又与我们的情绪紧密相关。因此在音乐体验中,需要我们身心结合,以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但学校在音乐教育中,过于强调音乐技能的展示,推崇创意的表达,教学过程又陷入按部就班的惯例。可见,艺术教育丧失了应有的灵性和创造性,被技术性教育所捆绑,导致学生在艺术课堂中,无法释放艺术天性,从而在艺术活动中,无法享受到美的体验。
(三)艺术教育教师心灵未受关注和抚慰
在艺术教育的功利性、技术化实践中,学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与此同时,教师的心灵也受到忽视。教师是艺术教育的施教者,自身也承受着功利性、技术化教育带来的后果。教法固然重要,但很少有教师关注自我,思考我为何而教、我为谁而教、我爱不爱学生等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关乎教育者的心灵体认。在艺术教育中,对教师的教法进行评比,对学生的技能特长进行比较,这些所谓的艺术教育,忽视了教师优秀品质的养成,阻碍了教师在学生美育体验中的导向作用。
二、“美美之教”是回归艺术教育本位的应然需要
艺术教育受到教育功利化、技术化的影响是普遍的,这也影响了美育目标的有序达成。变革艺术教育,要回归育人本位,要确立“美美之教”的地位。立足艺术教育,补齐美育短板,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从美育中获得成长。学校艺术教育要从美育中暖心,让艺术温润学生的心灵,让教师从“教学高手”转为“心灵捕手”。
(一)确立艺术教育以美育人的目标
艺术教育要确立以美育人的目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艺术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致性,艺术教育既要体现艺术学科特色,更要肩负起美育使命,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要保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不能偏离育人轨道,更不能纯粹地追求技术,受到功利化的牵扯。艺术教育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关注学生的艺术生活需求,从艺术体验中让学生获得美感的浸润,激发学生良好心理情感的获得。艺术教育要面向每个人,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审美诉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并从艺术审美体验中增长艺术素养。这应该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家庭艺术教育、社会艺术实践所应承担的使命。
(二)确定学生需要的艺术审美教育内容
对于艺术教育与审美培养,二者不属于二选一的单选题,而是多选题。艺术课堂教学如何设定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变革、学生的艺术需求相关。对于不同的教材,学校要进行选择与优化,相关领域的专家不能将选定的教材作为艺术审美教育的全部。因为艺术领域的资源是丰富的,绝非几本教材就能覆盖。同时,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每个人的艺术需求也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学生,其艺术特长与兴趣、爱好多种多样,所选定的教材很难兼顾所有学生的艺术诉求。而一些院校在编写艺术教育教材时,过于强调通过专业视角筛选和编排内容,忽视广大学生多样的兴趣点与审美诉求,导致艺术审美教育脱离学生需要,从而学生无法感知艺术教育的审美魅力,对于所学习的知识、技能,也不知道有何用处。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内涵,就是要让学生在艺术体验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因此,每个艺术教师、每堂艺术课程、每次艺术实践活动都要确定美育地位,让学生在艺术探究中,增强艺术好奇心,从艺术体验中享受成就感。
(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艺术教学模式
艺术教育要启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要让学生能够带着本能的热爱参与艺术活动,并将这种喜爱与自己的生活关联起来,丰富自我的生活体认[3]。但应该看到,在当下的艺术教育中,教师所教的、所做的,并未能激发学生的原始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法是否恰当、合理。一些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过于注重技能性训练,扼杀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为此,教师应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对艺术的诠释能力。但事实上,艺术教育中教法的固化,或者过于强调技能训练,定位于专业化艺术教育的教法,并不能真正贴近广大学生对艺术的内心体验。《美育学刊》曾对郭曲进行专访,想要了解其学习音乐的成功秘诀。郭曲却这样回答:“在音乐学习中,很多学院派的专业学生,具备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储备,之后开展音乐创作、演奏等实践活动。而自己却相反,在上大学之前,就没有接触过专业音乐,反而在大学时期,通过参与更多的音乐表演与创作活动,从中获得了更多的音乐理论和知识。这种学习顺序,反而更有助于体认音乐的审美魅力,也真正体现了做中学、乐中学。”在对艺术教育教法的探索中,一方面,专业化的教学内容往往囿于专业化标准、技能训练体系;另一方面,教法又束缚于套用技能性方法,忽视艺术教育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导致艺术教育与学生的人文情怀、文化底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精神需求相脱节。这些通过教条化方式教学的艺术教育知识,弱化了艺术教育的美育使命。因此,学校应变革艺术教育教法,要以更加贴近学生艺术生活的方式,明确艺术审美功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价值。
三、结语
在艺术教育中,应该增加“美”的学习,应该体现“美”的教育,让学生认识美、接近美、感知美、创造美,从艺术活动中享受美育的快乐体验。如对于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的学习,太多的教师过于关注该乐曲的曲式结构,合唱时如何对位,与贝多芬浪漫主义音乐情感有何关系等内容,并未让学生真正感知到《d小调第九交响曲》的音乐魅力,只是让学生通过背诵相关知识,以获得考试满分。为此,艺术教育要回归育人的本位,要确立以美育人的中心,要摒弃艺术教育功利化、技术化倾向,多关注学生从艺术教育中获得了哪些快乐与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激发创新思维。同时将艺术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对接起来,为学生搭建展现艺术才华的平台,让学生从艺术教育中获得审美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吴戈.对美感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21(1):7-9.
[2]易晓明.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人文目标建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4-37.
[3]刘文彬.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0(12):11-12.
作者单位: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