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

2021-09-12 15:48郝慧敏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

郝慧敏

摘 要: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我国非常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校应该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大力推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本文主要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莫等闲时光烘焙坊实践项目为例进行阐述,为相关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莫等闲时光烘焙坊

1 项目由来及意义

我国教育部于2015年发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项目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自主创新创业等战略决策,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战略决策的推出激发了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发展的动力[1]。2018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健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面深化改革[2]。

莫等闲时光烘焙坊由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于2018年9月创立,烘焙坊以生产杂粮面包、低糖蛋糕、纤维饼干等产品为主。产品选用天然原料,不添加化学合成添加剂,力在打造绿色、营养的健康食品,旨在为学生、社区居民等人员提供安全、营养的烘焙制品。生产中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莫等闲时光烘焙坊由总经理、财务部、生产部、检测部、销售部和后勤部组成,各部门人员轮岗循环体验不同职业角色,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就业信心、提高就业能力。

2 项目发展前景

烘焙食品从无到有,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过程,随着消费群体的扩大,其市场容量逐年增长。据预测,2020年我国烘焙食品行业销售收入预计达到5 500亿人民帀。

我国的烘焙食品从一、二线城市居民逐渐向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渗透,且面包、蛋糕,饼干等烘焙食品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早餐主食。而从年龄层来看,烘焙食品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从儿童到老年人都有覆盖。随着消费人群的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传统烘焙产品所含糖类、脂肪及热量通常较高。目前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由温饱开始向绿色、营养与健康的方向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低糖、低脂、低热量的烘焙产品。选择膳食纤维、大豆蛋白等天然原料生产的烘焙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烘焙食品的营养、健康、绿色安全是饮食界的发展趋势,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

前景。

3 项目规划

根据市场环境、项目内部情况和资金状况等制定全面详细的规划,是整个项目立项、筹集资金和投入生产的重要依据。一般分为初创、成长和成熟阶段[3-4]。初创阶段(1~2年)主要为项目组内成员之间的分工、方案的设计等,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明确市场地位,不断整合完善方案。利用微信、QQ、抖音进行相关推广,通过投放广告、打折和会员制推广等方式使产品尽快进入大众视野并进行售卖,同时进入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提高附近居民的便利程度。积累创业经验、打实基础,在市场上立足。成长期(3~4年)是以培养大众客户为主并在第2到3年达到盈亏平衡点,稳定发展,结合当下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不断创新研发,同时推出更多的新产品,以此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成熟阶段(5年)不仅要扩大市场更要稳定市场。懂得回馈老客户,才能吸引更多新客户,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财力雄厚的基础上增加连锁店,并逐步发展成为一家经济实力雄厚并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烘焙连锁公司,努力成为烘焙市场的知名品牌。

4 项目实践过程

4.1 准备工作

①选址。结合学院实际条件,选择校内烘焙实训室作为烘焙坊的生产车间。

②装修。根据烘焙坊实际要求,对烘焙室进行装修。

③办理证件。申请营业执照、办理食品小作坊登记证。

4.2 组建团队

通过校园招聘及竞聘、组建一个创新能力较强、工作效率较高、技术水平一流、协作能力较强、分工明确的管理团队。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同时注重选人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①项目团队是由总经理、财务部、技术部、检测部、销售部和后勤部组成,有明确的组织构建、团队管理制度及问责制度,成为项目团队正常运作的基本保障。②项目团队成员是不同专业的在校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具有全方面的学科优势,有利于在项目过程中实现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组合,提高项目团队工作效率。③项目每次接纳20~30名同学轮岗进行职业角色体验,轮岗周期为2个月。通过轮岗使生产和劳动组织更合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④项目团队建立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总经理负责烘焙坊整体运营管理;生产部负责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财务部负责烘焙坊财务管理等;后勤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检测部负责原料、产品的检测;营销部负责产品的推广宣传和销售。各部分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有利于发挥个人优势,实现整个项目的高效持续运转。⑤项目團队建立了及时沟通与反馈平台,对项目开展情况及阶段性成果进行实时有效的总结。⑥团队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对项目的前景和发展充满信心。

4.3 员工培训

招聘各专业学生,对各部门主管岗位实行竞聘上岗,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同时注重选人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新员工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基础技术理论、生产工艺和实际操作技术、劳动纪律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公司的生产、工作特点,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本项目的生产区是设在校内的烘焙实训室,生产区实行专项专用,制定生产区管理规则,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树立安全意识,确保产品质量。

4.4 德育科研并进

密切结合校内“德才兼‘焙,创出美好未来—烘焙制品加工”课程项目、“豆渣面包、功能性无糖蛋糕研制”等一系列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并将所学知识与行业前沿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创新、创意的意识和能力。

4.5 不断创新优化产品

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调研消费者喜好,消费能力,确定产品种类。以生产麦麸面包、低糖蛋糕、纤维饼干等健康产品为主,产品追求精致美观,口感好,品质高,运用优质原料,零添加剂。追求健康与创新,推出DIY,现场加工制作,吸引顾客。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重视顾客,提高服务意识。

4.6 服务营销提升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线下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对产品进行免费品尝,进行产品销售。积极发展会员,设立会员日,通过会员优惠及会员日活动来增加销量。线上在QQ、微信进行宣传及销售,并借助抖音、快手直播平台及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扩展线上销售。

5 项目的创新性

本项目由在校学生自己创办,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相关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项目实施中采用人员轮岗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角色,不仅可以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就业信心、提高就业能力。

本项目通过密切结合校内德才兼‘焙,创出美好未来—烘焙制品加工”“豆渣面包、功能性无糖蛋糕研制”等一系列教学科研项目实践和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就业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绿色食品等,已成为食品消费市场的热点。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本项目以生产杂粮面包、低糖蛋糕、纤维饼干等产品为主。这些产品选用天然、无污染的原料制作而成的,属于营养、健康、绿色的烘焙食品。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现有产品,开发功能性新产品,引领未来烘焙发展新潮流。

6 项目运行中可能存在问题

6.1 管理问题

本项目是食品工程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大学生创办。虽然在创意、创新方面拥有一定优势,但是在技术、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没有相关方面的经验。莫等闲时光烘焙坊目前属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存在管理基础相对薄弱、权责不清、执行力不强、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6.2 资金问题

在创业初期资金问题一直是莫等闲时光烘焙坊的第一问题。前期的生产车间装修到产品上市销售,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烘焙坊的日常运作。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需要的资金来源单一,缺乏稳定和持续的资金支持。在校大学生主要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与社会接触机会少,缺少相應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网,因此缺乏创业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和财力,在创业中处于劣势地位,加大了创业的难度[5-6]。创业中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帮助创业者获取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创业者是否能取得成功。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前期为其提供了生产场地、加工及部分原料,烘焙坊主要以销售产品来维持各种开支,由于管理不到位,营业额不高,后期会需要更多资金来维持。

6.3 竞争问题

竞争是莫等闲时光烘焙坊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校内有面包坊、校外有烘焙连锁公司,无论从人力、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大学生创业都比较弱,如何应对来自同行的残酷竞争是创业生存的必要准备。

7 项目实践总结

莫等闲时光烘焙坊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中采用人员轮岗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会计、出纳、采购员、销售员、经理等不同职业角色,不仅可以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就业信心、提高就业能力。

项目结合校内“德才兼‘焙,创出美好未来—烘焙制品加工”等教学项目、“豆渣面包、功能性无糖蛋糕研制”等科研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知识成果向生产力转换,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

本项目通过吸取各专业学生,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技能培训,不仅可为在校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提高其工作技能,为未来创业、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可为毕业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发挥聪明才智,体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2021-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版,2016-12-09(1).

[3]邓梦星,肖在为,胡欣.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运作模式探究:以26 ℃秒剪项目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1):135-137.

[4]曹守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经贸实践,2017(19):304.

[5]吕晓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229.

[6]李晓媛,曾庆山.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法改革探索[J].科技与创新,2021(1):96-98.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