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

2021-09-11 03:29聂永成
关键词:教育

苏 怡,聂永成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跨入新时代,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总结经验、直面问题,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数量、学生数量以及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校均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也跨入了普及化道路,教师学历结构实现了明显的优化。

1.高校数量不断增加,校均规模不断扩大

1977年,中共中央召开一系列会议,讨论恢复高考制度、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尽快改变落后局面等问题,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集中办好一批重点学校,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1)王胜今、赵俊芳:《中国高等教育60年历程》,《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3期。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普通高校数量达到598所,较1977年增加了194所;截至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数量达2688所,其中包含本科院校1265所,独立学院257所,高职高专院校1423所,其他普通高教机构21所;(2)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2020年6月11日),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9/qg/202006/t20200611_464804.html.41年间,我国高校数量翻了6.65倍。与此同时,普通高校校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高校校均规模较小,以2000人为上限;伴随着高校数量的上升以及招生人数的增加,我国高校校均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校均规模为11260人,比前一年增加655人;其中,普通本科院校为15179人,比前一年增加283人;高职(专科)院校为7776人,比上年增加939人。(3)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2020年8月31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5990/202008/t20200831_483697.html.“万人高校”在我国高校范围内已是普遍状态。

2.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跨入普及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77年,我国本专科招生人数为27.3万人;1997年,我国本专科招生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4)刘宝存:《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9页。1998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实现了国际社会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2002—2011 年,按照国家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要求,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按平均每年4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 9.95%的速度增长,普通本专科生的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320.50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681.50万人,十年间增长了2.13 倍,增加了 361 万人,增长率达到 112.64%。(5)张继平:《大众化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水平的发展变化》,《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3期。截至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包括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自学考试本专科等形式的在学人数,共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6)张力:《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提高质量的着力点》(2020年12月10日),http:∥www.jyb.cn/rmtzgjyb/202012/t20201210_380795.html.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跨入了国际社会公认的普及化道路。1977年至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1977—2019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

3.高校专任教师数量持续增长,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仅为20.63万人,(7)刘宝存:《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卷》,第17页。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全国普通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师招聘,教职工人数大幅度增长。1998—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职工人数增加了112.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增加93.59万人。(8)王长文、王舒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探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6期。截至2019年,我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为174.01万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伴随着高校教师规模的不断扩大,多年来,我国也在持续不断地推进高校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工作。1994年,我国高校博士学历专任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9%,硕士学历专任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5%,本科学历专任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8.39%,本科以下学历专任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7%;(9)赵叶珠、王静:《近二十年来我国高校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变化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期。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人数为174.01万人,其中博士学历专任教师为475,78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7.34%;硕士学历的专任教师为639,99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78%;本科学历的专任教师人数为610,36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08%。(10)教育部:《专任教师、聘请校外教师学历情况(普通高校)》(2020年6月10日),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9/qg/202006/t20200610_464578.html我国高校博士、硕士学历专任教师人数及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本科、本科以下学历专任教师人数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专任教师学历层次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学历结构有了明显的提升和优化。1978—2019年我国高校专任教师学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1978—2019年高校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二)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1.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文件与倡议层出不穷:国家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布局“四新”建设,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库;部署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打造“国家精品课程”,切实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宏观引导教学工作高效开展;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标准促进建设、加快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通过不断地整合教师队伍、更新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方法、编制一流教材、完善教学管理方式,全方位多样化的稳步形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本科教学新局面。

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学生学习体验满意度不断提升,大部分学生对自身成长与收获满意:2016—2018年,学生对课程教学和学习风气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64.48、66.25、67.62和60.75、61.64、63.83,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18年,7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确立明晰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较大或极大提高,75.9%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自己的合作能力有较大或极大提高,74.1%的学生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长与收获满意。(1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2020年6月28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6/t20200628_468661.html.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提升。

2.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国家在高校投入的科研基金较少,高校科研发展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高校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五五行动”,立项建设了14个前沿科学中心和11个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大力提升高校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十三五”以来,高校获得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完成50%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水平研究成果集中涌现。

《中国普通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9》数据显示,在普通高校中,有53.9%的本科生参与过教师科研课题,12.8%的本科生参加过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学术大赛,65.0%的研究生参与过企业委托科研项目,20.9%的研究生独立在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十三五”期间,高校科研支撑了280万硕士和30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12)教育部科技司:《坚持原创引领 服务国家发展 高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2020年12月3日),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717/sfcl/202012/t20201203_503054.html.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2,143.60亿元,其中高校经费支出1796.62亿元,占比8%。截至2019年,我国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数达18,379个,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达123.32万人,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授权数213,163件,高等学校出版科技著作43,331种,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共1,447,336篇,其中国外发表篇数为542,557篇,占比高达37%。(1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2020年12月29日),https:∥www.istic.ac.cn/isticcms/html/1/284/338/6206.html.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郭铁成介绍,2019年我国在155种最具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3,068篇,比2018年增加1750篇,连续第十年排在世界第2位。(14)张蕾:《我国科技论文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2020年12月30日),https:∥news.gmw.cn/2020-12/30/content_34504474.htm.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发表SCI论文数量均以万计,我国高校不断缩小与世界科研水平的差距,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3.社会服务形成新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学生数量较少,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较弱。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各高校根据优势专业,结合实际,不断培养创新人才,探索特色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中山大学成立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构建“学校管理人员——院系兼职职业经理人——公司专业队伍——科研人员”4个层次一体化运行的成果转化人才体系;上海交通大学推出成果转化项目“五步转移法”和作价投资项目“授权投资+产权分割”新机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建设航空航天领域产学研合作平台,合作项目达5000余项。

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研究项目,与社会企业进行紧密对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交给企业进行转化,稳步提升成果转化率,使研究价值实现最大化。国家科技部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15)国家科技部评估中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出版发行》(2020年5月21日),http:∥www.ncste.org/centernews/2808.html.显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3200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持续增长,合同金额达177.3亿元,同比增长52.2%,合同项数为11,302项;转化合同总金额超过1亿元的单位有32 家,同比增长14.3%;财政资助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增势明显,合同金额为56.1亿元,同比增长78.4%。伴随着转化成果规模的持续扩大,科研成果转化价值也在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大幅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56.9万元,同比增长42.6%;技术入股金额增长强劲,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高达79.2亿元,同比增长56.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高质量科技创新持续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步形成高校社会服务新格局。

(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断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行调整与革新,在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明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和学校以及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在微观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持续保障高校内部工作高效运行。

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在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社会与学校”的关系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首先,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逐渐实现了转变。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之前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出现了诸如教育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等问题。1993年,国家出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6)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13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4.html.,明确指出中央要简政放权,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要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统筹管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7)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78.html.指出:“进一步简政放权, 加大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 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央从直接的行政管理者向间接的宏观调控者转变;省级政府在办学、招生、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权力不断变大。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比前一年增加25所,(18)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2020年8月31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5990/202008/t20200831_483697.html.增长0.94%。其中,中央部属高校共117所,仅占高校总数的4.35%;归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管理的高校以及民办高校共2571所,占高校总数的95.64%。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权力结构完成了由中央集权型向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转型。

其次,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前,高校一直是无决策权的执行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措施明确保障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权力。2015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并决定自2016年起将动态调整工作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19)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2015年11月26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yjss_xwgl/moe_818/201511/t20151126_221274.html.2016年10月,全国175所高校大幅撤销576个学位点;(20)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2016年10月19日),http:∥www.moe.gov.cn/s78/A22/xwb_left/zcywlm_xwgl/moe_818/201610/t20161019_285495.html.2017年学位点动态调整结果是共有25个省(区 、市)的129所高校大幅撤销340个学位授权点,有24个省(区 、市)的87所高校增列了184个学位点。(21)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2018年2月28日),http:∥www.moe.gov.cn/s78/A22/xwb_left/zcywlm_xwgl/moe_818/201802/t20180228_328145.html.高校“主动”撤销大量学位点是因为管理部门下放了可以调整的授权,虽然还是要报学位委员会批准,但学校可以自主选择决定校内学位点的撤销或增列,这对学校自省学位点的需求以确保其质量与合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22)康宁:《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演进及基本特征分析》,《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年第34期。高等学校真正从无决策权的执行机构转变为拥有决策权的法人实体。

最后,高等学校和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由于政府的管理权限过大,导致学校的自主权和社会的参与度都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陆续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不断地强调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拉近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距离;社会中介组织、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评估机构等不断发挥其决策与管理的作用。高校不再是与政府之间进行单线联系,而是与社会各界都构建起紧密的联系网,“跨界学术共同体”“科技创新共赢合作”等形式的出现持续推进着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升温。

2.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创新

首先,高校领导体制日益明确,学校民主化建设日益加强。从20世纪70年代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到20世纪80年代末部分试点高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再到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我国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长期以来,我国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领导体制,稳步改善高校内部党政关系。此外,国家还通过在高校内部设立学术委员会逐步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民主化建设。

其次,高校内部人事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切实保障师资队伍质量。1984年7月,教育部选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六所高校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为改革切入点,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高校教师的选拔聘任工作,打破“铁饭碗”,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保障。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各高校纷纷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促进高校人才合理流动;现今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促进高校用人方式趋向灵活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年薪制、合同管理等方式不断推进高校内部人事制度革新;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建设等也在不断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内部人事制度实现了从封闭管理到灵活开放的深刻转变。

最后,“后勤社会化”,高校内部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改革开放以前,高校的管理职能、服务职能与经营职能混杂在一起,学校内部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人员冗余。1998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加速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冗余人员。改革开放以来,各高校陆续通过采取转换机制、重组部门、整合资源、优化队伍等多种方式对后勤岗位进行合理的安排,将食堂、浴室等服务机构以经营承包的方式外包给社会有相关资质的公司,扩大了高校后勤的服务领域,提高了高校内部的管理效率,减轻了高校的管理负担,增强了后勤的活力,为高校的科研、教学以及师生生活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为学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不仅仅是国家外事工作的任务,同样也越来越需要发挥教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23)伍宸:《“教育对外开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会议综述》,《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3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的话语权,我国高等教育也由封闭的本土化教育逐渐向开放的国际化教育转变。

1.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人数增多,人员跨国流动频繁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对扩大派遣出国留学生规模做出指示。在此之前,出国留学人数很少,1978年仅有780人。1978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确定当年公派出国留学目标人数为3000人;1985年,公派出国留学人数5000人,达到我国20世纪以来公派出国留学人数的最高峰。随着国家政策的宽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后,我国自费留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在留学生群体中占据了主体地位。2000年至2011年,中国海外留学生总数为191.13万人,自费留学人数占91.3%,达到174.57万人。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高达70.35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44.14万人,增长62.74%;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8.03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6.09万人,增长10.49%。1978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累计达到656.06万人,出国留学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我国稳定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24)王家源、焦以璇:《全方位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十三五”教育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12月23日),http:∥www.jyb.cn/rmtzgjyb/202012/t20201223_384409.html.

人员流动的国际化不仅包括出国留学,还包括来华留学。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高校有权利用自筹资金开展国际交流,包括举办来华留学生教育。(25)金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嬗变:基于数据与政策的联结》,《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年第4期。文件的颁布,使教育部逐渐扩大高校对来华留学管理的自主权,这极大地激发了高校招收留学生的积极性,大批学子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进行友好交流、学习。近5年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10多个国家、22个城市举办“留学中国”教育展22场,参展中国院校累计460所次。(26)王家源、焦以璇:《全方位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十三五”教育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12月23日),http:∥www.jyb.cn/rmtzgjyb/202012/t20201223_384409.html.在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27)教育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2017年6月2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5/t20170516_304735.html.等文件的出台从留学生资格、留学监管体系等方面持续为不断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驾护航,“留学中国”品牌越来越响。

2.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增多,国际交流平台广阔

社会大趋势需要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洞察力的人才,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注重对高校国际化的探索与建设,办学形式由单一化逐步向多样化发展。2003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第一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次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通过文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许可审批程序、学位授予和办学评估等方面进行管理,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性。

我国第一所严格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1986年建立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由南京大学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共建;2004年,宁波诺丁汉大学获教育部批准筹建,这是我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宏观指导的方式,在经济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高校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部、广东省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海南省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红利下,大力打造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也紧随其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落户贵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覆盖东三省和7个中西部省份。“十三五”期间,我国新签署11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已累计覆盖54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在读学生已超过30万人,我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合作方。(28)王家源、焦以璇:《全方位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十三五”教育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12月23日),http:∥www.jyb.cn/rmtzgjyb/202012/t20201223_384409.html.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持续推动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向前向好发展,大大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不断的推进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高等教育质量仍待提升

与世界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需求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高校尚不能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和要求建立比较规范的人才培养标准,不能很好地从基准和类型的角度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结构性要求和基本规格。(29)刘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24期。如各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出现同质性,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本科层次相近却没有凸显专科层次教育特有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在就业市场适应力弱;高校向社会输送的知识型人才越来越多,知识型岗位受到数以百万计毕业生的追捧,而技能型岗位却陷入无人问津的困境,教育需求市场与劳动力需求市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与社会需求适切性较弱

课程质量是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首要因素。(30)冯晓云、郝莉:《探索构建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质量体系》,《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4期。首先,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学科基础课程与延伸课程衔接不连贯的现象,导致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过于熟练,而对专业延伸知识又难以理解,无衔接的课程结构造成专业课程流失其真正价值,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其次,我国高校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契合度较低,通识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众多高校通过借鉴国外优秀通识课程的经验,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但目前大部分高校通识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呈现“平行线”设置状态,且高校通识课程质量难以保障,部分高校的通识课程甚至出现“空课”“水课”的现象。最后,学科交叉课程少。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高校的课程划分却越来越精细,交叉课程作为学科渗透的重要载体,在我国高校的实践范围窄,主要集中在重点大学,普通高校的交叉课程少之又少。

3.教师教学技能与态度欠佳,校内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

首先,部分高校教师教学态度欠佳。教师备课不积极,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贡献“水课”,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发展需求、人生规划以及职业期望了解度较低。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曾对高校教学质量表示担忧,他指出,“老师教学敷衍了事,学生上课舒舒服服,期末考试轻轻松松,这类你好我好的‘水课’长期存在于大学教育中。”(31)洪俊杰:《“老师上课敷衍了事,学生考试轻轻松松”,上海华师大副校长说要挤除“水课”》(2021年3月4日),https:∥n.eastday.com/pnews/161484799977016723.其次,部分教师教学技能欠佳。研究发现,教师的语言表达、知识点讲解和作业布置方面存在更多问题,对学生反馈意见的重视程度急需增加。(32)张静华:《高校教师本科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5期。最后,“重科研轻教学”的教育怪象在高校普遍盛行。我国高校在招聘人才时对科研数量给出硬性规定,在日常管理中也以科研为硬性指标,在经费投入中向科研倾斜明显,科研学术成果逐渐成为一项利益目标,高校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对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不仅对教师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也在高校内部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氛围,导致教学质量日益下降。

(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高校的传统管理模式日渐式微,治理法制体系不健全、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工具落后等现象严重。

我国高校治理法制体系不健全,现行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中对高校管理体制涉及到的法律关系界定不明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仅以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主要依靠;高校方面虽然依据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制定了大学章程, 然而详细可操作的法律事务管理办法、师生权利救济制度、安全管理与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和保障措施并未全面建立。(33)刘文:《高校法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基于59所高校法务机构设置的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5期。高校章程的内容较为宏观笼统,缺乏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章程效力不强,其高校“宪章”的作用难以凸显。

“共同治理”程度低,治理结构不完善。从纵向看,在高校内部,行政部门通过学科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绩效考评等管理各学科;在院系层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混同,甚至行政化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倒置,学术委员会与党政联席会权责不清,行政领导与学科带头人角色混淆,教授学术权力式微,教师参与流于形式,本应在学科建设尤其是学科重大事务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学者的“专业权力”“学术民主”被严重遮蔽。(34)刘新民、张莹、李芳:《学院制下权力配置演变影响因素及对策》,《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第9期。现阶段,不少高校的学术委员会的“决策”功能处于一种虚化状态,(35)郭腾军、方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效力研究——基于69所研究型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内容分析》,《高教探索》2018年第2期。校学术委员会与各行政部门之间联系较弱,在决策过程中极易出现被边缘化现象,更多决策由行政管理部门及上层领导做出。从横向看:高校在与外界社会的联系上缺少双向沟通协调的有效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导致社会参与高校治理的增效作用低。

高校治理工具落后,智能环境安全难以保障。“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治理变革提供了信息资源和技术优势,(36)周海涛、刘永林:《高校治理创新的实践路径探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虽然智慧校园已被多所高校采用,但高校智能服务系统仅应用于人脸识别、选课服务、餐厅服务、后勤服务等方面,平台功能性强但交互性弱,体现民主互动式的平台较少;学生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数据收集过程的规范性、隐私性以及校园智能系统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等问题备受关注。

(三)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仍待进一步破解

高等教育公平是表征社会民主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37)高树仁、宋丹、曾剑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范式及其治理路径论析》,《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6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进一步被放大。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的起点公平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以及阶层差异三方面。我国城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尤其是进入重点大学学习的机会存在较大差距。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中的农村新生比例逐年下降,而地方性普通院校、高职院校中的新生则以农村学生为主;(38)刘宝存、肖军:《改革开放40年高等教育的成就与展望》,《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5期。区域差异明显,省际招生名额分配不均,不同地区招生名额悬殊大。以2017年为例,当年北京市、河南省考生总数分别为6.06万、86.58万,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两地录取人数分别为553人、397人,录取比例分别为0.913%和0.046%,相差近20倍。(39)靳培培、周倩:《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入学机会公平:透视与提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考生数量少,高校招生指标却很多;相反,河南、河北等经济落后地区考生数量多,招生指标却很少。不同阶层的子女获得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也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还表现在所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不同。(40)姜星海、孙瑀锶:《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述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不同阶层的子女受到其父母文化背景、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利等的影响,在获得不同层次高等教育机会方面出现的差异日益加大,重点大学中来自优势阶层的子女比例越来越高。刘保中以社会阶层差异影响高等教育起点公平的多分类逻辑斯蒂(Mlogit)回归结果为例,指出从父亲职业阶层背景看,相比于就读普通本科学校,农民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就读于精英大学的优势比只有管理人员家庭出身的大学生的43.6%;相比于就读普通本科学校,工人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发生比是管理人员家庭出身的大学生的1.78倍。(41)刘保中:《中国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背景下的阶层差异与教育公平》,《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其次,高等教育制度保障体系仍有缺陷,高等教育过程公平仍待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设立奖学金、提供助学贷款、设立勤工俭学岗位、给予特困补助、减免学费等方式,实现了“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多维助学模式,持续不断保障高等教育过程公平,但当下高等教育保障性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处于弱势地位的受教育群体的教育弱势境况依旧存在,各种补偿性政策举措仍存在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等政策落实问题。(42)高树仁、宋丹、曾剑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范式及其治理路径论析》,《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6期。高等学校资助对象模糊、资助过程繁琐等现象仍然饱受社会议论。国家贫困线和各地区贫困线都有所不同,同一生源地贫困大学生在不同高校就读获得的资助不同,还有一部分“假贫困生出现”。(43)段玉青:《全员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资助育人机制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例如目前资助政策通常以“家庭经济困难”作为界定资助对象的依据和标准,容易导致一些该资助的对象没能得到有效救济, 形成资助空白, 也使得政策对一些资助对象重复资助, 造成资源浪费。(44)曲绍卫、汪英晖:《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成效、问题及精准资助建议》,《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第7期。最后,教育结果公平难以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仍待解决。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类型院校甚至不同性别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被区别对待。用人单位“名校情结”表现明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来自100余所高校的605名应届毕业生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5%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时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不同性别之间同样存在高等教育结果不公平的问题,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33.0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遇到过用人单位有性别歧视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发生在女性毕业生身上。(45)廖璐、叶婷婷、张晨怡:《应届毕业生遭遇“花样”就业歧视》,《中国青年报》2017年06月05日第11版。

(四)高等教育同质化趋向仍待进一步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211”工程 、“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工程稳步推进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进程,带领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在推进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校际发展定位相互模仿、“千校一面”的现象。特色是高校办学的生命,(46)徐辉:《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成就、挑战和变革》,《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阻碍了高校发展自身办学特色的进程。

首先,单科性大学综合化。在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的趋势下,单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1998年高校扩招后,师范院校办学综合化,教师来源更加多元,师范生培养层次增多,但是师范院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西部地区很大一部分高校仍然沿袭老套路,贪大求全,缺乏科学定位,缺乏分类指导,缺乏合理分工,缺乏特色、差异化发展,办学都是在拼规模化、重复化、综合化,路子都是举债、建设、升格、扩招——再举债、再建设、再扩招,陷入了“水多了掺面,面多了掺水”的怪圈。(47)教育部:《三看西部高等教育——以云南高校发展为例》(2015年9月28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1509/t20150928_211119.html.

其次,普通高校研究型化。世界各国长期以来注重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加之社会各界对研究型大学的高投资,很多高校为了提升层次和获得研究经费,在未清晰地衡量地区优势以及社会需求的情况下,盲目追求硕士点与博士点建设,不仅在高校内部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氛围,还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麦可思公司提供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升学比例持续上升。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5届的13.5%上升至2019届的15.2%,高职毕业生读本科的比例从2015届的4.7%上升到2019届的7.6%,更多学生出于逃避就业而选择学历提升。

最后,高职高专院校盲目升本。(48)宋争辉:《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24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扩大以及人们对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学位水平的追求度上升,高等教育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扩招。扩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导致高校教育承载量超负荷,出现高职高专院校破格升级成本科院校的现象。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后备力量,自2000年第一批专科院校升本以来,近20年间,专科院校升本的浪潮一直在持续着,至今仍在继续。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本身具有特定的职业性与应用性,其培养的人才类型属于技能型人才,盲目升格本科院校后,专业理论性得到了加强,但其专业自身的实践性降低,办学失去特色,学生就业率反而降低。

三、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新时代,我国应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持续不断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确保高等教育公平,鼓励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稳步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一)严格保障课程与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扩大高等教育的开放性,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契合。要确保学校专业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衔接性,引导高校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社会发展需求建立规范的人才培养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等社会组织的联系,通过举办各类综合性、实践性活动及时获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继续优化和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层次,引导高校分层分类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切实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缺口”。

确保专业课程设置连贯化,高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延伸课,更要确保二者之间衔接的紧密度,防止知识断层,避免课程资源浪费;提高通识课程在高校课程中的占比,拓宽通识课程的类别,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契合,互通互融,发挥通识课程的最大价值,从选课、教课、结课全过程保障通识课程的质量;鼓励高校根据学校定位开设具有特色的交叉课程,促进学科之间的渗透,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弥补过度专业化教育所产生的缺陷。

应不断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使教师能主动从思想层面端正态度,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高校应为教师提供宽松的工作时间以及舒适的教学环境,合理规划教师教学工作量,保障教师精力,鼓励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关心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学生提供建议与帮助;应不断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制定标准高、要求严的教师教学技能规范;高校应定期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工作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要发挥教研室的作用,积极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以确保教师共享优秀教学经验,对学生的疑问进行高质量反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高校在人才招聘方面,不应以科研成果作为硬性指标;应不断完善教师晋升机制,营造科教融合环境,分类、分科、分岗进行晋升,并从教学、科研、学生等多维度进行评价,同时设定时间年限,以固定时间为周期进行考核,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促使教师合理安排教学与科研工作;就教师自身而言,须促进教学与科研之间形成正向关联,教师应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将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促进多元主体共治,完善治理法规体系

创新高校治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其并非试图完全颠覆高校科层制倾向的管理模式,而是将治理作为一种“嵌入式”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融入高校现有管理模式之中,主要通过创新高校治理要素、优化现有制度机制功能,使之焕发出更多的生机活力。(49)韩福国:《作为嵌入性治理资源的协商民主——现代城市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互动规则》,《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深化治理法制体系,完善大学章程。在国家层面,应不断优化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规范高校与政府及社会的关系,明确政府、社会与学校在高校治理中的权责尺度,构建高校外部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50)周海涛、刘永林:《高校治理创新的实践路径探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在高校层面,应重视大学章程的作用。大学章程是调整和规范大学内部关系以及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等外部关系的“宪章”,是大学赖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51)赵志川:《以大学章程建设为主线打造高等教育治理现代版》,《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18期。高校可以以大学章程为依托,健全监督、考核、激励惩戒等机制,规范量化指标,落实操作细则,防止权力滥用,努力形成有章可循、按章治校的良好治理局面;将法治教育融入到学校各层,确保人人学法、人人守法,以依法治理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方式。

优化治理结构,层层分级明确工作。要确保党对高校治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降低行政化色彩;其次要保障校长在党委领导下的决策权力,优化高层组织的最佳效能;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学术委员会与行政组织之间的联系,畅通决策信息渠道,加大资源投入和宣传引导,为学术委员会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基层组织是落实政策和推动改革的主要力量(52)[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王承绪等译,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年,第 37 页。,高校要重视基层组织的治理参与度,进一步彰显二级学院的治理作用,激发治理活力,推进基层治理与顶层设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组建集政策研究、咨询、评价为一体的法制机构,优化学校的治理配置,明确权责划分,妥善处理学院、部系及行政部门的权力关系;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联系,整合高校外部治理意见,保障各系统高度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凸显社会参与高校治理的增效作用。

发挥“互联网+治理”作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革新技术手段,通过加强对人脸识别、智慧校园、自定义流程配置、云反馈等模块的信息处理,搭建多向度、交互式的高校智能服务系统,真正推进治理工具现代化;建立安全防护机制,统一数据来源、数据出口,统一规范,统一录入,统一处理,切实保障智能云校园的稳定与安全,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三)完善招生、资助和就业制度,确保高等教育公平

为解决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以及阶层差异带来的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问题,应努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增加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的机会,继续优化农村地区高校专项计划,增加农村学生升入重点高校的人数;根据区域高校数量、人口数量科学规划招生名额分配工作,对重点大学“本土化招生”比例作出严格限制,同时逐步将高水平大学向人口大省或中西部地区迁移,确保区域间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平等招生的保障机制,深化高考加分制度改革,严格规范自主招生,政府应在高校招生政策制定以及招生名额分配上做到严格监督、适时调控,确保招生公平、公正、公开,防止优质资源成为特权,提高弱势家庭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持续完善学生资助制度,防止教育过程不公。一方面,要加大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受教育群体的资助力度。延伸纵向资助,建立国家、地方政府、高校三位一体、层层助学的资助体系;拓宽横向资助,由国家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助学项目,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短期实习等方式为贫困生助学。另一方面,要严格规范助学系统、落实助学政策、明确资助对象,简化资助过程,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灵活处理贫困生群体的利益诉求。

分层落实毕业生就业相关工作,防止教育结果不公。国家应从宏观层面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根据当年就业新形势出台相关政策,高效整合公共资源、合理安排就业补贴,对大型毕业生招聘活动予以资金支持;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善于发现不同层次院校毕业生的特点及优势,发掘毕业生的潜力,提供实习平台,消除学历歧视、院校歧视以及性别歧视等;高校应提升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确保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帮助毕业生找准定位,做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衔接工作。

(四)分层分类管理,鼓励高校特色办学

首先,防止高校片面综合化发展。从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发展的趋势来看,单一性大学走综合化发展道路是必要的,但这条发展道路并不适合每一所学校。院校是否需要扩充专业,是否需要强强联合,应根据院校自身的实力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来决定。一方面,要根据学校定位保留重点学科领域,围绕强势学科发展。例如师范类院校可以走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但必须保证仍以师范专业为发展核心;医学类大学、语言类大学等亦是如此,应按照学科内在发展逻辑而自然转变,不要因为新增专业导致原有优势专业失去培养特色。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科间的相关性,打造“自然型”的综合性大学,高校综合化发展并不是盲目合并重组、包揽全科,而应该是有针对性地将相关学科组合成学科群,使学科之间成为一个具有网状关系的有机整体,既适应高校综合化的发展道路,又可以大大丰富学科的生长点,增强学科之间的共生效应。(53)潘云鹤、顾建民:《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其次,严格审批与管理不同层次专业学科点的建设。博士点、硕士点与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高校彰显其学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部分研究型高校建设了独具特色且为社会发展提供巨大效益的高质量专业,而有一部分学校因为地理位置原因获得国家政策的倾斜,在高校自身学科建设质量不高的情况下获得了支持。国家对于博士点、硕士点以及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点的审批应当严格把关,鼓励高校分层分类发展。

最后,保障升格本科院校的生命力。由高职高专升格的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基础以及应用基础,因此,在促进升格本科院校的专业发展培育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其自带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帮助院校形成特色办学理念与风格,鼓励院校将专业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新型技能人才。

结 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学术繁荣等方面创造了奇迹,我国高等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卓越的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奋力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稳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教育心得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教育成为终身之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