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育花
(河源巿精神卫生中心/河源巿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河源,517000)
抑郁症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作为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思维迟缓、兴趣缺失、情绪低落等,且伴有睡眠障碍,而患者睡眠障碍与不良情绪相互作用,对患者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团体正念减压训练是以正念概念为核心,在训练过程中通过逐渐增强患者正念状态和能力,逐渐提高其智能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缓解其身心压力。本研究给予抑郁症患者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河源巿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3.42±4.39)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65±1.35)年;学历:大专及以上16例,高中及中专15例,初中及以下9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4.17±4.34)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97±1.25)年;学历:大专及以上15例,高中及中专17例,初中及以下8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抑郁障碍临床诊断标准者;2)临床资料完整,护理配合度高者;3)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听力障碍、意识障碍与沟通障碍者;2)恶性肿瘤、严重脏器病变者;3)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精神性抑郁者;4)认知、记忆以及智力等缺陷者;5)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出现抑郁者。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内容包括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针对患者个体差异通过积极关注、共情、解释、倾听、鼓励等沟通技巧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并加以渐进性肌肉放松、深呼吸等改善情绪。
1.4.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以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具体如下:1)成立由主治医师、护士长、专业护士、统计人员组成的专业正念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的正念师培训,提高其对正念课程的掌握程度。2)小组成员积极讨论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标准化正念减压干预手册。3)干预方式。将患者进行分组,每组8~10例。每次进行团体正念减压训练45~60 min,每周2次,干预4周时间,共计干预8次。a.第1次,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患者小组成员间相互认识沟通,了解正念减压训练理论知识、抑郁症的疾病特点、发病原因等。提高患者对疾病和训练的认知程度。带患者体验正念法吃葡萄干,指导患者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葡萄干上,让患者从味觉、嗅觉、听觉3个方面去觉察葡萄干的纹理、通透度、颜色、质地等,完成首次的正念体验。b.指导患者躺在瑜伽垫上,闭上双眼后将自身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上,逐步扫描身体各个部位,直接感知心的状态。c.患者静坐在瑜伽垫上,进行正念呼吸训练,将患者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明显的部位,让患者感受呼吸时整个身体的感受,帮助患者消除不适应的行为。d.患者盘坐在瑜伽垫上,让头、颈、背部呈直线并采取挺直而庄严的姿势,将自身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和呼吸上,然后逐渐转移到声音上,感受各种声音的长短、大小、高低、音色等。后逐渐指导患者放下对声音的注意力,将念头作为主要注意对象,注意内心活动,觉察念头经过内心的空间,最后消失,帮助患者积极应对,识别规避反应。e.指导患者进行呼吸空间训练,首先将自身注意力放在念头上,留意自身的各种感受,承认各种念头的存在,不排除各种感觉。然后将自身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觉自身腹部随呼吸的起落,真实地存在于当下。最后将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向外扩展觉察力,感觉整个身体的活动。f.指导患者进行想法与感觉的正念训练,患者闭上双眼后用心想象自己行走在大街上,在街上看到一个认识的人,然后微笑与他打招呼,但对方没有注意到自己走开了。这时你有什么念头、觉得如何,有什么冲动和感觉,想做什么等。邀请患者想象、感受、躯体感觉这个场景,令患者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意识到观点不分是否正确,自身情绪和行为主要来源于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观点,与做了什么无关,令患者意识到想法并非事实。g.指导患者进行正念静坐练习,感受身体和呼吸训练,令患者留意身体对情绪的反应,指导患者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善情绪。h.指导患者回顾整个训练过程,总结经验,使患者了解训练对自身的帮助,以及今后如何做。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及应对方式评分。
1.6 疗效判定标准 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分值范围为12~48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病耻感越低[2]。HAMD和HAMA分值范围为20~8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情绪越好[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值范围为0~21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好[4]。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定,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值范围为0~60分,消极应对分越低、积极应对分越高表明患者应对方式越好[5]。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贬低-歧视感知、HAMA、HAMD、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贬低-歧视感知、HAMA、HAMD、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2组患者贬低-歧视感知、HAMA、HAMD、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贬低-歧视感知、HAMA、HAMD、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2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干预前,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分)
抑郁症患者通常存在负性想法、消极情绪、睡眠障碍等,且自我控制情绪能力较差[6],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不良表现。
团体正念减压训练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通过引导患者专注于情绪、身体感受、呼吸等来改变自身认知,减少诱发负性情绪的因素,逐渐增强正念状态,从而帮助患者改变认知偏差,降低自身情绪障碍[7]。
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加以团体正念减压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可更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分析原因是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可增强患者大脑前额叶脑区的活跃度[8],通过专注于训练,减少大脑思考烦恼的时间,从而减少诱发负性情绪的因素,逐渐提高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从而改善不良情绪。
本研究中,观察组贬低-歧视感知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可降低患者病耻感,促进患者积极应对各种不良情况。分析原因是团体正念减压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不评判、有意识地感知自身呼吸、身体、感官的内在体验,还可以帮助患者体验之前难以接受的想法和感受,使其选择更为积极的应对方式[9],从而可以更为平稳且平静的面对疾病,降低其病耻感。
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分析原因是团体正念减压训练通过内容明确、有计划、连贯、系统等训练内容,令患者体验失眠的情绪以及感受,从而令患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睡眠。且正念减压训练可增强大脑可塑性,对睡眠结构产生影响[10],进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应用于抑郁症患者,可促进其积极应对各种不良情况,改善其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病耻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