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青
(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妇科,松滋,434200)
在临床中,妇科肿瘤的范畴涉及较广,包括了阴道肿瘤、卵巢肿瘤以及子宫肿瘤等,这些肿瘤发生后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若是恶性肿瘤或发展至中晚期,则以化疗辅助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但无论哪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身体的损伤都比较大,加上疾病本身的影响,妇科肿瘤患者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导致其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引发睡眠障碍[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精细化护理干预用于妇科肿瘤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46.34±5.39)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2±1.33)年;疾病类型:外阴肿瘤6例,子宫肿瘤25例,卵巢肿瘤14例。观察组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6.27±5.24)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2.24±1.26)年;疾病类型:外阴肿瘤5例,子宫肿瘤23例,卵巢肿瘤1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健康宣传,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以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开展精细化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如下。
1.2.1 环境干预 护理人员可以在病房内摆放一些绿植,养一些花草,室内温度维持在18~20 ℃,湿度控制在50%~60%,让患者有舒适的休息环境。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并向其做自我介绍,带其熟悉病区环境,并介绍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功能区位置,消除其对新环境的陌生和恐惧感。提醒患者白天做
适当运动,减少床上休息,夜间时,将一些不必要的监护仪撤掉,并对护理操作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以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睡眠;如果患者有睡前习惯,比如听音乐、看书等,应尽量满足,为患者创造一个优质的睡眠环境。
1.2.2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鼓励其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倾诉出来,全面了解其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其性格、文化程度等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计划,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与治疗,消除其担忧、恐惧等不良情绪。安排患者与同病区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进行交流,并分享以及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减轻其心理上的负担。
1.2.3 疼痛干预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做出准确评估,如果疼痛过于剧烈,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若疼痛略轻,可以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患者感兴趣的事情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疼痛感;此外,还可以通过体位调整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感,确保其良好的睡眠。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情况,项目主要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长、入睡时间、入睡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辅助药品以及日间功能等,每项0~3分,所得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比较2组的PSQI评分变化,干预前,比较2组PSQI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受到传统道德的影响,妇科肿瘤患者极容易在发病之后,出现自卑、害羞、压抑以及焦虑等负性情绪,加上疾病、治疗等带来的痛苦,患者通常都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会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其睡眠状况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最终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与术后恢复[2]。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此模式与常规护理比较,更加全面、细致,可同时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心理2个层面,内容涉及环境、心理、疼痛以及身体放松等,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细心、耐心,充满同情心、关心、热心以及诚心的护理服务[3]。精细化护理干预通过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休息环境,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让其可以在优质环境中安心、放松地休息;通过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担忧、恐惧等负性情绪,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始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从而更好地睡眠;通过疼痛护理,从药物、物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干预,最大程度地消除患者的疼痛感,避免疼痛影响患者的正常睡眠;同时护理人员日常操作,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打扰,让患者可以更好地休息;通过放松训练,可以让患者的心理与身体都得到充分地放松,使其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全面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4-5]。本研究也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项指标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证实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