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保科与康复科相结合模式对高危儿童生命功能管理及睡眠质量研究

2021-09-11 05:35刘玉梅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康复科医护新生儿

刘玉梅

(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德州,253500)

近年来,我国开放二胎政策,以此来缓解人口出生率下降问题。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新生儿数量的不断增加,医院的新生儿疾病诊出率也在不断上升,主要是因为受社会环境以及医疗生育环境的影响,患儿可能会出现院内感染、早产、窒息等问题,不利于患儿的健康。临床研究表明,很多高危新生儿的早期生长发育虽然正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脑功能问题也逐渐明显,此类患儿的生命质量不如正常新生儿,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育障碍,如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睡眠障碍等,对患儿的生理、心理以及家庭的经济都造成了一定影响。临床医学针对高危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即通过康复科、儿保科结合来分析患儿的发育特征,进而对高危新生儿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估,降低其发育不良的风险[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儿保科与康复科相结合模式对高危儿发育筛查及早期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高危儿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观察组中男42例,年龄14.5~78.5 d,平均年龄(45.8±0.85)d,女36例,年龄13.5~76.4 d,平均年龄(45.5±1.56)d;对照组中男40例,年龄14.2~74.5 d,平均年龄(44.8±0.62)d,女38例,年龄17~76.8 d,平均年龄(46.5±0.69)d;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干预措施。主要内容:患儿家属积极和医院交流合作,在家庭内构建一个康复环境,医护人员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指导家属对患儿进行治疗干预,家属按照医护工作要求定期上报信息,告知患儿的恢复情况,医护人员针对康复工作反馈情况调节康复治疗计划。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院内康复科联合儿保科的管理模式开展康复治疗,主要的措施:1)了解患儿的身体情况,收集患儿的病史,了解其致病因素、受损问题以及临床病症,由此判断其发育不足问题,并展开相应的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如患儿的语言障碍、吸吮困难等可能与其神经发育异常有关,医护人员需要对症治疗。2)做好针对性训练计划,了解患儿的基本病症和生理缺陷后,护理人员要积极为患儿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如针对视觉、触觉、语言沟通、肢体等的训练计划。首先,做好触觉训练,针对患儿的年龄、性别和生理特点进行水疗、按摩、针灸等,由此让患儿感受周围的环境,或用毛刷刺激低龄小儿的足部,增加触觉感知;针对肢体训练需要医护人员结合患儿的病症表现和生理特征,让其保持仰卧位攀爬,以此来增强患儿的整体感知能力;在视觉、知觉、语言交流方面,医护人员要针对患儿的疾病特点制定循序渐进的康复计划,在训练中用轻柔的语言多和患儿进行交流,并鼓励其多和身边的人交流,帮助患儿提升自信心[2]。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不同的干预模式下,2组患儿的综合护理满意率、护理有效率和生命功能改善情况。

2 结果

2.1 2组患儿综合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综合护理满意率为97.44%,对照组为8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综合护理满意率比较[例(%)]

2.2 2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2%,对照组为91.0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综合护理有效率比较[例(%)]

2.3 2组患儿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儿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儿综合能力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现代医学发展背景下可知,很多因素导致了我国新生儿出现智力障碍、精神发育问题以及生理问题。由于新生儿生命健康的影响因素较多,相关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务监督和管理,重视患儿的生命质量,重视科室之间的合作,提升疾病重视程度,并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生儿的年龄较小,和外界的接触时间有限,且在工业化和经济化的环境影响下,很多孕产妇的医护工作不到位,因此会增加高危新生儿的发生率[3]。智力、生理障碍不仅会为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也会为患儿的成长带来较大的压力。目前,我国残疾儿童中智力不足约有54.2%,其中包括行为异常、癫痫、脑瘫等,部分患儿是由于宫内窘迫、早产、围产期窒息等原因造成的[4]。相关研究表明,为了尽可能改善患儿的生命质量,相关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管理,针对患儿的生命质量进行早期筛查和控制,并对其开展相应的管理措施,由此减少新生儿的临床不良反应,并最终提升治疗质量。康复科联合儿保科医护管理措施可以对患儿的生命质量予以优化,帮助医护人员、家属了解患儿的病情,并以此优化医护工作,最终提升医疗管理质量[5-6]。对此,康复科应当针对患儿的神经功能、生理特征以及体征制定康复计划并展开治疗,使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成长,降低治疗费用,提升治疗质量,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7]。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实施康复科联合儿保科医护管理措施后,其早期病症筛查效果好,不仅有效降低了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了患儿的综合护理依从率和综合护理有效率,且睡眠质量、情志功能以及生理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果均优于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均P<0.05)。

综上所述,高危新生儿经过康复科联合儿保科医护管理措施后,患儿的综合护理满意率和综合护理有效率均有提高,生命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康复科医护新生儿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分析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康复科护理
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