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雨萌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相较于传统戏剧的围绕一个情境、人物产生纠葛的闭环状,叙事戏剧是按照线型结构,呈锁链状,一个版块一个版块地呈现,而每个版块都有中心戏剧事件,单拎出来,每个版块也可以是完整的、具有起承转合的一部戏剧。
这其中产生“间离”效果最明显的地方便是剧作中,时不时红衣女会走上舞台,用歌声将人物此时的心情歌唱而出,以及时不时出现的现场伴奏,其实这都是在给观众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余地。
在《简·爱》中,简·爱在里德夫人里德夫人家的生活作为一个版块,在洛伍德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短暂的教书生活作为一个版块,在罗彻斯特家担任家教作为一个版块,被圣约翰救起后作为一个版块,结尾处,简·爱又回到了失明的罗彻斯特身边。几个版块间有着很长的时间跨度,且都各自独立,有着各自的中心戏剧事件。而这几个版块虽相对独立但也互相链接,呈现了简·爱的几个阶段的心境,从而勾勒出完整的人物弧线,形成锁链式结构。
图1 简·爱挨训
第一个版块中,简·爱处于一种被里德夫人一家欺压的状态,心中关于自由的意识在慢慢觉醒,这体现在他对堂哥做出的反抗。但这种反抗马上被里德夫人镇压,还将她关到红房子里忍受恐惧的折磨。简·爱的反抗行为也直接推动故事情节来到了第二版块。里德夫人因简·爱的“暴力行径”送她到军事化管理的洛伍德学校。在这里,简·爱再次被压制,压抑着内心的种种情感,机械地度过了青春年代。甚至最后,简·爱选择留校当老师,差点就被这种压抑人性的教育所同化,自己也已然成了泯灭人性的帮凶。
但好在,学生们机械的诵念声让简·爱幡然醒悟,她猛地推开了身前的诸多木格子,象征着她心中自由意识的苏醒,虽然片刻之后,木格子又一次回到她身前,象征着她还不能真正获得自由,但她还是决定改变自己,于是毅然决然离开了洛伍德学校。而她的毅然离开将故事引向第三版块。简·爱来到罗彻斯特家后,而后遇到“疯女人”的时候选择了出走,是因为她不愿意降低人格,只有爱和人的价值结合在一起爱才能升华到更高的层面,她捍卫了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这几个版块也是简·爱独立人格的成长发展史,从经济独立、到人格的完全独立,突显了女性的自尊自爱。
图2 《简·爱》主要人物
与简·爱相对应的便是罗彻斯特,他只在版块三中出现,却是本部作品的男主角。这让观众将简·爱与罗彻斯特相处的点点滴滴都能结合简·爱的过往经历思考,从而理解简·爱的每一个选择,从而能够理性地“旁观”与思考。在这种理性思考之下,观众能够感受到罗彻斯特的面冷心热,他极度缺乏爱,所以极度渴望爱、相信爱,但之后又开始怀疑爱,这和简·爱是有着明显的共同点的,甚至可以说罗彻斯特就是男版的简·爱。但正是因为这样,二人才兜兜转转,都固守着自己强大的自尊不肯退让、不肯妥协,同时,又离不开和自己极端相似的对方。观众在这出戏剧中,作为“旁观者”,清楚地看见简·爱和罗彻斯特同样敏感、自尊、缺爱又不肯示弱,这样的叙事戏剧形式让观众不完全沉浸在人物的喜怒哀乐里,而是能够理性分析出简·爱和罗彻斯特为何彼此吸引,又为何难以靠近彼此。
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舞台、观众,故事相对集中。相较于戏剧,小说往往不够集中、时间跨度过大。但这部由小说改编而来的戏剧作品却很好地处理了这一点。
图3 《简·爱》原著
比如演员们演出简·爱刚出生的场景之时,简·爱还是个婴儿,而在舞台上为了不频繁更换简·爱的演员,但又要解决简·爱年龄阶段的跨度问题。所以导演便巧妙地让简·爱的演员发出婴儿啼哭声,而之后简·爱里德夫人将作为“婴儿”的衣服抖落开来,给简·爱穿上,则是表明简·爱已经长大,进入童年时期。这样安排就巧妙地解决了时间流逝的问题。
比如在简·爱每次长途跋涉,去到一个新的地方时,导演就安排简·爱和其他“乘客”在舞台上奔跑,抽象地表演出正在乘坐火车、旅途颠簸的一种状态。
比如简·爱在特伍德从一个学生,成长为一个教师,导演则是让其换上束缚全身的衣服,然后规矩地盘起原本自由披散着的头发,既表现着简·爱思想被束缚着的状态,又表现了时间的流逝——简·爱已长大成人。
除了表示时间流逝,这种抽象化的舞台表达在本部作品中屡见不鲜,作品中多次表现人物的死亡,则是用人物走向舞台的地下,然后地面的盖板合上来体现的。这不仅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人物“入土”,也象征着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事都是过眼云烟,憎恨简·爱的人、爱着简·爱的人,都会去世。
而舞台布局上,使用了多个梯子以及几个平台,在表演过程中,人物不停地攀爬梯子,这也是在隐喻着人生、追求自我意味着永恒的攀登。
再比如舞台上,好几个人多次将木质的窗格举在简·爱的身前,某一次,木质的窗格又一次挡住了简·爱的上半身,简·爱推开窗,一阵清风袭来,她享受地闭上眼,但此时,咚的一声,有人无情地关上了窗。木质窗格在舞台上就是“限制自由”的体现,而简·爱推开木质窗格就象征着她对自由的追寻与渴望,但却遭人阻挠。
导演就是运用这些视觉化、抽象化的表达,将这部半自传体小说中的所有概念化、感觉化的东西呈现为视觉语言,将小说中简·爱对自由的追求、对死亡的看法、在洛伍德学校思想渐渐被束缚的状态,都落到了实处,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
剧作一开始,就表现了简·爱出生的场景。众人依次说出“是个女孩。”无疑就将此部作品中要探讨的关于女性的主题暗示了出来,而之后,简·爱作为一位在那个时代反常规的女性形象,一路成长的过程中,冲突最激烈、含义最深刻的段落便是简·爱遇到罗彻斯特之后,这也让戏剧走向高潮。
谈及简·爱与罗彻斯特,让我想起在《作家之旅》一书中,有七种原型,分别是:英雄、导师、信使、变形者、阴影、伙伴和骗徒。在我看来,这种理论学派乃至“神话原型学派”的理论研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到底何为原型。原型不是固定程式,而是建立在“集体无意识”上的角色功能,原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可以交错融合,甚至在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物可以有不同的原型即不同的角色功能。
而人物原型常常又和故事原型、人物变化息息相关,所以我想从人物原型的角度出发谈谈简·爱与罗彻斯特的爱情呈现。
在一些作品中,为了让读者对主人公产生移情,于是就把主人公设置成一个道德与行为上都没有瑕疵的完美个体,但其实过度歌颂会适得其反,过于完美便是绝对失真,反而主人公有错、英雄有罪,这样一种人物设定更为真实,也有了带领观众探讨人性的意味。
罗彻斯特便是这样一位“有罪的英雄”(此处的“英雄”是指主人公的人物原型),他曾被迫娶妻,后来妻子精神失常,他又将其藏匿在阁楼上。他极度缺乏爱,所以极度渴望爱、相信爱,但之后又开始怀疑爱。但正是这样的过错让罗彻斯特在观众眼中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层次。正所谓人以群分,简·爱和罗彻斯特同样有着敏感、自尊、缺爱的特质,这也是他们始终离不开对方的本质原因。
这部改编自小说的叙事戏剧《简·爱》,一定程度上成功填补了小说与戏剧两个媒介之间的沟壑,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场景震撼力,塑造了一个脆弱而不可征服的、反常规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一种冲破社会桎梏的生命力,令人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