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梨莉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既蕴含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民族音乐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在此,笔者依据自身实践经验,着眼于乡土社会视域下,探究朝鲜族传统音乐表现内容与特点,浅议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乡土社会;朝鲜族;传统音乐;特点
引言
随着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变化。全面而立体的了解少数民族,可从解读其民族艺术的发展开始。朝鲜传统音乐既是朝鲜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民族情感,也有着内容丰富、节奏明快、个性突出的特点。因复杂的历史原因,朝鲜族成为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1]。我国的朝鲜族同胞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那里的人们热情淳朴、能歌善舞,民族音乐深深扎根于乡土社会中,有着动人的旋律、欢快的曲调,记录着民众的生活与时代的变迁。
一、浅议我国朝鲜族传统音乐中的宗法意识
科技快速发展,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加速,依附着农业文明的传统音乐,被工业时代产物——城市流行音乐驱赶到濒临衰微的境地[2]。在乡土社会中,历史的发展变迁,造就了朝鲜传统音乐独特地表现方式。在封建社会当中,朝鲜族人民家的主轴也是纵向的,这便造成夫妻关系变为配轴。比如:从《做媳妇难》这一朝鲜族民谣中,便可窥得一二,儿媳妇不仅要侍奉公婆,还得照顾婆婆家的大哥、嫂子,并需处理好与小叔子和小姑子之间的关系。当然,这样的歌谣是万万不能从儿媳妇口中唱出,如此心怀怨怼的媳妇,会受到所有人的奚落和指责,甚至可能会遭受家法惩处。一般这样的民谣,会出自“他者”对生活的观察。
新中国的诞生,使人民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他们在工厂、田野、各行各业中暂露头角。这也结束了封建社会中,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有一首廣为传唱的朝鲜民谣《闺女之歌》,其多用小切分音,歌曲记录的便是新社会中,村庄生活发生了新变化,一个小伙子爱上了年轻的姑娘,并邀请她嫁到自己家的村庄里来。姑娘却说“我不能离开我的田庄,我也不能抛开了爹娘”,歌曲中巧妙的融入巫术性音乐元素,歌曲演唱使人回味无穷,让人忍不住想要轻声跟唱。这也表现了朝鲜女性勇于打破世俗的枷锁,拔除了传统的“女主内”旧观点。这一时期的朝鲜族民谣内容更丰富,曲调更欢快,也可以从歌曲中看到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缩影。
二、关于中国朝鲜族传统音乐中的群体意识
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很多时候音乐活动、歌曲演唱都是自发性的。秋季丰收、遇到值得庆祝的事情,人们喜悦的情绪溢于言表,便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节奏,哼唱并舞蹈起来。可以说,乡土社会中举行艺术活动,多与民众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相互匹配的。且不论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还是人人平等的新中国,民族艺术发展也会如实地记录着特殊时代中的民俗民风、民众情感。
郑律成作为朝鲜族爱国作曲家,他一生中谱写了300多首歌曲,创作的《延安颂》更是被广为传唱。这也开创了我的“颂歌”先河,受到了民众的热烈追捧。歌曲中有着振奋人心的力量,他创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更是气势磅礴、传唱至今。与此同时,在延边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朝鲜族人民自发组织的义勇军宣传队,展开文艺汇演,助推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在革命时代中,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民族大义、爱国情怀的朝鲜族音乐家,他们有着深厚的家国意识与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以音乐创作的形式鼓舞、勉励着更多的人。在这一阶段,朝鲜族民族音乐发展也悄然地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当中,人们向往富足而悠然自得的生活,更关注眼下的“小日子”,外来者也较难融入到带有民族特色的乡土社会生活模式之中。简单理解,这样的生活是宁静祥和的。但是战争的爆发、侵略的产生,激发了朝鲜族人民内心的反抗、爱国火种,让他们产生一种休戚与共的情感共鸣。这也进一步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在让更多人接触、了解朝鲜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其也积极融入到时代发展潮流中。在记录时代发展、鼓舞民众中,实现了文化融合。因朝鲜族音乐有着明朗动听、节奏欢快、情感悠长等特点,在传唱中被各族民众知晓,并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在提升民众审美的基础上,朝鲜传统音乐在与中国文化同步化中,逐渐向中国乡土文化靠拢,满足民众对多彩精神生活的需要,但又葆有自身特色。
三、结语
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与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基于乡土社会视域下,探析朝鲜族传统音乐特点,可发现其在发展本民族传统与宗法意识中,又与整个中国乡土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在对朝鲜半岛民族文化一脉相承中[3],也能看到中国乡土文化的影子,使朝鲜族传统音乐在继承中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诺.乡土社会视域下朝鲜族传统音乐特点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4):23.
[2]金鑫.浅析朝鲜族民歌演唱风格——以《长鼓敲起来》、《阿里郎》为例[D].中国音乐学院,2020(3).
[3]姜春花.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