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作用主要是以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依据,通过差异分析的方式,为日后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首先,确定了调查对象,其次,介绍了测量工具与方法,最后,围绕分析结果展开讨论,对心理健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以启发,为良好家庭环境的打造提供參考。
关键词: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初高中学生
前言:对每个人而言,家庭都是自己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给心理发育带来的影响有目共睹。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学生,往往会对环境提出不同要求。从初高中生的角度来看,家庭环境所带来影响也并非一成不变。对家长而言,只有准确把握学生需求,对教育方式进行酌情调整,才能使潜在问题得到解决,并避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一、确定调查对象
我校是一所以小班教学模式的国际学校(K12),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校的初高中18个班级,高中8个班级的人数共215名,其中,女生134名,男生81名;初中10个班级的人数共323名,其中,女生167名,男生156名。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年龄区间为13岁至18岁,平均年龄为14.6岁±1.6岁。另外,初高中生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忽略不计。
二、选择测量工具与方法
(一)测量工具
在评定家庭环境时,研究人员拟采用FES-CV量表。该量表的形式以是非题为主,由若干分量表组成,不同分量表对应不同因子,例如,独立性、亲密度、矛盾性等,除此之外,道德观和情感表达也被涵盖在内,主要被用来对社会、家庭与环境特征进行评价。现阶段,该量表已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在信度和效度方面的表现,均达到预期。
对家庭状况进行调查的问卷内容,主要有家庭成员、经济水平和其他信息。以成员构成为依据,将参与调查的学生分为三类,分别是单亲家庭,家长和未婚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家长和已婚子女构成的主干家庭。此外,针对经济水平展开研究,学生因子得分所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在评定心理健康水平时,我共选定4个因子,分别是焦虑、偏执、抑郁和人际关系,使用量表的项目数量为90个,每个项目的评分等级均为5级,越高的得分,表明学生表现出的症状越严重。
(二)测查方法
以学部为单位,各班主任的带领下,通过不记名答卷的方式,对本校学生进行集体测查。在前期准备阶段,各班主任以指导语为参考,对问卷回答方法加以说明,使学生了解问卷完全保密,确保其心理顾虑得到彻底消除,随后,按照规定方法,按部就班的开展测评工作,现场对完成的问卷进行收回,确保问卷回收率能够达到100%,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再利用SPSS通过统计分析的方式,得出最终结论。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讨论
(一)实证分析
由表1数据可知,SCL-90因子和家庭环境感知因子的关系为显著相关,在研究的因子中,仅有控制性、成功性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条件。
对家庭环境因子进行比较,通常可得出以下结论:在娱乐性、知识性、组织性和道德观因子上,不同年龄段学生所受到影响有明显差异存在,若以组织性为参照,初中生受到影响较高中生较小,而其他因子给心理健康所带来影响,通常在初中生身上能够得到更直观的展现[1]。将家庭环境因子作为自变量,将SCL-90得分作为因变量,利用多元回归法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因子所带来影响的显著性,对回归方程得出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初中生有显著差异的因子为亲密度和矛盾性,高中生涉及家庭环境因子中,表现出显著差异的因子,不仅有亲密度,还有控制性、独立性与矛盾性。
(二)结果讨论
1.家庭经济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家庭经济水平普通的学生,通常要承受较其他学生更大的压力,更希望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使家庭现状得到改善,一旦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学生便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问题。这类学生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方面,沉默寡言是常态,无法做到游刃有余的同他人进行交往;另一方面,内心自卑感较深,抗压能力差,在遇到压力或困难时,极易出现心理障碍与问题[2]。
其次,家庭经济水平中等的学生,无论以经济水平普通的学生或富裕生为参照,其心理健康状况均极为良好,究其缘由,可能是家长能够满足学生对学习及生活提出的需求,最大程度解决后顾之忧,使学生将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不仅人际关系十分融洽,学生心态也极为正常。
最后,家庭经济水平富裕的学生,由于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因此,通常会花费更多精力及时间,对时尚进行追求,享乐主义盛行,缺少应有的抗压能力,即便遇到困难或是挫折,受自尊心的制约,往往不会主动向他人求助,心理问题随之出现。
2.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
研究表明,以理解和温暖为代表的积极教育方式同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正相关,而过度保护、严厉惩罚和过分干涉等消极教育方式,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主要表现为正相关。由此可见,家长应当向学生提供温暖、富有感情的环境,通过给予理智关爱的方式,降低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几率。如果家长始终采取不科学教育方式并表达负性情感,对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而言,长期缺乏安全感,将成为其表现出过于敏感和神经质的导火索。而超过正常界限的保护及干涉,不仅会制约学生体验成功,还会引发自我否定、自卑易怒等问题,而自信的丧失,将成为学生无法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原因[3]。另外,多次否定或拒绝学生所提出建议,将会使学生陷入敌对、焦虑和偏执的情绪难以自拔,这并不利于学生对自我进行全面了解与认知。
3.家庭成员构成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对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学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我与各班主任一起所得出研究结论,便可被用来佐证该观点——在完整、健全家庭长大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几率,通常较不完整、不健全家庭长大的学生更低。无论以核心家庭,还是主干家庭为参照,单亲家庭学生出现抑郁、强迫症等问题的几率均更大,这是因为单亲家庭学生十分害怕被抛弃,家庭无法带给其安全感,情绪陷入抑郁状态的问题,自然变得较为常见。如果以核心家庭为参照,主干家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通常与长辈的过度娇惯相关,长此以往,学生身心发展均会受到影响。
4.家长应注重年龄差异
综合现有研究所得结论可知,学生心理健康受家庭环境影响极大。如果家长致力于对良好、和睦环境进行创造,不仅可使学生表现出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还对学业成绩的提高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在诸多方面,二者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关关系。
初高中生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点要引起重视。家长应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表现出的特征加以了解,在科学教育方法的辅助下,使学生顺利度过自己的青春期。高中生评分低于初中生的因子,主要有娱乐性、知识性和宗教观,初中生评分低于高中生的因子,则为家庭组织性。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家长所提出要求不同和学生对环境的需求不同,一方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家长往往会提出符合其年龄段特征的要求,高中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通常极为繁重,因此,多数家长会选择压缩学生休闲和娱乐的时间,针对组织性、计划性提出的要求,自然较初中生更高。另一方面,以初中生为参照,在家庭教育环境方面,高中生所提出要求,通常更倾向与思想教育、知识及娱乐。
利用多元回归法进行逐步分析可知,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家庭环境的预测作用不容忽视。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而言,能够给个人心理健康带来影响的家庭因素,通常有显著差异存在,例如,矛盾性主要影響初中生,而家庭亲密度给高中生带来的影响,较其他因素更大。仍以初中生为参照,对控制及家庭独立进行感知,可使高中生心理健康得到有效预测。综上,家长应当避免家庭环境一成不变的情况出现,而是以学生所处年龄段的特征和需求为依据,确保所创造环境,可为学生成长提供帮助。对初中生而言,避免家庭成员存在大量批评与责备极为重要,而对高中生来说,有两方面内容应当尤为注意,其一,家庭成员的关系应以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为主;其二,在民主教育的指引下,确保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事实证明,这样做对学生积极性、独立性、责任感与首创精神的强化有积极作用,当然,面向高中生群体所开展调查还表明,自我控制及独立性,同样是该年龄段学生迫切需要体验的因素。
结束语:通过分析上文所叙述内容不难看出,初高中生均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尚未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常可表现出良好的可塑性,要想使学生拥有和谐、健康的心理,家长一方面要确保家庭氛围稳定,这是因为家庭氛围是否稳定,通常决定了学生的成长速度,该因素始终作为基础条件与催化剂而存在。另一方面要确保家长具备健康心理,通过强化自我教育的方式,确保潜在心理缺陷均可得到纠正。
参考文献
[1]杨敏.浅谈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6):181-183.
[2]邱丽煌.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4):54-60.
[3]章菲菲.离异家庭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对策——以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为例[J].才智,2019(07):147.
作者简介:王苏沂(1985.05.20——),女,汉族,江苏宿迁人,职称:中学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新高考背景下基于多元智能选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