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2.0教学环境中,多种信息技术与数控专业课程深度融合,课堂教学不再单一、枯燥。智慧教育与智慧课堂遍地开花。在数控车削技术训练课程教学中应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协作、个性”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形态也由统一模式转变为差异化、个性化和精准化模式,学习曲线也呈正增长,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化;数控课程;学习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3-0113-02
基金項目院本文是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信息化背景下数控专业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研究———以‘数控车削技术训练’为例”(课题编号:G/16/P/203)研究成果。
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传输通道、存储空间、学习平台为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有力的学习环境支撑。教育部教技〔2016〕2号文《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第五个主要任务提出“鼓励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养成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的良好习惯”。教育部教技〔2018〕6号文《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信息时代背景下,在教育方面“将推动信息技术和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从应用入手切入教学深度融合”[1];信息技术“将与课堂内外的教与学活动深度融合”[2]。基于此,本研究以数控车削技术训练课程为例,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数控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式应如何在课内外学习中发生变化。
一、自主化探究、协作化探究、个性化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
“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学习情境中采取的具有不同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一切方法和形式。”[3]简单来说学习方式包含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本文研究的学习方式主要从自主、协作、个性这三个维度考量,在不同的环境下各维度具有差异性。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独立思考机会少,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很少,造成传统教学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
信息化背景下,自主性探究、协作性探究、个性化探究的学习效果凸显,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开放。
通过对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班级试点研究,发现在数控车削技术训练学习空间中,师生具有互助学习、动态交流、密切协作等特点,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和需求,引导学生学会加工与处理信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并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等,从而总结出“自主化探究、协作化探究、个性化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比传统学习方式,在信息化背景下学习方式有如下特点。
(一)学习平台多样化
当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后,逐渐搭建了多样化学习的平台,实现了传统学习和信息化学习优势互补,即课外的线上学习和课内线上线下学习混合互辅。教师根据学情校情科学合理筛取课程知识点,制作系列化微课、导学案、作业等资源,并在泛雅平台上搭建课程学习空间,学生在手机学习通等APP中可以收到老师推送的学习任务、辅助资料、作业等,并在学习空间内完成自主复习预习、递交作业、协作交流反馈,还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拓展知识和技能。信息化资源的开放共享,学习空间的智慧便捷,促成了单一学习方式向自主化探究、协作化探究、个性化探究多样化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突出协作性
协作化探究学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协作化探究学习常以小组为学习共同体,组员进行组内或组间的线上线下讨论交流,借助信息技术或者数字资源对学习问题展开探究;教师对于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进行适时的、精准的指导。处于协作性的信息化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高,自我认知能够得到完善与发展,团队意识及信息素养能够得到锻炼。
(三)重视主动性
自主化探究、协作化探究、个性化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空间、网络等信息化手段自主探索知识,允许学生自由制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参与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习者的主体意识。自主化探究、协作化探究、个性化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逐渐让学习成为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压力,这样学生才能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兴趣,并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自主学习。
二、应用与研究———以连接轴的工序卡制定为例
(一)课前学习
依托信息化课程学习空间的辅助,实现了学生课前学习成效的监控,更丰富了学生课外学习的方式。课前教师通过课程学习空间向学生推送学习任务,在连接轴加工微课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请学生线上自主尝试制定工序卡,鼓励学生线上相互交流,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将泛化的学习内容深化,将其转变成明确的信息要求传递给教师。教师依据学生初步制定的工序卡查找问题,以学定教,精准确定教学重难点。
课前学生通过信息化资源获取到了新课内容,并通过自主、协作的方式完成预习任务,自主查找新课的学习难点,学生便会带着问题和目标进入课堂,课堂的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课前学习,其实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提高学习内容精准性的过程,也是将复杂抽象的问题简易化的过程。
(二)课中探究
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这些改变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借助虚拟仿真平台,学生可以在仿真实训室完成工序卡制定的学习。教师通过反馈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以连接轴产品的微课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竞争意识全面投入正式的课内学习中。教师必须立足引导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在“行走的工序卡”中先后开展课内学习任务的探索“①零件图分析→②方案初制定→③毛坯装夹→④刀具选用→⑤切削用量确定→⑥完善工序卡”。
通过仿真将抽象转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了乐学、爱学、想学的学习情境。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给他人,不再是“两头亮、中间沉”。同时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能自如切换,目的就是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三)课后拓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課后布置书面作业形式单一,分层不明显,教师不能及时获取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无法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实操性强的知识。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课后学习方式多元化发展,如可以借助学习空间内的微课重温课堂所学,无需教师反复讲解;也可以拓展新技术新方法,学习感兴趣的微课来拓宽视野。同时学生通过学习通完成老师布置的分层作业,教师不仅批阅方便,学生也能及时收到老师的评分和评语。老师根据学习空间内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能科学动态的调整对学生的认知,信息化大数据给老师的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在专业课学习中,自主化探究、协作化探究、个性化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个专业课学习中要根据实际需求自由灵活运用。
“在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中,教师都要秉持‘通过知识获得教育’的理念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4]。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正实现“教”向“学”的转变,“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既实现知识的增长,更学会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与素养。
三、结语
本文抽取数控车削技术训练中连接轴工序卡制定教学为具体案例,研究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协作、个性”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5]。信息化学习改变了学习者学习的时空观念,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开放共享,使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中,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并不能获得满足终生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将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
参考文献:
[1]史贝贝,王帆,祁晨诗.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结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1):6.
[2]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18(01):10.
[3]庞维国.论学习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0(05):13-19.
[4]李新翠.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J].中国德育,2016(24):6.
[5]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7,38(10):88-92.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