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摘要:“意识”与“生活”这两个概念是马克思在早期进行理论创作时就已经关注的话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现实生活是人为了延续生存进行的系列实践活动,意识是现实生活的产物,由此得出“生活决定意识”。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意识;生活
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深刻阐释了“意识”与“生活”两个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和出发点,從而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意识”的内涵
关于“意识”,黑格尔认为这是一种绝对精神,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着的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万物只是它的外在表现,他将“意识”等同于“有生命的个人”。马克思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等不是纯粹主观性的东西,因为产生这些东西的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那么,处于不同时期阶段的人们,他们的所想所说,必然会受到当时特定的一种生产力和某种关系的制约,这种关系就是人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简单说,精神生产受到了物质生产的制约,所以物质生产决定人们的精神生产,基于这种观点,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即意识是由人们经过实践活动而产生的,而不是先于人们存在、脱离现实存在的一种精神。正是因为精神生活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们才能从精神生活中反思现实存在,能动地改善现实生活。
可见,马克思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切入,把“意识”看作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本身的意识。马克思考察“意识”的本质,以现实的人为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人脑中便产生了“意识”,即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二、“生活”的内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为了阐释“生活”,他先提出“现实的个人”,这种“个人”是具体的、感性的,是历史的前提和生活的主体。随后,他提出人必须先要生存,再谈需要。生存的方式就是获取物资以供生命的延续,因此必须进行生产实践。个人获取自然资源或者人为创造资料之后,用它们来改造现实世界,在改造的过程中,生产实践活动就将“主体感性”与“客观物质”这两个世界相联系起来了。在主体感性活动过程中,人通过生产活动,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去。马克思从人的生命、实践活动、社会关系、意识等几个方面,指明了“生活”的科学内涵,由此建立起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所以,生活的前提,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现实中,一个人想要进行其他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首先是有生命的、鲜活的个人,并且需要利用物质世界来进行其生存活动,维系个人自身的生命。
生活直接体现在生产活动上。现实的人为了存活下去,就会产生基本需求,想要从外界获取物资,进而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而物质资料又是最基本的需求物。从人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来讲,这是人与动物区分的关键,只有在满足生存需要之后,人才能进行其他更高阶的活动。“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也就是说,人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会自主地产生新需要,而这种新需要会促使人们通过生产劳动来进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人不能独善其身地进行实践活动,人必定要和人本身以外的现实存在产生关系。首先,人们向自然界索要物质是为了生存,这与动物没有区别。随后,人们的需求逐渐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协作成为必须品,更多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至此,“现实的个人”便成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3]都具有社会属性。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以个体身份参与到社会分工合作中去,为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延续创造条件。每个人在与他人进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都会建立起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并加以维持。如果把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比作一张网,那么现实中的“个人”便是网上的结点,现实中的个人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活动而被连接在一起,共同展示着社会关系的全貌,呈现出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在“结网”的过程中,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也实现了统一。
三、“意识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在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眼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4]现实存在是人们观念意识的产物,对于现实存在的人和生活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意识。对于“意识与生活”,马克思的理解恰恰与青年黑格尔派的相反。他认为意识的产生原因是人的生产交往需要,将意识看作是现实生活的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现实生活过程。”[5]可见,马克思将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意识的来源都归结于人的存在,这种存在就是人的现实生活过程。
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6],即,无论意识正确与否,意识都是对人们实际生活历史过程的反映。青年黑格尔派研究历史的方法是从思想观念出发,用虚无的想象来解释现实,只要思想一经改变,现实就会改变。马克思则是:“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7]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的现实生活过程,那么意识及其发展也不可能存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8]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得出了合乎逻辑的结论——“生活决定意识”。这种“以人为本”“重实践”的态度和方法,为后来哲学的发展增添了一抹浓重的科学色彩。马克思“生活决定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事业,并时刻警醒着我们必须秉持“两个文明”建设要一起抓。可见,“生活决定意识”对于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4][5][6][7][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2003:73,9,72,72,73,73。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71。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