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平
摘要:政治学科涉及到经济,文化,哲学,生活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与社会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在数字化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政治课堂的设计为切入点,立足于高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分析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并探讨解决的对策和方法,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发展中的多个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其知识的学习仅仅通过死记硬背是尚不足够的,学生必须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政治和生活联系到一起,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在素质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也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分析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能够完善人格,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分析高中政治教学发展现状
有许多家长和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政治的重要性和价值,他们认为政治知识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并不常见,所以学生只需要背书来应付考试即可,不需要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和本质,在这种理念的限制下,高中政治课堂的发展也受到了明显的束缚。再加上,部分政治教师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法自拔,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者和支配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只是从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历史经验出发,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通过喋喋不休的讲解,让学生背书和做题,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自主性,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让学生在重复性的训练中产生审美疲劳和抵触情绪。同时,许多教师都忽略了把政治和生活联系到一起,只是单纯的为学生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把握好考试的方向,这就更加割裂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二、分析高中生的基本特点
除了教师和家长的理念束缚之外,高中生自身对待政治课堂的态度也十分耐人寻味。有许多高中生也没有提高对政治思想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他们的发展正处于青春期,所以在思想上会面临更多的困惑,情绪的波动会更加明显,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遇到很大的改变,他们不能快速适应认知能力的调整,因此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情绪。同时,高中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是尤为强烈的,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十分明显,而且也可以接受许多不同的思想,更加侧重于标新立异,在面对人和事的时候,容易滋生出理想化的情绪,表现出盲从的弱点。另外,高中生内心渴望得到外界的尊重和理解,这也是他们社会适应能力有所提高的鲜明例证[1]。
三、分析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
(一)調整教学思维和理念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为学生保留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强行灌输自己的思想,让学生的成长显露出同质化的问题。对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做到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得到尊重和认可,消除自己的抵触心理和厌烦情绪[2]。
(二)拓展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推动政治学科与实际生活的深度结合,从社会发展中提炼与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现象有关的信息,为学生介绍时事政治和热点新闻,让学生的思想发展能够紧跟时代的潮流和脚步。例如,在学习与唯物辩证法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中国梦的建设,或者是让学生从质变和量变的角度,去看待我国日积月累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无论是科技还是文化。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多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学习与货币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并根据消费行为的类型,让学生判断货币在流通领域中发挥的价值和作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货币的理念和内涵。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把抽象性的知识转化为具象性的内容,发挥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课堂体验,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与人民民主专政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分别负责搜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运行过程,以及选举制度,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陈述。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较为被动,他们大多都依赖教师和标准答案,并把这两个途径当做获取知识的重要基础,但是却并没有主动对生活中的政治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而且也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背诵重点和难点,这种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也让学生的思想局限在特定的框架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具备独立自主的探究意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分配课前预习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下节课的教学主题是先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来引入课堂主题。同时,教师也应当形成更加鲜明的教学风格,要用特定的教学氛围去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动机和信念。对此,教师应当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用和善的态度,爽朗的性格,风趣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卸下自己的心理防备,把教师当作自己可以倾诉的朋友,勇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和观点。教师也需要平等的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中仍旧存在理念落后,方法单一的鲜明问题,这些都是阻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才显得更加急迫且必要。本文通过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拓展,学习方式的良性引导,这三个角度论述了政治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充分结合了高中政治的相关内容,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认知规律,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在未来,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参考文献:
[1]薛倩.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2020.
[2]张丽. 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9, 8(001):50.
四川省阆中市河溪中学 6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