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建+”模式的出发点是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与学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深度契合,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的五大职能全面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学院发展战略工作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党建+;学生党支部;高校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实践表明,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全面推行“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与高校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基层党支部的引领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高校教育发展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一、学生党支部“党建+”模式的内涵分析
“党建+”模式的出发点是通过党建工作来促进学院内部工作的更好推进,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与学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深度契合;以党建工作为推手,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高校职能全面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学院发展战略工作思路和方法。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来看,这一模式研究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方向,高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党中央的领导权威,我们须听党话、跟党走,只有不断提高高校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当前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教师方面
一是重业务轻党建问题,学院承担着党建、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的多重职能,在全面提高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省委组织部2018年下发的《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广大师生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大提升,但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不能较好地协调党建与业务工作。
二是学生党支部活动往往以开大会、读文件、写心得为主要方式,内容上缺乏创新,对党员缺乏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二)学生方面
一是意识不够坚定,初心不够牢筑。在多元价值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国际环境的多极变化,加剧了世界各类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和强烈冲击。当前盛行一个流行词:“海草精”,意思是意志摇摆不定,永远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无法做一件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当前有些学生会把自己比喻成“海草精”,其终究是大学生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政治素养、知识储备水平以及自身辨别事物能力还不够完善,这对高校主流意识的形成和育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二是学生功利因素明显,动机不纯。高校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原则,按照“五化”建设中的支部设置合理化要求,成绩优秀学生以学习任务繁重为由,对于党员发展五环节25个步骤望而却步,成绩平凡的学生更是对高标准高要求身心怯弱。三是政治理论基础薄弱,学习形式单一,学生理论学习不足,政治素养不高,缺乏分析、辩证能力,极易受西方思潮及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产生思想观念错位、政治立场动摇。
三、学生党支部“党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学生党支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
高校大学生犹如小树苗,需要精心浇灌、修枝剪叶,基础打扎实才能茁壮成长。党员的培养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必须着眼长远、把握规律、系统培养,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要注重“精耕细作、精准滴灌”,着重在扎稳根基、提升本领、优化环境、锤炼作风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促进“强筋健骨”,逐步成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参天大树”、服务广大群众的“一片绿荫”。
(二)学生党支部“党建+”社会服务模式
党建带头,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等,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模式、社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实习孵化器等。丰富社会服务内容,创新社会服务形式,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服务活动。
(三)学生党支部“党建+”引领国际交流与合作
党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引领方面,首先要树立学生的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際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打好了四个正确认识坚实基础后,才能不走偏不掉队。
(四)学生党支部“党建+”引领科学研究
我校坚持以“产学研”为办学特色,注重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党要发挥科研引领功能,以党为统一领导,优化科学研究环节和程序,完善科学研究的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法,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坚持以“党建+”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作风,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与一体的科学研究体系。支部要及时掌握科技前沿动态,加大对科学研究名师、名家的宣传力度,利用“三会一课”为基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给学生渗透前沿的科学研究知识与方法。
(五)学生党支部“党建+”引领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化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然走向衰落。学生党支部以党建为总龙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模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与传统文化高度融合,在网上开展“党的奇妙之旅”微课堂,在微信群中参观红色基地,利用重大纪念日契机和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利用学生每周没有课的时间以“三会一课”为载体,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参考文献:
[1]黄青青.高校学生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71-72.
[2]彭磊,李文超,陆地.打造“5P”工作模式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2019,06:82-84.
作者简介:杨日映(1991.06-),女,汉族,湖南,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长沙市,410125,硕士研究生,讲师,思想政治教育。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