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西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2017.012-2018.12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两组护理模式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与康复护理组(予以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相较于常规护理,应用康复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更好,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内科;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引言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堵塞或者脑血管破裂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脑组织损伤。目前临床对于脑卒中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即便抢救成功,患者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致残率高达80%以上。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主要体现在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关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采用长时间的康复锻炼来不断恢复运动功能,在该过程中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60例患有脑卒中疾病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12-2018.12月,由于两组患者护理模式不一致,故将其分成常规护理组(n=30)与康复护理组(n=30)。常规护理组:男18例,女12例,均龄为(51.5±3.6)岁;康复护理组:男16例,女14例,均龄为(52.3±2.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与对比。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内容包括用药干预、饮食干预、基础护理、口头健康宣教等。康复护理组:实施康复护理,主要措施如下:(1)向患者介绍康复护理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后应该对患者的疾病知识和康复护理知识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基于患者对疾病知识和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充分考虑患者的性格特点和文化背景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患者开展相关知识的讲解,由于多数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发病之后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详细耐心,并且反复多次进行讲解,来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以及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心理护理:患者长时间的患病,其心理会承受极大的压力,逐渐失去对治疗的信心和生活的向往;患者家属在这期间,也会由于各种因素受到极大的影响,一旦家属的情绪出现问题,更容易影响患者,因此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向其讲述既往疾病治疗成功的案例,同时也可以邀请以往治疗较好患者现身说法,让其与患者沟通,继而提升患者疾病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交流,掌握患者内心情绪变化,继而做好患者心理护理。(3)生活能力锻炼,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生活能力锻炼方案,具体包括锻炼患者的穿衣、吃饭、大小便以及上下床等基本的生活能力,通过这些生活能力的锻炼一方面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让患者感受到希望,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息和勇气。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基于患者的性格特征以及个人喜好,帮助患者合理安排各项其他锻炼内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外护理人员对于由语言障碍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有效刺激,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
1.3统计学分析
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χ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护理组(n=30):无效7例,占比率为23.3%;有效11例,占比率为36.7%;显效12例,占比率为40.0%;总有效例数为23例,总有效率为76.7%。
康复护理组:无效1例,占比率为3.3%;有效13例,占比率为43.3%;显效16例,占比率为53.3%;总有效例数为29例,总有效率为93.7%。
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6.7%,其中x2值为5.1923,P值为0.0226,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主要原因就是其脑部血管出现突发性的破裂或血管由于出现堵塞等问题造成脑组织损伤,其主要的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群体,其不仅发病突然,且后续造成的残疾率以及死亡率较高。
导致患者病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椎动脉或颈内动脉闭塞和狭窄,且男性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与女性相比更高,严重的甚至直接造成患者死亡。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脑卒中目前已经成为患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同时更是导致我国成年人出现残疾的重要原因。目前康复医学在脑卒中疾病护理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且该种方法对于降低患者病残率有着促进作用。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有效促进患者出现障碍的功能恢复正常,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等,进一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而在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可以促进缺损的神经功能早期恢复,进而改善其后期生活质量。而康复护理还会让患者对自己的预后有一定信心,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点滴,不断提高自身锻炼的积极性,进而获得更好地依从性,与护士形成积极的协同干预,对护士的满意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中采用脑卒中康复护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惠月.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護理体会与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2):71.
[2]李秋梅,张利.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18):152.
[3]郭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128-129.
(洛南县县医院 陕西商洛 7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