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娟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临床治愈率的影响。方法:选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治愈率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种类之一,患者会出现四肢麻木和吞咽功能障碍等情况,急性脑梗死在临床医学中非常普遍,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早期康复治疗是通过早期干预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促使患者整体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1]。基于此,本文对我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接受临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5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20.12±5.33)岁;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2.2±4.5)岁。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进行护理方案。观察组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具体内容为:首先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积极锻炼四肢并移动自己的关节,使用健康的四肢来协助受伤部位运动,防止健康四肢的功能恶化,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培训患者及时坐立,第一次训练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角度,当坐立训练后,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站立活动,指导患者站在床边锻炼自己上肢和下肢,当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后,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尝试原始四处走走,直到可以上下楼梯。其次,对于失语症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口头演示对患者进行声音刺激,提醒患者家属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难以进食和吞咽,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缓慢吞咽,并禁止吸烟和饮酒。最后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鼓励患者,及时分析患者精神状态,在早期康复护理中促进患者恢复。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愈率包括完全治愈:症状消失,患者可以照顾自己;效果一般:基本能够自理;无效:症状不变或病情恶化。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统计软件,用于测量数据x±s表示,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 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随着疾病的进展,会逐渐出现缺血缺氧性病变和脑组织坏死等情况,如果急性脑梗死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一些严重后遗症。目前,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控制血压和吸氧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大脑微循环,减少脑部伤害,然而,大多数患者在疾病发作后会出现瘫痪或卧床不起的情况,因此,容易出现肢体痉挛,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等。早期康复护理主要是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康复训练,例如上肢伸展和屈曲等,可改善预后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是及早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期间,可以提高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患者家庭的宣传工作[2]。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长期行走不便影响下,会导致身体活动能力下降,常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药物或手术进行治疗,有效改善大脑微循环,减少脑损伤,尽管这些治疗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生活,但如果患者的预后不佳就会影响整体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应用早期康复可以加速患者病情的恢复,促使患者日常正常生活能力可以恢复,所以值得应用和推广。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及早对患者进行康复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早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能够缩短患者的康复期,促使患者进一步恢复。
参考文献
[1]冯瑞雪.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早期康复运动疗法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05):60-61.
[2]赖彩琼.早期神经康复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14):30-36.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