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冬青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加强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语文学习不应受到课堂的限制,学生需要在广阔的生活中不断感悟语文,阅读更是如此,课内阅读虽然可以做到精读、细读,但阅读量远远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因此,面对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衔接不足的问题,语文教师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手段,为小学生打开阅读视野。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393
引言
所谓课内外阅读衔接,就是以课内阅读文本的某特征为纽带,延伸、拓展课外的阅读文本,以弥补语文教材文本数量少、题材狭窄等不足,进而起到拓展学生阅读面的作用。但是,课内外阅读衔接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一、多角度提问,提高课内外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时,首先要让学生厘清故事内容的逻辑和发生时间,让学生对原故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学生对阅读材料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提问。[2]例如原故事发生于古代,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若将这个故事搬到现代,能否顺利进行,或者说现代的社会环境对于这个故事的发生有哪些阻碍和影响,是否会引导这个故事向另一种结局发展变化。
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外阅读中比较著名的《皇帝的新装》一文,很多学生很早就接触过这篇文章,对于这篇文章的内容耳熟能详,但是由于目前学生的知识还未达到一定的深度,仅仅是把这篇经典文章看作一篇比较精彩的童话故事,对此教师在向学生进行《皇帝的新装》的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大家明明看到皇帝没穿衣服却都没有揭穿”“裁缝为什么可以骗过所有人”“从这篇文章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吗”等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当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说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可以针对这一观点让每位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让学生自己去写出这四位角色对新衣的看法。在学生上交读后感后,老师通过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一定的修改和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个故事,懂得这个故事不是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其带有的讽刺意味更令人深思。当学生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后,学生在进行其他语文课外阅读时,就能从更多角度去看待和理解这个故事,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二、结合课内知识,延伸课外内容
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否充分理解阅读内容是衡量阅读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借助相似内容的相互衔接,是促进学生充分理解阅读内容的关键和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结合课内知识,通过延伸课外内容的方式,寻找不同内容之间的衔接点,在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使学生有效理解阅读内容。
如教学语文《古诗二首》时,教师可先引入黄鹤楼这一著名景点,并结合《登黄鹤楼》这首诗,用多媒体播放黄鹤楼的景象,然后推荐一些有关黄鹤楼的课外书,包括《黄鹤楼的传说》等,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自主阅读,自主研究,并在读完后写下读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展示黄鹤楼中的一些书法作品,并顺势引导学生了解书法作品中的字体和书法名人,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向往黄鹤楼的景观和书籍。再如教学《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从曹冲的人物关系入手,细化讲解课文中的人物,包括曹操等。通过父子衔接的方式,稍微介绍曹操,进而引出东汉末年的三国,引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延伸课外阅读内容。这种方式是通过课文中的单一情境,引出更大的阅读环境,是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利用多媒体等技术为学生创造学习氛围也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理解、感悟,逐渐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利用网络进行课内外阅读
现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阅读的形式千变万化,学生阅读不仅仅只依赖于纸质书籍,还可以通过网络电子书等的形式来进行阅读。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小学生面对枯燥的文字容易失去耐性,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阅读的书籍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令小学生更加有激情地去学习。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网络阅读软件,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上进行课外阅读。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把玩游戏的时间变成阅读的时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
例如,在教材《太阳》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在上课前播放一些关于太阳的传说的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展示来代替枯燥无味的文字叙述,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课本所讲述的内容。教师课后在线上给学生发表阅读任务,让他们在网络上搜索与“太阳”“月亮”有关的读物,通过网络进行多方面的阅读,摆脱纸质书本的厚重。通过电子书阅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利用网络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能投入课内阅读,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线上阅读,让他们将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阅读教育的实施。
四、搭建学生交流平台,最大化课内外阅读成果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虽然阅读是一种主观活动,但是对于阅读经验尚不丰富的小学生来说,同龄人间的讨论交流尤为重要,在分享观点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了解到新的书籍信息,还可以从他人的角度获取新的阅读思路。因此,在衔接课内外阅读时,语文教师需多扮演组织者的角色,搭建学生交流平台,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例如,在搭建交流平台时,语文教师可以任选讲、展、赛等形式,使学生通过讲述、展评与竞赛更加了解自己的阅读成果。首先,讲述可以采用读书汇报会、阅读心得交流会与故事会的形式开展,这时学生需要事先整理好自己的阅读成果,以阅读内容为依据,重点介绍自己在衔接课内外阅读时的收获;其次,展评可以采用分享剪报、读书笔记与记录卡的形式开展,这时学生需要二次加工自己在衔接课内外阅读时的积累内容,将阅读成果中的精华内容展示出来;最后,竞赛可以采用知识竞赛、阅读量竞赛的方式开展,主要侧重长期效果,可以形成互相鼓励、良性竞争的气氛。通过这一系列的交流方式,农村小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的目标将更加明确,更容易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取得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内外阅读衔接是语文 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教师,应考 虑学生的内心诉求和發展需求,找到合 适的衔接点,为学生搭建起课内外阅读 的桥梁,让学生得到愉快的阅读体验, 同时得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于忻生.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0(04):54.
[2]董晓翠.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分析[J].教育观察,2019,8(42):117-118.
[3]徐伟.略论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123+134.
广西省南宁市隆安县乔建镇中心小学儒浩教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