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陈兵
摘要:物理是一门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分析现象并运用实验进行探究的自然学科,学习物理对学生现象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当前的教学背景来说,在中考的应试影响下,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会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机械式、重复性的练习,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丰富,想要提高每个学科的成绩,会有一定的压力。尤其是物理学科,抽象化的知识给学生带来不小的问题,难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所以,如何让初中物理教学更有效,成为教师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56
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了解,并能够实际运用到生活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构建有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愿望和目标。在当前,虽然大部分教师经过新课改的熏陶和学习,课堂教学的方式已经多样化,但是,依旧有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明显,学习效果低下等现状依旧频繁。这不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有效教学的构建。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物理有效的构建方式进行探讨。
一、创设趣味情境,引起学生注意
对于情境教学来说,情境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最为直观、生动的学习场景。在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是和物理有直接的联系,甚至是可以从物理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的发生原因和过程,如,汽车驾驶的过程、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等现象。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初中阶段的学生并不能想象其中的画面,难以理解其中的内容。而为学生带来直观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体验中,将自己的思维带入其中,在情境的引导下,对知识的进行理解和探究。既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了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例如,在学习物理知识“力”这一章节之前,教师可以生活现象作为对力学知识的导入,让学生培养出对力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加入到物理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在实验开展之前,教师先准备一个长弹簧,并将其中一头拿在手上,另一头垂直向下。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如果我松开弹簧,会发生什么事情?弹簧会不会立刻落地?”这样的具有趣味性的物理情境,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并思考教师提出的引入问题。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接着,为了验证实验,教师松开弹簧,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学生就会发现弹簧上端成自由落体状态,而下端会静止一段时间,当上端弹簧和下端弹簧接触后,整个弹簧才会落地。学生在惊讶之余,会询问教师这样的原因。最后,教师再开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经过趣味教学的引导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愿望更强,都会认真学习和记忆。
二、设计物理问题,引导探究活动
问题永远是学习知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问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深入进行探究,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爱因斯坦就说过,找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重要。这非常符合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以此,在物理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不断产生问题,不断探究问题,继而不断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物理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物理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压强”这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利用实验为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物理能力。在物理学习中,教师拿出一些道具,如,两打鸡蛋。然后,教师为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布置小组任务:怎样才能站到鸡蛋上面?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很多学生表示鸡蛋非常脆弱,不可以站到上面。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通过搜集资料、询问教师的方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通过为学生设计物理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组织实验环节,提高物理能力
在物理的学习中,实验环节具有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进行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猜测变为现实,是检测自己猜想是否准确的最有利证据。所以,开展物理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环节,让学生大胆猜测并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物理能力。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提高物理能力。在实验开展之前,教师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创新,让学生自制一个潜望镜。然后,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材料、制作方式。如,教师将纸盒、镜子、刀、尺等道具分给学生,让学生制作潜望镜。接着,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在小组内部相互讨论和学习。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都愿意进行实验活动。最后,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成果展示。运用这样的方式,有效发展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自愿接受知识、记忆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学习物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些内容。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有趣、轻松、活泼的学习课堂,真正将学生的思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这样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中培养自己的物理兴趣,让兴趣引导自己进行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提高自己的物理能力,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霜爽.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新课程(上),2012(2):177-178.
[2]叶文光.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4):69-70.
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