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俊
摘要:华岗作为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学遗产。而他对历史的研究范式和史学观念,从他的《古代历史三问题》中可以窥知一二。这是华岗带病给一名读者的回复,这种精神给予当代史学工作者以巨大启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求真”“致用”,在中国史学研究中留下了光辉的印记。
关键词:华岗;古代;历史观
Abstract:a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arxist historian, Hua Gang has made great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left precious historical heritage for later generations. His research paradigm and historical concept can be seen from his three problems of ancient history. This is a reply to a reader from Hua Gang’s illness. This spirit gives great enlightenment to contemporary historians. All his life, he pursued “truth seeking” and “application”, leaving a brilliant mark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Key words:Huagang; ancient times; historical view
一、主要观点和论述过程
(一)对问题一的主要观点和论述过程
问题一:所谓亚细亚生产方法,究竟具有怎样的特征?它在人类历史上,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
对于这个问题,华岗根据《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著作的内容得出亚细亚生产方法的特征包括(1)土地国有;(2)全国分成许多各自孤立的公社;(3)公社受着国家政权的统治——它们须向国家纳税——政权表现为专制政体的形态;(4)治水和其他公共事业的职任由国家承担。
在他看来,亚细亚生产方法的历史时代,并不是在国家出现之前,而是属于国家的历史时代的范畴,并且处于国家出现之后的四个历史时代之内。所谓亚细亚生产方法,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这样的阶段,即相当于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时代之东方的奴隶制的变种。创始者为给予一个有别于古希腊罗马的明白概念,遂称之为亚细亚的生产方法。华岗还认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亚细亚的和古代的生产方法,是相续而不是相并的”這种看法已然发生改变,我们不应该把它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他根据《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论商品的几句话,提出所谓“古代亚细亚的”和“古代的”生产方法,显然有着本质地同一的内容。
(二)对问题二的主要观点和论述过程
问题二: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和其他奴隶社会的差异如何?什么是家内奴隶制?什么是家内生产与市场生产?它们的区别怎样?
华岗认为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发展得是最为成熟和最典型,而除此之外的奴隶社会发展得要低一些,特别是亚洲各国,由于出现了上文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法,使他们的奴隶制显得有些畸形。
奴隶制在历史上,有着父家长制的、家内制等多种具体形态。所谓家内奴隶,是由父家长制的奴隶演进到纯奴隶制时期出现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奴隶,一部分则以家内奴隶的形态成为奢侈奴隶,后来东洋的家内奴隶制也是围绕奢侈奴隶和生产奴隶来说的。
而对于家内生产和市场生产概念以及区别的问题,华岗并未在文中给出明确的回复。
(三)对问题三的主要观点和论述过程
问题三:阿比西尼亚由奴隶社会沦为殖民地的地位,那么他的生产方法会有怎样的改变?
阿比西尼亚在被意大利法西斯占领,由奴隶社会沦为殖民地后,它的生产也从原来的半独立状态转变为完全附庸的殖民地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阿比西尼亚的生产方法逐渐向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转变。这是因为阿比西尼亚地区存在着广泛的人民游击战争,对侵略者进行了持续而顽强的抵抗,再加上意大利法西斯经济本身的脆弱不堪,所以在它占领阿比西尼亚之后,并没有足够的能力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去开发阿比西尼亚的经济。而阿比西尼亚原有的农业生产水准,也因为受到侵略和剥削陷入一蹶不振的困境。好在阿比西尼亚抓住了时机,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入了民主同盟,坚持进行人民游击战争,驱逐了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势力,争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后,阿比西尼亚开始使用新的生产方法去改革旧生产方法,以提高它的生产力。生产方法由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生产方法逐渐向更高水平的生产方法转变。
二、 对文中观点的解读
(一)对问题一观点的解读
华岗坚持历史主义史学方法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历史背景,不能将事物孤立开来研究。他认为亚细亚生产方法的历史时代,是在国家出现之后的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现代社会主义制时代之中,这是因为他根据多本著作总结归纳出亚细亚生产方法的四大特征是国家才会有的。那么究竟亚细亚生产方法属于哪个时代呢?华岗根据四大特征,运用排除法得出它属于奴隶制时代,但它又与奴隶制时代的正常的生产形态不同。这里华岗将其形象地比作古代东洋奴制度的“变种”,让冗杂的语言简明化,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接着他反驳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认为亚细亚和古代生产方法是相续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已经过时,根据《资本论》提出亚细亚的生产方法和古代的生产方法本质内容是相同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华岗认为两者应该是相并的关系。这表现了作为史学家的华岗不盲目随大流,有勇气用根据新事物所得出的新结论,来代替已经过时的旧结论的精神。
(二)对问题二观点的解读
华岗认为在历史的研究中“不仅要从多样性的具体历史中找出一般法则,而且还要从其一般性中,辩证地去认识其特殊性” [1],只有辩证把握特殊性和一般性,才能了解历史之真相。华岗通过比较东西方的社会背景,阐述了古希腊罗马和亚洲国家奴隶制发展水平不同的原因。之所以奴隶制在古希腊罗马发展得最为典型,是由于原始氏族组织和农业公社的解体与私有财产、交换和货币经济的发展,由于因战争和夺取俘虏群而引起的廉价奴隶劳动的增长,也由于因此而促成的农村经济地域的扩大。而其他国家尤其是像亚洲各国的奴隶社会,则比较起来要发展得低些,这是因为农村公社的存留,以及土地国有的变态存在,阻滞了在农业经济内奴隶制大地产和在手工业中大的奴隶作坊的发展,出现了东洋奴隶制的特殊性,即所谓亚细亚生产方法。虽然亚洲国家出现了像亚细亚这样的生产方式,但它依旧符合奴隶制的本质规律性,即奴隶主对奴隶的绝对支配。而在论述家内奴隶制概念时,华岗从不同形态的奴隶制入手,先讲了家内奴隶制的最初形态——父家长奴隶制,通过了解来龙去脉的方式,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概念。
(三)对问题三观点的解读
众所周知,对外殖民扩张、掠夺资源和抢夺国际市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这种本性,决定了西方资产阶级必然将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世界,按照自己的面目塑造世界的模样,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西方列强用各种野蛮的掠夺方式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世界传播,以实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全世界的征服和控制。而华岗认为阿比西尼亚是个特例,尽管它在被意大利法西斯占领后经济沦为完全附庸的状态,但是由于当地广泛人民战争的存在,脆弱的法西斯经济并未能实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入侵。在经过艰苦卓绝的解放运动后,阿比西尼亚取得了民族独立,进而进行了生产方法的改革。与许多被侵略国家不同的是,阿比西尼亚不是被迫改变生产方法的,而是主动地革新旧的生产方法以谋求生产力的更快发展。
三、对当下的启示
(一)史学研究者应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具有学习意识
历史学是一门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学科,历史科目包括内容特别广泛,一定时期的历史就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史学工作者最要讲素养,因为历史学科是讲求积累的学问,如果积累不到一定程度的话,是没有发言权的。因此,历史工作者应多读书,要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懂地理”。不能把自己锁进封闭世界里,与世隔绝,而应该关心现实,关心人类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对现实的了解和关注,是史学研究者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
从华岗在《古代历史三问题》中给读者的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论述所谓亚细亚生产方法的特征时,综合概括了《资本论》、《反杜林论》、《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中国印度论》等著作中的意见,归纳出四大特征;对于亚细亚的和古代的生产方法关系的问题又从《资本论》中得到启发,提出两者是相并而不是相续的观点。史学工作者也应当像华岗一般有着广博的知识储备,崇尚学习意识。
(二)史学研究者应有独立的思想见解,具有批判精神
在史学工作上,是没有绝对权威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的。所以,历史学家对任何已有的学术结论,对肯定其合理部分的同时,也要保持独立的见解,对自己认为不合理的部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要有批判精神,勇于挑战权威。批判精神是历史学家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只会照搬西方的模式 ,照抄经典作家的现成结论,只讲共性,不讲个性,其实大谬不然。”[2]在对社会历史及发展规律的探求上,华岗保持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见解。正如他文中所说“一个严整(待考)的科学家应该随时根据客观事物的新发现,来检证和改变自己的旧观点,有勇气用根据新事物所得出的新结论,來代替已经过时的旧结论。当然,这种改变决不能是无原则的,任意的,而必须要有充分的客观事物作根据”。华岗在学习其他史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亚细亚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传统的看法进行了一定的批判。这种精神值得所有史学工作者向他学习。
(三)史学研究者应有一丝不苟的决心,具有严谨态度
所谓严谨,就是对史学工作严肃谨慎,追求完美,切不可想当然。所谓一丝不苟就是要做到认真细致,提出的任何论断都要有依据。史学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地揭示历史的真相,总结经验教训,为现实社会服务。
华岗在《古代历史三问题》中对读者的答复并不是想当然的,他做到了字字有据,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观点下都有着众多著作的强大支撑。对于“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和其他奴隶社会的差异”这个问题,华岗并未单单只给出一个答案,而是从两者的社会背景出发,给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对于“阿比西尼亚由奴隶社会沦为殖民地的地位,生产方法会有怎样的改变”这个问题,华岗认识到了阿比西尼亚国家的特殊性——人民游击战争广泛,将它和一般殖民地区分开来,提出了更为合理的观点。
四、简要总结
作为一名20世纪的史学家,华岗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唯有辩证地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方可复现各民族历史之具体的内容。在历史研究的方法上,他坚持历史主义史学方法论,主张从事物的历史背景出发进行考察,坚决反对捏造、歪曲历史的行为,致力于还原历史真实面目,让历史记载愈接近历史本身,愈接近历史科学,为20世纪史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他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学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充实知识储备;面对权威时不能一味顺从,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史学工作时要认真细致,做到有理有据,尊重历史真相。
华岗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重视史学求真的科学品质,用自己的一生,追求真理,服务人民。这是值得所有史学工作者学习的,也是值得所有人尊重与敬佩的。
参考文献:
[1]华岗:《社会发展史纲》,第 27 页.
[2]陈其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第 93 页.
衢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