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珊
摘要: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如果依靠课堂进行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局限性比较大。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且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如何合理有效的运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练习呢?
关键词:英语;网络;资源;听说;训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284
小学英语学习,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包括英语听说、认读、书写等,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如果依靠课堂进行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局限性比较大。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且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如何合理有效的运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练习呢?在使用一起作业网这个资源进行练习的实践当中,我是怎么样开展的呢?
一、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听说练习的优势
首先,网络资源中的听力训练,可以即时对学生的听力作出评价,对发音不准的词汇、句型进行纠正,对发音标准的同学作出不同等级的个性化评价,学生收到及时的反馈,会强化学习的兴趣,增强练习的动力。其次,网络中的听力训练题型设计梯度性强,例如课文的听力练习,分为跟读、朗诵、背诵。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难度的训练,兼顾了学生的不同水平与学习能力。而且,听力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从字母到词汇,句型到对话到篇章,这些内容都包含在内,通过听选、听辨、听说、听做、听配音、听忆做等不同的题型,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好网络资源,进行长期坚持的听说训练,学生英语语感、口语表达、听力能力定能取得理想效果。
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听说练习布置的题型搭配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进行练习布置的时候,教师需要进行筛选和搭配。布置听力训练的时候,针对新课的内容和课型,布置相对应的训练题型,同时搭配一些拓展题型。例如: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3 My weekend plan,学习了词汇课之后,我布置听力训练的题型有词汇跟读、听音选词、看图选词,这些都是对词汇的强化训练,另外,我又布置了5到练习题和配音练习。这样的搭配,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学生学习的单词并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复习、呈现和巩固。
三、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听说练习的时间配置
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听说练习,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练习时间的设置。首先,现在孩子的作业量已经很重,教师这些听说练习,每天进行,安排15分钟左右即可。其次,孩子面对手机、电脑设备,时间过长会影响视力,因此需要设置。另外,为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练习时间也不宜过长。最理想的时间设置是:上学时间,每天布置10分钟左右的练习,周末时间时间可以调整为每天30分钟。
四、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听说练习的拓展
网络资源的一大好处就是资源丰富,利用大家的智慧进行资源的分享,同时,网络反馈可以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个体不同、针对个体进行指导。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充分发挥该资源,进行个性化听说练习的拓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满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绘本进行拓展,也可以进行绘本的配音、复述、仿写的练习。对于学有所得的学生,可以通过布置简易的绘本进行阅读、跟读、复述等进行拓展。对于学有难得的学生,进行一些趣味练习、简易绘本的阅读、观看、感知、配音跟读等进行拓展。
五、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听说练习的注意事项
1.充分发挥家长的引导监督作用,避免学生以学习为由,在网上随意浏览不健康的内容,或者玩网络游戏,避免学生长时间使用网络。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自控能力。网络时代,孩子如果一点也不接触网络是不实际的,家长在孩子使用网络的时候,时刻紧盯着也是不实际的。培养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很重要。例如设定网络使用时间、进行网络使用前的约定,认真执行约定进行奖励,违反约定则禁止一段时间内不可以使用网络,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习惯。
3.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听力、听说方面的练习,要通过反馈进行及时的更正与改进。网络资源提供了个性化的指导,就要将这种反馈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化的功能,这样,学生才会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与提高。
4.教师通过及时查阅学生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与激励。学生学习会出现倦怠,教师在学校教育的时间里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整,加强这种网络资源运用效果的关注与跟进。只有及时跟进才可以更好的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六、结束语
现代社会,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学习的其中一种方式,教师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把传统课堂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平台的作用,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全方位提高。对应英语学习而言,听说、听力训练借助这些资源与平台,效果肯定会更好。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加强跟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网络资源助力教师的课堂教學,助力学生的学习,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2年版。
【2】 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英语[M]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01.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桂城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