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玲
摘要: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让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并且在将来成年后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在幼儿阶段就加强对儿童日常优良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塑造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将就如何有效培养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常规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常规;培养指导
通常来说,幼儿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前一般都要先在幼儿园体验学校氛围并学习一些基础常识为进入小学做铺垫。而幼儿园在幼儿的学习生涯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幼儿养成基础的生活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基本技能。那么如何保证幼儿园能够切实有效地在其职责范围内培养好幼儿一日的生活常规,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教授生活技能,提高幼儿基本生活能力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衣食住行基本都是由父母代办,穿衣、洗漱、吃饭乃至娱乐,都是需要父母长辈陪护在身边才能办到。然而在进入小学教育之后,老师大多教授的都是书本理论知识和人生观、世界观等价值观念的塑造,对幼儿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关注得较少。因此,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培养基本生活能力、学习基础生活技能的重要阶段。
幼儿园老师在帮助幼儿培养基本生活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幼儿在刚进入幼儿园时其基本生活能力近乎为零,特别是在幼儿园逐渐低龄化的当下,这就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地细心照料。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对幼儿常规生活的照料和指导应当是有标准有界限的,毕竟幼儿是来学习如何培养自己的生活能力而不是单纯换个地方享受别人对他的照顾。
但确实存在有些家长爱子心切,不但二十四小时时刻关注幼儿园监控,还要时不时还要给老师打电话讯问自家孩子在园内的生活情况,这着实为幼儿园的管理强加了不少额外的成本。然而,一辈子呆在鸟笼里的金丝雀是学不会飞翔的,家长若想要孩子能够具备将来步入社会所必须的生存技能,就必须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在教室同学的帮助下,学会独立。同样,幼师也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励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例如,老师可以采取鼓励奖励机制,为幼儿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学会自己穿衣、自己刷牙、自己吃饭等生活能力,再在后面加上学习期限,诸如一星期、三星期、一个月等。将每个幼儿目标制作成表格张贴在教室黑板旁,当有幼儿达成目标后就在相应学生的名字后贴上一朵大红花以示奖励。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培养基本生活能力的兴趣,又可以在班内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二、教授理论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除了基本生活能力之外,还有一点对幼儿的常规生活同样十分重要,那就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众所周知,幼儿时期的儿童自身免疫力较差,属于疾病多发期,更别说是在人员密集,流动量大的幼儿园内。但是长期让幼儿呆在家中不与同龄人接触也不是可取之法,所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呵护幼儿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要达到这一点,就不但需要老师身体力行知道他们如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还需要老师从理论知识出发,让幼儿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再去基于理解的层面上学习和实践。所以首先,老师要借助书本教材或其他一切可用的媒介向幼儿介绍注重卫生的好处,比如通过介绍细菌的传播途径是眼鼻口耳来让幼儿知道“病从口入”的含义,从而知道不能把所有东西都放到嘴里,也不能随便在室外揉眼睛。
再比如,老师还可以通过播放手部细菌在流水状态下的示意图来让幼儿了解常洗手的重要性和洗手的正确方式。但要注意的是,幼儿大多对某件事情的注意力不强,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上,所以老师在教授上述理论知识时要注意甄选教授材料,不要挑选那些内容太过饱满,较为枯燥的书本,最好是采用文图并茂、文字简短有力的画册、书籍等。
或者老师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采用简单易懂的动画视频资料进行教学,只是在阅览时一定要注意甄别和挑选。有能力的老师也可以通过自己对幼儿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教学环境的把握自己制作类似的教学视频。
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老师的言传身教。因为幼儿阶段的孩童尚未有明确的对错是非观念,但模仿意识很强,经常不自觉地就开始模仿身边人的一举一动,而老师又是在这个幼儿的习惯养成上扮演者重要角色的人,所以老师的以身作则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影响重大。
三、提高社交技能,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大多数人选择将幼儿送入幼儿园进行学习而不是让其呆在家中让家长教学或者单独进行线上学习,其主要原因就是幼儿园能为幼儿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要知道,人类是群居动物,任何一个人的生存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存在,人类社会也是由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构成的,要想能够在人类社会游刃有余地生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而幼儿园就是幼儿最早开始学习掌握社交能力的场合。
在幼儿园里,幼儿不但能接触到帮助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老师,还能接触到与自己同龄的,个性迥异的伙伴,这些都是幼儿独自在家中学习所无法获取的。同时,幼儿还可以在与同学老师的接触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培养各种优良品德,如乐于助人、热情友善、诚信待人等。但同样的,就像上述提到的那样,幼儿因种种客观因素尚未形成完整正确的认知价值观,很难辨别一些复杂事情的对错,所以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如,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冲突在所难免,成年人尚且乃以避免一时情急的口角争斗,更别提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儿了。若在幼儿园内幼儿之间发生了口角争斗乃至打架事件,此时老师就应及时安抚好孩子之间的情绪,不要在第一时间就着急责骂惩罚孩子,而是先弄清状况。在问清事情缘由之后再告诉小朋友人际交往中以和为贵的道理,在他们心中埋下慎行的种子,教导孩子不要冲动行事,最后再教授给幼儿一些日常的社交技能,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在帮助幼儿培养其社交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规则的制定极大的减轻了社会管理的运行的负担,因而合理地遵守规则秩序同样十分重要,幼儿园中规则的合理制定和运行有利于幼儿提早适应规则社会。老师在平常与小朋友的相处中就应加深幼儿心中的规则意识,在幼儿心中立起规则秩序的天平,要使幼儿在自身欲求的诱惑面前仍能谨记规则的限制,为日后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打下基础。
同时,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要需要家校两方的共同配合,幼儿园方为幼儿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指导帮助的老师、同学,家庭方面则需要做好幼儿的思想工作,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帮助其各项生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最后,综上所述,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需要我们从基本生活能力、良好卫生习惯和社交技能以及规则意识等方面着手,要知道生活常规的养成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循序渐进分层着手才是最优选,只要这样才能促成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早日实现。
參考文献:
[1]艾瑞雪.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20,9(40):58-60.
[2]徐婷.一日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5):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