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

2021-09-10 07:22:44梅兰竹
红豆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渗透德育

梅兰竹

【摘要】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当前的教育中不仅注重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求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教师开展德育教学的载体,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引导,更需要注重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生活

前言: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无法采取理智的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将来更好的投入到祖国的建设打好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渗透,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全面型的发展人才。文章主要探究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为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构建课堂教学情境,传导学生规范行为

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讲授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但是如果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为学生创造思考学习情境,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细节,确保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中,进行理解学习,还需要通过课堂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渗透德育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课堂教学和德育双重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读懂彼此的心”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想在生活中是否与父母之间发生过矛盾。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内心的想法和父母之间有怎样的差异,通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学生就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只有与父母之间和谐相处,父母和孩子之间彼此内心真实的想法,才可以自然而然的对孩子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

二、采取科学合理方法,进行德育知识渗透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教师可以开展体验式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进行学生身心特点发展规律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上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知识的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公共生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公共生活,在学校我们一个班集体中的生活是属于公共生活,在家庭中与自己的父母外出逛商场、逛公园,也是参与公共生活,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怎样的行为举止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探究讨论的学习氛围当中开展教学。带领学生用心感悟,体验生活当中的具体情境,才能更好的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也可以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积极保护公共生活当中的设施设备,并且做到礼貌待人。

三、运用媒体开展教学,广泛认识德育知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生活场景,诱导学生感悟生活当中的道德与法治。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氛围,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学生能够入情入景的进行知识的学习,进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不同公共场所中的相关秩序条文准则,让学生认识到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公共秩序是无处不在的,只有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因此在班集体当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属于自己班集体的公共秩序,这样学生会自觉遵守班集体的相关公共秩序。

四、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加强学生道德培养

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因为道德与法治本身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最终学生也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把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具体行为让学生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评判自身的行为。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活力,让学生从思想方面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教学“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选择课外课余生活的情况展开论述。通过学生的表达交流,就会发现很多孩子的课余生活是由父母来决定的,其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余生活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存在差距的时候,可以通过沟通交流,选择自己乐于参加的课余生活。

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善于采取创新的教学思维,为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他们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认识到在理论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与实践中磨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引导之下不断强化自己的道德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学习素养。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发展中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献:

[1]赵桂丽.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J].语文课内外,2021(14):271.

[2]侯燕.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J].中外交流,2021,28(1):1026.

[3]史国泰,孔海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J].中外交流,2021,28(1):613.

[4]鲍肖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魅力中国,2021(6):149-15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环球时报(2014-10-30)2014-10-30 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