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巴吉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在融媒体时代的影响下,民众获取信息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所以媒体记者也要积极转型,加速融入到融媒体中,以适应当今社会需求。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记者转型与定位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融媒体;媒体记者;转型;定位思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096
引言
融媒体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优势的新型媒体理念,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宣传和利益共融的媒体模式。传统媒体记者是实现新闻报道的一线工作者,为长远发展考虑,需要媒体记者进行多方面的革新。
一、融媒体时代下,记者转型与定位思考的重要性
(一)信息来源改变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渠道,更多的社会人群习惯于使用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所以媒体记者需要根据社会大众的变化进行调整,将新闻的展现形态和传播渠道加以改善,以迎合大众需求。因此,传统媒体记者必然要进行转型与定位思考。
(二)工作环境改变
在传统媒体中,记者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后台工作人员负责后期制作,这样的安排确实可以提高新闻质量,但却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受到融媒体的影响,要求新闻的报道必须高速高效。因此,这就要求媒体记者在对新闻采写的同时进行后期制作。换言之,现在的形势要求传统媒体记者必须进行转型与定位思考。
二、记者转型与定位思考的建议
(一)积极适应融媒体,提高技术水平
媒体记者要适应融媒体,首先要适应时代潮流,不断学习新媒体技术,熟练掌握视频编辑的各种技巧。其次,要学会多角度分析思考,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媒体记者要发挥各类型媒介的优势,拓宽思路,灵活的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实现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和及时性,从而提高融媒体技术水平。
(二)坚守职业准则的同时创新新闻形式
新闻专业主义是媒体记者的专业准则,要求媒体记者实事求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公平公正,担负起社会监督的职责。现如今新媒体平台信息更迭非常快,在没有专业监督的情况下,信息质量也没有很好的保障。所以这就要求媒体记者一一甄别,摒弃虚假不良的信息,发表形式新颖、公众关注的新闻。同时媒体记者需要融入融媒体中,运用新技术将新闻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比如2020年年初武汉爆发新冠疫情的期间,为了给武汉同胞加油打气,一位25岁的天津女孩創作了一幅名为《加油啊热干面,你一定会好起来的!》的各地美食为病中热干面加油打气的漫画。这种以卡通形象视角传递祝福的方式就非常有新意,而且还在无形中增强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因此,媒体记者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在多样的网络素材中取长补短,扩展思维,创新新闻形式,逐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三)加强运用融媒体,实现新闻报道途径的多样性
融媒体时代下,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媒体记者不断学习这些新技术,适应融媒体这种传播媒介多样化的媒体形式。除了原有专业技能要掌握牢固外,还要掌握各种传播媒介中的新技术、新模式,提高个人综合能力,进而不断提升新闻创作水平。例如媒体记者从各个中提炼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然后定位自己手中的新闻采访重点,再运用各种融媒体技术加以制作,以此博得关注。当然,媒体记者一定要注意制定采访任务,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的对新闻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挖掘新闻深度,使公众在观看新闻后沉思,进而自省自强。
(四)响应融媒体理念,着眼于用户、服务于用户
融媒体是一种数据库为中心,以用户和服务为基本点的创新理念。媒体记者要成功转型就要始终坚持从融媒体的基本点出发建立科学的工作模式。注意要坚持以新闻内容为本,通过主动发声、改进叙事技巧、增加社会大众认同感等方面加强新闻制作,从而不断提升媒体舆论引导力。例如,最近火热的新疆棉花事件,媒体记者火速进入新闻采写状态,积极与国内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对接,第一时间报道事件进展情况。先是报道国外品牌抵制新疆棉花,紧接着就是外交部门的积极回应,还有大型网络购物平台下架涉事品牌的商品、明星反对辱华而采取的一系列解约行动、各地群众抵制涉事品牌的呼声到现在的扒出幕后黑手。以社会各界的实际行动证明各自的爱国精神,赞扬他们在大是大非面的坚定立场,这使得社会大众对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实现了为用户服务的目标。
三、总结
随着融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改革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与定位思考也是必然趋势。所以媒体记者一定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融入到网络媒体平台中,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创作高质量、高标准的新闻作品,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汪阳.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的转型探析[J]. 记者观察,2020(35):64-65.
[2]张馨.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转型[J]. 传媒观察,2019(10):84-88.
青海省气象局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