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案例分析

2021-09-10 05:43赵铖铖
科技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因地制宜案例分析农村

赵铖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垃圾分类已经作为一种有效促进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重要措施。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对推进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淄博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研究,对临淄区两个实施较为成功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提供了一些因地制宜的创新性思路。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一定程度上讲,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具化体现,关乎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否建成,并决定了美丽中国的伟大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此作出过重要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其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相比,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特定性,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解决问题。

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开展背景和意义

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制度。目前,垃圾数量增加迅速,传统填埋方式处理空间不足,而采取清洁的焚烧方式普遍受到‘邻避’干扰,重要原因是没有普遍建立垃圾分类制度。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目前,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家住建厅于2017年,选取100个县(市、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并及时总结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并进行推广,以利于今后普遍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生活垃圾分类可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于缓解农村垃圾治理压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意义重大,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1]。

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因地制宜即“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合适的办法”,生活垃圾分类恰是一项需要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工作。在住建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求从各地实际出发,合理制定工作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搞“一刀切”[2]。

我国农村垃圾具有垃圾产生分布分散、垃圾成分随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明显、垃圾成分随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而变化的特点。且农村生活垃圾与城市生活垃圾相比,其含水率、低位热值、可燃物、可堆腐物及可回收物含量相对较低[3]。基于以上,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必须和当地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采用易于操作、经济可行的方式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 典型案例分析

3.1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

3.1.1敬仲镇基本情况及垃圾分类开展思路

敬仲镇位于临淄区北部,总面积60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3.5万人,是典型的农业镇。全镇年产农村生活垃圾约9000吨,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淄博市自2019年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以来,敬仲镇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以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坚持“逆向”思维,实施“终端倒推法”,先找准处理终端,依据现有处理能力倒推分类方法,围绕垃圾分类与处置高度匹配,对农村垃圾进行精准分类、精准投放、精准处置,强力推进“垃圾革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符合镇域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题,镇村环境面貌实现了从“干净”到“整洁”再到“美丽”的转变,全镇呈现出村村皆景、处处如画新风貌。

3.1.2敬仲镇生活垃圾分类具体做法

一是实施“终端倒推法”精准分类。通过对镇内企业摸底排查,确定淄博绿能新能源发电厂、齐福顺建筑垃圾处理加工厂、万竹生态循环产业园等作为垃圾处理终端。同时,逐一入户对农村生活垃级进行精准统计,统计出80种农村生活垃圾,从末端处理追溯前端分类,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实现处理闭环。如,中药残渣一般作为其他垃圾焚烧处理,但万竹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可通过简易加工制作成蚯蚓肥料再利用,中药残渣成为可降解的厨余垃圾。

二是创新“三导模式”精准投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难点在源头,在老百姓生活习惯的改变、垃圾投放习惯的改变,敬仲镇通过“入户指导、桶边督导、激励引导”三导模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深入人心。“入户指导”即每村成立10-15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定期对带着宣传手册来到村民家中,为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通过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指导的方式让生活垃圾分类走进千家万户。“桶边督导”即每村设立2-3名桶边督导员,随时对所管辖的垃圾分类亭中“四分类”垃圾桶进行二次分拣,并在早、中、晚三个垃圾投放高峰时间段进行蹲点式桶边督导,督促群众按照生活垃圾“四分类”进行准确投放。“激励引导”即每月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激励引导”活动。结合“五美家庭”评选、趣味问答、金秋桂花展、全民义务劳动日等平台活动,对垃圾分类优秀户进行适当物质奖励,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情。

3.1.3经验启示

注重科学谋划是前提。敬仲镇先拿出两个月时间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全面摸清镇域垃圾种类、收运流程、处置办法后,提出“终端倒推”处理思路,合理确定实施路径。比如,南方很多地区对厨余垃圾实行“堆肥”,而北方地区使用这一办法却很不成功,敬仲镇则放弃“堆肥”方式,充分结合本地企业实现垃圾分类与处置高度匹配。以終端处理能力倒逼源头分类,打通了垃圾处置全链体系,建立了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闭环系统。

群众广泛参与是基础。垃圾分类看似围着垃圾转,实质是群众思想认同、形成自觉的过程。敬仲镇把推动群众习惯养成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广泛宣传、“三导模式”、纳入村规民的等方式,广泛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推动实现了广大群众从“要我分类”向“我要分类”的理念转变。

3.2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

3.2.1凤凰镇基本情况及垃圾分类开展思路

临淄区凤凰镇由三个乡镇合并而来,占地104平方公里,占全区近六分之一,面积大、地域广、企业多,多年来,垃圾桶内各类垃圾混杂、臭气熏天,所有农户都抵触垃圾桶放在自家门前,所以就有了垃圾桶集中堆放村口,造成垃圾围村;同时因为丢放垃圾距离远,随处倾倒丢弃垃圾的问题随处可见,造成垃圾遍地。自全市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以来,环境综合整治压力空前,对于凤凰镇来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一大难题就是“垃圾桶”。凤凰镇部分村历史上就有上门收集垃圾的习惯,通过实地考察、论证座谈的方式,结合镇域实情创新性提出“垃圾上门收集、全域消灭垃圾桶、实施垃圾分类”的工作模式,从根源上铲除环境顽疾,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垃圾分类的“凤凰新路径”。

3.2.2凤凰镇生活垃圾分类具体做法

一是科学决策快部署,示范引领全带动。2020年4月,选取村班子基础好的东申村、西刘村等第一批试点开展垃圾上门收集,统一思想,理顺机制,迈出垃圾上门收集第一步。结合垃圾上门收集,同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实现5类农村垃圾的源头治理,即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垃圾上门收集、日产日清;可回收垃圾,协议化变卖处理;农业生产垃圾(树枝等)、有害垃圾、专业垃圾(建筑垃圾等),预约镇环卫所,由第三方公司上门收集、分类处理,切实根治各类垃圾在镇域内肆意“搬家”问题。东申村、西刘村取得试点成功后,2020年5-11月,凤凰镇党委政府先后分3个阶段实现了全镇52个村(不含4个楼区)垃圾上门收集全覆盖,彻底消灭“农村垃圾桶”,聚力打造契合农村实际的垃圾分类“凤凰模式”。

二是网格管理严落实。按照“源头初分+分类收集”模式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第一次分类由村民在家中进行,按照“有害”和“无害”标准将生活垃圾简单分为两类。第二次分类由保洁员上门收集,保洁员每天1-2次、定时定点到村民家中将无害垃圾按照“能卖”“不能卖”标准分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这种方法不仅降低了垃圾分类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农户参与度,还通过保洁员现场检查农户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做到“宣传在点位、检查在点位、落实在点位”,推动垃圾分类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普及。充分参考村庄人口、绿化面积等因素,为各村配足保洁员,由村集体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村域范围内垃圾收集分类、环境卫生治理、绿化打药修剪等全面工作。推动各村实行垃圾收集分类网格化管理,“村班子成员+保洁员”包建村域网格,对垃圾收集、分类效果实施积分化管理。

三是拓展服务求实效。聚焦企业、闲散院落等经营业户生活垃圾处理难问题,以刘地村为试点,延伸服务触角,依托村集体保洁队伍、设施,与村域内经营业户签订服务协议,每天1—2次实行垃圾上门收集,同步分类处理,所收取服务费用纳入村集体账目管理,主要用于补贴保洁员待遇、购置环卫设施及村内环境整治。截至目前,全镇256家企业、闲散院落业户与村集体达成合作意向,打通了村庄全域垃圾收集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实现了村域范围内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全覆盖。

3.2.3经验启示

农村垃圾收集分类要广泛宣传发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沿袭多年的治理难题,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转变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的正向引导。根据本地区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全面抓好落实,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村庄人居环境的切实改善,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实现村民对垃圾收集分类的工作的反作用力。

农村垃圾收集分类要实现关口前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单纯通过宣传引导,实现有序治理的过程将变得十分漫长,而实施垃圾上门收集,将垃圾分类的关口前移到群众的家门口,让垃圾收集员承担其垃圾分类宣传员的职责,通过日复一日的常态化工作,实现了对村民垃圾分类的上门服务、“一对一”指导,也就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快速推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結论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工作,推行农村垃圾分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以从当地的风土人情、管理模式及服务企业等多方面入手考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建立长效机制。同时,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坚定支持引导,通过统筹谋划实施方案,增强工作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落实奖励补助政策,提高基层农村推动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工作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实行一线工作法加以解决,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有效运行,从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善向好。

参考文献

[1]姜利娜,赵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模式比较与政策启示——以北京市4个生态涵养区的治理案例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20(02):16-33

[2].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Z].2020-11-30.

[3]胡洋,仲璐,王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现状和问题浅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9(06):64-67

猜你喜欢
因地制宜案例分析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