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慧
尽管还没正式出梅,但炎炎烈日下,三伏天已然给人即将临近的感觉。
三伏天这个概念,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了。在《史记》里,太史公就记录有“秦德公二年初伏”的文字,可见在战国时期就有三伏,即初伏、中伏、末伏的说法了。
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因此按照规则,2021年的初伏是7月11日开始,之后温度会持续性的增高,出现极热的三伏天气。
当人文历史悠久的苏州遇到三伏天时,又会创造出怎样的习俗呢?在姑苏区双塔街道百步街社区,居民们就回味了一番老苏州们的三伏天习俗。
制冰,“水晶鲜果”酸甜雅致
古时,苏州人把冰块储藏在地窖里,挑着担沿街叫卖,称为卖“凉冰”。有的将杨梅、桃子、花红等放在冰块里,民间叫“冰杨梅”“冰桃子”。蔡云《吴歈》记录:“初庚梅断忽三庚,九九难消暑气蒸。何事伏天钱好赚,担夫挥汗卖凉冰。”端起一碗晶莹剔透的杨梅冰、桃子冰,尝上一口,冰凉又酸甜。“小时候一到夏天,听着树上的知了声,坐在藤椅上,吃上一碗冻过的水果,正是最惬意的事。” 90后社区工作者王亦蕊说。
品茶,芬芳滋味内藏清凉
每逄三伏,古人以清凉饮料避暑,并举行相应的风俗活动,如“饮酒避恶”等。据《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 说的就是饮酒聚会。但茶是更好的解暑饮品。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一杯热茶喝下去虽会出一些汗,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清凉。
清代,苏州的茶坊在三伏天里会用金银花和菊花做成饮品,叫做“双花茶”。金银花主要祛肺火,菊花偏于祛肝火,两朵花合起来,肝火肺火一起灭。“一朵在杯中盛开的菊花搭配着些许金银花,苏州人喝的不仅仅是茶,还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愉悦。”居民周曼珍阿姨闻着手边香气四溢的白兰花,泡着双花茶,显得悠然自得。
饮食,食不厌精享受风味
大热天里烧一道风肉冬瓜汤,是很多老苏州的传统。盛夏时节,炎热的天气常常令人食欲不振,每到这时,开胃的地产传统夏令美食“风肉”便会出现在苏州人的餐桌上,最为常见的是美味解暑的风肉冬瓜汤。古代苏州人三伏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市肆供应时令面点,如枫镇大面,不用酱油,只用鳝骨所得白汤吊清后制成,汤色清冽,味道鲜洁,或以肉汁为浇头,称卤肉面。
中午吃完面,下午吃一碗绿豆汤。跟别地的不一样,一碗正宗的苏式绿豆汤会加蒸熟的糯米、冬瓜糖、红绿丝,苏式绿豆汤讲究的就是汤水清透,糯米Q弹,加上薄荷的清凉,再加点冰块,居民周国际和狄东辉阿姨正在把配料全部放到碗中,倒入用薄荷叶熬制的薄荷水,盛夏来上一碗,这是老苏州记忆中的味道。
纳凉,老宅廊内悠然避暑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高温会令人中暑,古时更易发生瘟疫流行,所以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為躲避高温,人们纷纷“避暑”“纳凉”。正所谓“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山中、林中、池畔、泉边、树下都是很好的避暑场所。清代《清嘉录》中提到纳凉,也叫“乘风凉”。苏州城纳凉避暑的去处很多,这个时节,天气热得能融化金石,实在没有其他可以消遣的事情,就借纳凉来行乐。
在今天的明代吴之佳故居旧址、红豆山庄的走廊里,小姐姐吃着西瓜乘风凉,避暑消热,这样的滋味大概就是夏天的味道。
玩耍,手握剪刀指尖生趣
《清嘉录》中记载清代苏州人过三伏天时,人们会用纸剪成方形、圆形、六角或八角的灯笼,以及画舫、宝塔、舟车、伞、扇等样式,供小孩子玩耍。人们在避暑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少乐趣。“三伏天外头都比较热,到了这个季节我就时常在家中给小孩剪一点灯笼还有宝塔,你瞧,这指尖上的乐趣还真是不小。”居民漆苏元和傅福英阿姨拿起剪好的宝塔说道。
晒书,呵护书卷勉励子弟
苏州城里,书香门第多,很多人家中都收藏着书籍、字画,把书籍字画搬出来见见阳光,这样既能起干燥收湿的作用,又能驱赶藏匿于书页间的书蠹,俗称为“晒书”。古人“晒书诗”不仅仅以“晒”为目的,而是带有仪式感。清代书画家潘弈隽有这么一首诗:“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如游千载上,与结半生缘。读喜年非耋,题惊岁又迁。呼儿勤检点,家世只青毡。”三伏日,诗人在庭中曝晒书画,感慨时间的无限、人寿的有时,恍觉岁月似水流年。因此将子女叫至跟前,教育其要珍惜时光,勤勉学业。活动当天,党员傅福英阿姨和漆苏元阿姨也在这里晒起了家中的书籍。“有些是旧书了,正好趁三伏天的时节可以拿出来晒晒,看看有没有因为黄梅天而发霉的。”她们说。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闷热的日子,但这时也最能体现姑苏特色。夏日炎炎,也挡不住这座古城展示的底蕴与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