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丹
摘要: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和重点,因此初中美术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初中美术课堂,已经成为每个初中美术教师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初中美术高效课堂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把握美术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教材更加轻松愉快。教师必须采用让学生喜欢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因此,与未接受美术教育的学生相比,接受过美术教育的学生倾向于更敏感,更仔细,更完整地观察事物,有必要在初中进行美术教学。
1 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外部因素,生动的教学情境的创造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丰富学生的感受和经验。因此,初中的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制作与美术有关的知识内容的电子课件,并将其适当地插入图形,文字,动画和视频中,以创造生动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使原来无聊的知识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带给学生更丰富,更直观的感官体验,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授《春天的畅想》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们感受春天的魅力,激发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校园春天景色的图片,然后再引用朱自清先生的《春》,让学生们感受到春天时的春意盎然。这时,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們展示几幅有关“春”的中国画,如《梅石溪凫图》《春如线》等作品,让学生们感受艺术的表现手法。这样一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有效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
2 教师教态亲切,共创愉悦课堂
教学态度是指教师教学时外在表达和内在气质的体现。教学态度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课堂情绪,使学生在课堂上会感到很放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艺术的兴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带着微笑,对待学生愉快,学生会觉得老师非常友好,并且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状态,整个班级都会变得轻松愉快,以帮助学生热爱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必须了解微笑的含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也都需要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因为,微笑会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关心,爱心和理解,而学生会老师的微笑也会鼓励他们,从而激发学生去爱老师和课程。因此,只有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友善的,才能创建一个愉悦的教室。例如:对于一个贫穷的学生,获得他人的认可很重要。老师的幽默话语有时比批评更容易接受,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心,学生会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足,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对老师的好感,也避免了师生之间的对立。因此,教师在微笑教学时,要保持良好的积极态度,更可以促进学生在宜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美术教育。
3 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理念,而且是一种高效创新的课堂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优化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初中美术老师需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将班级分为4-6人一组。然后,美术老师需要向学生提问或下达任务,这可以作为合作学习的灵感,促进小组合作的自然形成,使学生自觉,积极地交流和讨论小组中的问题和任务,实现合作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思维的互补和思想的碰撞,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授《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们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掌握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为学生们组建了合作学习小组。首先,在上课准备阶段,将学生们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们以5人为一小组,待小组分配好后,为学生们布置任务,具体如下:分析《静物》《雏鸡图》《小鸡》这些绘画作品形象包含了哪些造型和表现手段?每一幅作品着重表现了哪些特征?任务下发后,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时间,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学生们对美术作品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这样一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它可以创建一个愉快的教学教室。适当地运用视听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导和总结课的教学也很重要,通过以下方式优化美术教学的结构:通过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张子鹏.“美术表现”的农村初中美术课改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孟圆.初中美术课色彩情感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20.
[3].《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总目录(总第17期—第40期)[J].安徽教育科研,2019(24):105-126.
云南省富宁县里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