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同宝
摘要:倾听是一种品质。语文新课标不但要求学生倾听,并且要求学生要去学会理解,并通过倾听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作为教师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倾听能力、语文教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人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倾听的部分占比要达到交流整体的一半以上,因此人们主要是靠听来获取信息的。小学是学生形成知识架构的一个阶段,因此无论教师使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都无法避开“倾听”这一部分。但现在语文新课标的改版开始对学生“听”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简要的陈述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深思品质。
一、营造倾听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
需要学生培养倾听习惯的前提是学生需要生活在一个倾听的氛围内。又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并不是非常强,因此许多事情都能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堂上仍是如此。可能课堂上同学们的几句玩闹,学生的注意力便早已跑到了一边。于此同时,小学生注意力可以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若课堂的教导方式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便会对课堂失去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营造有趣的倾听氛围,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做到“听说结合”,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教师给学生作出倾听的示范
由于小学里学生的年龄较小,学生对世界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对一些行为仍处于模仿阶段。这时候教师的引导便显得极为重要,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教师自身都无法做到倾听,那又要拿什么去要去学生做到这一点呢。所以教师应该在師生交流关系中做好一个倾听者,这也是了解学生个人情况的一种方式。在学生向教师表达自我感受时,教师不应该以繁忙等理由拒绝学生的表达,反而应该以鼓励的态度,让学生勇于表达自身的感受[1]。在学生遇见困难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尽力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自身的问题进行引导,切勿完全否定学生的个人观点,这样学生会对自己的判断力有着极大的怀疑,对自己的自信心也会急速下降。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所应具有的性质。而教师所作出的示范,也会让学生形成倾听的良好习惯。
三、设计问题引导倾听思考
形成倾听思考的习惯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倾听训练。但倾听前,我们需要先设立问题。不能让学生觉得他人的回答与自己无关,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也有不足,需要通过不断倾听他人的想法并充分的思考从而完善自身的观点。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课堂开始前给学生设立一定的学习目标,比如探究文章中开头与结尾的联系,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文章产生自己的理解,不脱离课标来进行教学。在思考完后教师可以叫学生进行个人讲解,然后再叫其他学生对回答问题方进行一定的点评,这样便可以知道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究竟有多少,也可以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延展知识面,综合发展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四、加大教学情感投入,促使学生倾听深思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先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大体的预习,然后再进行细化分组,深入研究文章的某一部分。然后在正式教学时,可以让各组同学对课文进行朗读并解读,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集中注意力,对陌生认知不清晰的部分可以加以标注,日积月累这样学生倾听的能力便会加强。
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引进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综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程度上保证每个人的表达权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学生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延展自己的思维,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学生不但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和表达能力更能提高自身的倾听能力和深思品质[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持有正确的态度。学生对学习方面的认知并不全面所以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表示一定的赞同,这样学生表达的信心才能得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可能也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赞扬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因此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观点时也不要忘记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认同。只有教师正确发挥指引的作用,学生学习的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结束语
总之,倾听能力和深思品质不但是教育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只有学会倾听和深思,学生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不被蒙蔽,发现自己的优点,改进自己的缺点。因此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倾听和深思的习惯,倾听会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积极性才能得以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各方面综合发展这一宗旨。
参考文献
[1]周丽娜.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J]. 魅力中国, 2019(13).
[2]汪明榕. 潜心倾听静待花开——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倾听能力与习惯的培养[J]. 启迪, 2019, 000(00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