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军
摘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是新课程改革赋予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黄金期,也是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定型期——这个阶段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效果,将具有真正的终身意义和价值。培养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着力:注重技能训练、丰富体育项目、重视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118
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是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一个重心工作。特别是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质效,将具有真正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原因有几点:第一,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黄金期,其身高、体能、机能等身体指标将在这个阶段基本完成定型,而体育意识、理念、兴趣取向也因此基本上同期完成了构建和选择。过了这个时期,体育意识的形成基本上不是主动而是被动(比如因身体原因而被迫加强体育锻炼);第二,高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基本在这个阶段形成稳定局面,其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在这个阶段形成后,将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状态,不太容易改变;第三,高中生身体运动机能处于最佳时期,从条件上有能力对自己的运动兴趣进行多项自主选择。而一旦错过这个时期,随着身体机能的缓慢下降,其选择运动项目的条件就会越来越不充分,而很可能是被动选择。这也会对其体育意识的发展具有影响。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体育教学使之真正建立起稳定而积极的终身体育意识呢?下面分享三个策略。
一、注重技能训练
有些教师认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概念上说是“意识”,也就是人的思想、思维活动,那么,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当然应该从理念、理论的讲授、灌输来实现。其实不然,学生体育意识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健康理论,而是切身的情感或身体体验。之所以首先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训练,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即,当学生掌握了较好的运动技能(某项运动即可)之后,他就会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愉悦感、成就感,参与自信心加强,从而更愿意参与。比如篮球运动,如果学生连基本的传接球、运球、投篮动作都做不好,与队友完不成漂亮的配合,自己不能把球送进篮筐中去,自然也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其他项目也是如此,掌握的运动技能水平越高,参与的意愿越强烈。因而,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没有必要求全(培养学生全能),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让其择专攻其中一两项运动即可。
二、丰富体育项目
丰富体育项目,避免体育课堂上只有传统的田径运动和几个常规的球类项目。这不仅是为了保证学生积极的参与情感,更重要的一点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找到一个项目支点。也就是,终身体育意识要体现在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上,而如果学生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项目,那么就失去了参与的条件。而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以单调的田径项目为常态运动选择。而且还有一点,三大球以及乒乓球等项目,在生活中还会受到场地、器材上的局限,愿意去寻租场地进行常态化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并不太高。生活中大多数参与体育的人群都会选择易于开展、经济便利的运动项目。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教师不仅是要将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纳入体育教学,以供学生去选择和培养自己将来要长期参与的运动项目,而且在丰富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到生活中参与的适用性、可行性。因而,建议教师除了一些标准的竞技体育项目外,多考虑让学生接触一些民间体育项目。比如毽球、太极拳等群众武术、拳击、瑜珈、花式跳绳、街舞等——教师可以尝试请专业人士来校对学生进行培训。
三、重視因材施教
学生是否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且稳定的兴趣,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能不能参与和愿不愿意参与。从人的心理、性格及运动能力上说,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前面说过,不同的学生会对不同运动项目产生兴趣,同时也存在着能力上的被动取向。比如有的学生身高体壮,那么,他们很可能更擅长和喜欢参与篮球、足球、搏击之类的体育项目。但他可能通常并不善于参与一些技巧性较强的项目(比如毽球)。而反过来,一些身体矮小的学生,则更喜欢参与一些对抗性不强、偏于技巧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此外,男生、女生性别的差异也决定了其对体育的选择方向。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尊重学生个体的特征和兴趣取向,不宜采取硬性要求的策略,给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及控制自己训练量的空间。这对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非常关键。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定型期,这个阶段所形成的体育意识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具有发展意义。培养高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关键不是对其进行理论宣讲,而是通过为其创造条件和环境,通过情感引导、感性体验的方式来完成引导。
参考文献
[1]赵伟. 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 4(007):55-56.
[2]陆德福. 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 008(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