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
摘 要:随着我国数学教学手段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的发展和更新,现阶段教育行业和教育者们越来越关注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同时数学新课标理念也曾明确表示:合作学习法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下使得我国教学方法得到突破,从而可以更好的在课堂中利用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学科中蕴藏的快乐,促使其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都可以在此情况中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本文将从现阶段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缺陷以及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分析等两方面对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谈论。
关键词:实效性;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近些年来,我国初中教育体制在新课程中的深入改革,让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都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并且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需求,如果教师还是一直长期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会逐步下降,从而严重限制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发展。因此,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方式之一,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根据每位学生自身的基本情况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促使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可以在课堂中全面地体现出来,从而才能够真正地达到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
一、现阶段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缺陷
1.学生缺少合作意识,课堂合作逐渐变得形式化
由于教师长期以来受到呆滞陈旧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利用率不强,并且过去的数学教学只注重学生“成绩上的发展”,不注重学生能力意识的激发和培养,最终也就导致学生自身合作意识未能得到有效的激发;更甚至有一些教师知道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其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认识程度不都全面,所以在课堂中也就只简单的让学生和其他同学进行一个浅薄的沟通,对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教师就只通过自己的讲解去教授给学生,这样的情况造成合作学习变得形式化,讓其未能得到全面且有效的实施,同时这对学生的能力意识发展也是非常不好的,进一步严重制约了其数学学习发展的发展。
2.划分太笼统,让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得到有效学习
由于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知程度太过浅薄,所以在进行合作分组时,教师会因为自身对教学模式了解的不够透彻,从而就直接按照成绩的排名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办法太过笼统就会出现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前面几组学生回答的非常快,但是后面几组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等;或者是前面几组学生学习效率非常好,后面几组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都不是非常理想的情况,进而造成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能在课堂中得到全面的体现,进一步限制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中的发展。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1.构建良好的合作氛围,促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得到良好的激发
合作学习的主旨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其愿意自觉地跟随教师的脚步学习数学知识。而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最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意识思维的途径之一。由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在此环境中得到全面且有效的激发,从而促使学生愿意积极自主地进行合作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通过创设合作情境: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画一个足球,但是因为我太忙了,所以你们可不可以一起合作帮我画一个圆呢?通过这样的合作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地集中在课堂中,从而也可让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得到呈现,进一步加快合作学习在我国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2.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合理进行分组,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质量可以得到全面地提高
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最基本且快捷的实施途径之一。由此,为了能够将合作学习实效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可以得到全面地显现,首先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分组时,一定是需要将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全面且有效的了解,通过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进行分组,从而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质量可以在此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组分组是不能全部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进行分组,如果按照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很容易造成合作小组之间学习效率的两极化。
例如:在学习《分式的运算》这一节课时,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以往的学习基本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已了解到的情况让其优差混合分组,促使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都可以平均;其次,教师再通过复习整数的运算时引入分式的运算知识,接着教师就可以向每个小组派发任务,比如:小组A需要了解清楚分式运算和整数运算的不同、小组B需要通过已知的知识去推导分式如何运算的,促使每位小组成员的学习质量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进而才可以将合作学习的真正价值意义得到体现。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开展对学生和老师来讲都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它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之间合作的潜力,同时还可以全面地拉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感,进而加快合作学习实效性在新课程背景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从“教”与“学”的角度探讨初中数学自主高效课堂的构建[J]. 孙洁. 知识窗(教师版). 2015(11)
[2]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J]. 凌治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09)
[3]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开展及实效性的提升建议分析[J]. 陈英豪. 新课程(中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