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建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的重要性更凸显出来了。农村初中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名著阅读教学势在必行,也是顺应潮流。名著是文化的精髓,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进行名著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的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名著的阅读教学很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农村中学生阅读名著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阅读名著;阅读能力
引言
初中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但是初中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思维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这个时期的教学变得尤为重要。名著是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有很多地方值得学生学习,阅读名著还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魅力。名著中的语言使用也是很有讲究。语文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欣赏影视作品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名著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和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更喜欢观看影视作品,这样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时,教师要明确知道《三顾茅庐》这篇文章节选自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一书。教师开展教学前可以在网上先找到《三国演义》的影视剧,并找出关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片段并下载,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在播放到刘备第一次去请诸葛亮出山时,教师按下暂停键,让学生议论、猜测结果,并引导学生从书本中找到答案。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精准定位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影视评价的视频,让学生模仿评价的方式来评价三顾茅庐这个片段,学生充当影评人员进行解说[1]。根据自己在阅读中的理解,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对于演员的眼神还有语言、举止等等进行评价,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同时教师还可以讓学生结合阅读的内容,说出影视表演中的不足和优势两个方面。比如影视表演中可以将文章中的内容直观形象的体现出来,等到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阅读名著需要用心灵去感受,还需要在大脑中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语文教师应该正确的运用影视欣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进行拓展阅读,增强阅读深度
在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教学中,专题阅读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名著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阅读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如果不注重名著阅读的逻辑性和关联性,会出现刚学习完名著学生还没好好地理解文章,就要学习新的语文知识,这样的名著阅读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全面的掌握名著的知识。内容没有联系性,学生的理解水平也会降低,对名著的看法也不会深刻,农村初中生这种情况更加糟糕。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要注重名著阅读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正确的学习名著,提升学生在阅读中的深入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到部编版的九年级下册中的《孔乙已》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鲁迅的其它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狂人日记》等,也可以通过课件的方式把鲁迅作品归类如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明确告诉学生,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体裁、写作意图等,让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理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明白鲁迅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并对鲁迅的作品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在班级中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一特征,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班级组织名著阅读的交流大会,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交流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意见,最终确定交流活动的主题,确定交流的名著作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这样的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比如半个月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将两个星期阅读的名著内容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并一起探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向其他学生提问,并通过交流得到答案。也可以在交流活动中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在谈论《三国演义》时,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和关于这个人物的事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关注活动的开展情况,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发表教师对名著的看法,或者学生在交流中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可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样的阅读交流活动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增加阅读思考的环节,以考促学
初中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增长文学常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名著中含有很多文学营养,学生只有通过有效的阅读才能吸收文学营养物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监督学生的阅读质量,防止学生在阅读中不思考不动脑。要不然这样的阅读是无效的。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名著的阅读和学习相结合,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读考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还能提升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学生在做练习题时也能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并提升阅读能力,有利于九年级语文中考文学名著的复习备考。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文章时,教师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好的习惯,学会做阅读笔记,并在阅读之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2]。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这篇文章用讲故事的方式讲出来,这样会加深学生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印象。之后再让学生细读文章,并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比如在这篇文章中刘姥姥是真的闹出笑话吗?还是故意闹出笑话让大家开心的?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文章反映出了什么?这样深入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深刻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寻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名著中的文学知识很丰富,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农村初中任教的语文教师更加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赖洪兵.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指导方式解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94-95.
[2]李明. 新课程下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禾云中学 广东 清远 51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