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多维元素促课堂生长

2021-09-10 07:22陈思羽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老舍母鸡自然段

摘要:文本解读是一个文化术语,指的是对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等被用话语记录下来并且通过分析来理解。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是课标下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南,是文本解读的指南。文本解读的根本目的是使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本文以统编版教材四下《母鸡》的教学为例,浅谈多维元素如何促语文课堂生长。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要素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文本解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了。文本解读是一个文化术语,指的是对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等被用话语记录下来并且通过分析来理解。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是课标下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南,是文本解读的指南。文本解读的根本目的是使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解读文本应从这三个维度入手,要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文本中找到落脚点。

一、靠谱:关注语文要素。

“奔跑,飞舞;驻足,凝望。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这是统编版教材四下第四单元的人文要素。语文要素之一则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怎样让学生欣然进入作家描写的动物世界,并与之产生共鸣?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去认真解读文本,探寻文本背后的奥秘。细读文本之后,我们发现作者在文本中制造了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因原有认知结构与现实状况不符而引发的心理上的矛盾或冲突。制造认知冲突能促成学生情感的高投入,激发其深入学习的阅读期待。基于此,我设计了以下的导入环节: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变化,谁来说一说?

生:从一开始的一向讨厌到后来的不敢再讨厌。

师:还记得老舍先生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来表达他讨厌这种情感?

生: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居功炫耀。

总结:作者就是抓住这三个方面,用细致的描写、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了对母鸡的厌恶之情。

教师从语文要素入手,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抓住作者情感前后变化的这条主线,帮助学生梳理并把握住了作者对母鸡情感变化的主要脉络。

二、找点:依托课后习题。

深入文本,找准阅读切入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意义;精心设计问题,由问题统领全篇,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几个好的问题,常常是我们备课中最费心思的重点工作,它无疑又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所在。統编版教材在每一篇精读课文后面,都会设计一到两个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的问题,让教师上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母鸡》一文后有这样一个课后习题: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我在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时,就以这个问题问依托,贯穿课堂始终。

与作者对话,是教师品味、探究文本的过程,是教师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内、使自己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只有当教师深入教材,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教师只有自己走进了文本,领悟了文本,教学时才能引导学生合理地解读文本。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过这样的阐述:“一个真正把握教学内容,吃透教材结构的人,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探究学习方法。”老舍先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与他对话,我们就必须走进作者和文本本身,借助课后习题,清晰明了。

三、建模:设计教学活动。

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既不能把学生的读书收获全部当作是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全然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又不能一意孤行,理所当然地把教师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有利于课堂上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与作者的对话,更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母鸡》一文,在我们了解了作者本身的情感变化,借助了课后习题之后,我们就可以设计教学活动了。

师:老舍先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用词是非常严谨的,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心默读5-8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出示第5自然段。

生:“挺着脖儿”一词可以看出母鸡很勇敢。

师:你能来做做动作吗?

生:我从“警戒”一词看出母鸡很负责。

师:哪些句子是在写母鸡警戒的,你发现了吗?

生: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有一个冒号和两个分号。

师:你真会读书,标点也是会说话的,这两个标点告诉我们这里都是在写“警戒”。

师:老舍先生又是怎么把母鸡警戒的样子写生动的呢?母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警戒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除了鸟儿飞过、发出响声,母鸡还会在什么情况下警戒呢?想象一下。

小结:老舍先生观察得多么仔细,他抓住了母鸡的动作、叫声,有声有色地表现出了母鸡的勇敢和负责。

第6自然段中,教师抓住关键词句“紧叫”“汤圆”和“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来教学,让学生体会母鸡的慈爱、负责和勇敢。

第7自然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圈画这一自然段中表示动作的词,来体会老舍用词的准确。

第8自然段中,教师抓住“顶尖锐,顶凄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母鸡的勇敢,进而对标“老舍先生真不愧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啊!”

四、对话:破译语言密码。

解读文本,除了走进作者和文本之外,还要揣摩编者用意。教师只有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才能进行准确的文本解读,才能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母鸡》一文教学到最后,除了作者感情的升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对母鸡由衷的“敬畏之心”,进而感受伟大的母爱之外,语言文字里的奥秘也可以带着学生去探寻一番。本课教学的最后,可落实课后练习题:《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整体提升。

文本解读,与其说是教师的一种能力与智慧,不如说是教师的一份责任与使命。教师只有回归文本,从人的生命本义出发,科学地解读、引读文本,尊重文本的阅读价值,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语文去学语文、用语文,才能让语文课堂洋溢生命的精彩,让人文之光照亮学生成长的心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9.

作者简介:陈思羽,1987年8月8日,女,汉族,江苏无锡,大学本科,一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老舍母鸡自然段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秋天
“对话”小伙伴老舍
藏蛋的母鸡
美丽的秋天
鸡的一家之母鸡妈妈
一只特别的母鸡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