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茹苑 张晓琴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990090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牧业发达地区及乡村是布病.的高发区域。布病有别于一般传染病,其流行是先畜间后人间,即由输入性转为地方性。目前布病已经被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归为乙类传染病。
1 病原菌及其流行特点
布氏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微小杆菌,我国主要流行的是羊、牛及猪三种布氏杆菌,其中羊布氏杆菌病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最严重也最常见。布氏杆菌主要是经.病畜的消化道、呼吸道、 分泌物及血液等.途径传染给人 。人群普遍易感,少量的布氏杆菌.即可引起健康人感染,其对高温、高压、一般消毒剂.及抗生素敏感,但对自然环境抵抗力.强,于粪土、皮毛中可存活半年之久。
2 致病机理
布氏杆菌入侵.正常机体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后进入局部淋巴结,由于人体免疫力不同最后.会被消灭或者在淋巴结中生长.繁殖并形成感染灶。增殖到一定数目后,布氏杆菌.可穿过淋巴结屏障进入.血液,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症状;细菌内毒素.可使患者出现发热等中毒现象,随后细菌进入.脏器细胞,发热逐渐.消退;当细菌再度入血,又出现菌血症而致体温再度上升,临床出现波状热 。
3 临床症状
健康成人.感染布氏杆菌后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患者出现发热、盗汗、头痛、 全身乏力等.流感样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慢性期.可出现肝脾肿大、关节肌肉疼痛及.骨关节器质性损害,复发率.比较高 。
4 实验室检查
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而如果需要确诊.则须进行实验室检测。
4.1 病原学诊断:
对实验室要.求高,需要分离纯化出病.原体后进而确诊。病原学诊断是确诊布病的“金标准”。
4.2 免疫学诊断:
初筛可选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荧光偏振试验和全乳环状试验。确诊可以选择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可选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核酸探针检测,这两种方法虽然符合率高、结果良好,但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层面。
5 布病性脊柱炎
布氏杆菌脊柱炎是布氏杆菌疾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与脊柱结核有类似临床表现,容易出现误诊 。由于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耗时较长,导致在临床早期筛查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正确的认识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对其诊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CT、MRI检查。
5.1 检查方法
5.1.1 CT检查
密度分辨率较高,无组织结构重叠,能够清楚、直观地显示病变范围和骨质及软组织异常等情况。CT重建技术可以用于解剖结构复杂的脊柱诊断,显示病灶中细微结构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并且对韧带钙化的发现均有较高价值。
5.1.2 MRI检查
MRI的软组织和空间.分辨力都较高,并且可以多序列.成像。压脂序列对组织内水、蛋白质含量改变十分敏感,对于病灶的.多种变化特点显示清晰。相比CT可.以更早的明确病变情况,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此外,MRI可通过多方位、多平面成像观察受累椎体的病变与个数范围,同时还能判断脊柱病变是否侵入椎管,了解脊髓受压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11]。
5.2 影像学表现
5.2.1 CT表现
1)骨破坏:大多数为 1~2个椎体.受累,可见直径 2~5mm的多發.圆形、类圆形或.斑片状低密度灶,均局限于椎体前部及中部边缘;周边明显可见增生硬化带,主要破坏区位于椎体边缘。
2)椎间盘改变:一般椎间盘.破坏较轻,呈等密度改变。在椎.体破坏之后常会出现相邻椎间隙狭窄、骨关节.面硬化、增生的现象。
3)椎旁脓肿:较少见到,形态不规则的.椎旁软组织影为最主要的表.现。可见周围脂肪间隙清楚,没有脓.肿流注直接征象。椎体破坏区与椎.旁软组织影相连,并推压邻近的.腰大肌。
4)骨膜改变:椎体密度不均.匀增高是由于椎体骨膜从中间向两侧膨出;椎体边缘骨膜发生增生、肥厚、钙化等导致骨赘的形成,破坏灶与新生骨赘共同组成花边椎,但是钙化的椎体间与骨膜能够清晰辨别。
5)韧带改变:主要是前纵韧带、棘间韧带钙化。
5.2.2 MRI表现
1)椎体破坏:多呈较均匀T1,高低混.杂T2,压脂序列呈高信号,有水肿者.呈稍高信号,周围有硬化带形成的可见病灶周围低信号。
2)椎间盘破坏:通常可见椎间隙变.窄,受累的椎间盘呈长T1,长T2或混杂长T2改变。
3)椎旁脓肿:多位于椎旁韧带下,可见椎旁椭圆形或长梭形,T1WI 呈低信号或中等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囊性异常信号影,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壁强化,范围较局限,无明显流注现象。
4)韧带改变:MRI 检查对韧带钙化较.不敏感,但是可以.见到某些患者受累相应部位的韧带局限性增厚,T1WI及T2WI均为等信号。
5)椎小关节的炎性改变:关节面不规则破坏,关节间隙内可见少许线条样长T1、长T2积液征象。
6 总结
近年来布病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也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造成个人和国家的经济负担,准确、快速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MRI显示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成为临床医生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重要依据,可提高诊断率。确诊需要结合.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特点等。
参考文献
[1]李起奉,张景凤,刘树军, 等.布氏杆菌病16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7):1239-1240.
[2]张正,高强,苏琦,等.2013-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9,38(12):959-962.
[3]孙立珍,孙立平,丁淑芹.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变化的特点[J].海南医学,2018,29(2):266-267.
[4]任有平.布氏杆菌病[J].兽医导刊,2018,(19):35-36.
[5]杨文强,陈静,盛杰,等.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12):1480-1484.
[6]陈芬梅.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5):143.
[7]高家登.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20,22(1):11-12.
[8]钟天富.山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重点探寻[J].兽医导刊,2020,(2):120.
[9]裴广祥,李明,董勤亮,等.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55-56.
[10]赵万寅.MRI联合CT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2):65-67,93.
[11]郑久荣.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CT诊断[J].医疗装备,2017,30(6):132-133.
[12]丁建锋.布氏杆菌病致腰椎改变的CT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66-67.
[13]刘海燕.布氏杆菌脊柱炎的MRI表现[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2):48.
[14]刘晓慧,梁秀文.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40(2):191-195.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和浩特0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