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鹏
【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布鲁菌性脊柱炎(112例,布鲁菌性脊柱炎组)与结核性脊柱炎(85例,结核性脊柱炎组)患者MRI检查结果为本次研究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T1WI低信号、附件破坏、硬膜外脓肿无对比差异(P>0.05),布鲁菌性脊柱炎组患者的T2WI高信号、轻度椎体破坏、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正常、椎旁脓肿、未超出病变椎体等占比显著高于结核性脊柱炎组(P<0.05),T2压脂高信号、重度椎体破坏、≤1/2椎体楔形变、>1/2椎体楔形变、后突畸形、有死骨、椎间隙变窄、椎间隙消失、腰大肌脓肿、脓肿超出病变椎体占比显著低于结核性脊柱炎组(P<0.05)。结论:MRI可通过骨质增生、椎体破坏、椎体楔形变、后突畸形、有死骨、椎间隙异常,以及椎旁脓肿及腰大肌脓肿情况差异,有效鉴别诊断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可有效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字】布鲁菌性脊柱炎;结核性脊柱炎;MRI检查;临床诊断
布鲁菌性脊柱炎是指经布鲁氏杆菌侵袭脊柱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腰椎间盘或椎体,其次为胸椎,腰背疼痛是其主要症状,由于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不运动细菌,无荚膜,氧化酶阳性,绝对的嗜氧菌可还原硝酸盐,细胞内寄生,可以在很多家畜体内存活[1]。近年来,随着家养宠物的普遍性,导致布鲁菌性脊柱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因临床较为少见,较易引起误诊,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加重病情。结核性脊柱炎是指经患者经结核杆菌侵袭脊柱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发病位置与临床症状与布鲁菌性脊柱炎一致,因此,在临床诊断时,两者较易混淆,导致误诊误治[2]。因此,加强两者临床诊断,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当前临床的上多采用影像学技术及血清检验等方式对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进行诊断,其中血清检查耗时长,且属于有创检查,患者接受度较低,但准确度较高,属于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诊断金标准[3]。而MRI技术作为临床常用影像学诊断方式,对骨质结构变化及炎性渗出等反应具有较佳判断价值[4]。基于此,为明确MRI对对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价值,本文就以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差异,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布鲁菌性脊柱炎(男59例、女53例;年龄段在18~60岁,平均39.03±11.12岁)与结核性脊柱炎(男47例、女38例;年龄段在18~60岁,平均38.49±10.41岁)患者MRI检查结果为本次研究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差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布鲁菌性脊柱炎组及结核性脊柱炎组患者均经血清检查明确诊断为布鲁菌性脊柱炎及结核性脊柱炎;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本研究;所有患者行病变部位脊柱MRI检查(有T1W1、T2WI及STIR图像),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其他脊柱炎疾病患者;排除无行病变部位脊柱MRI患者;排除MRI图像不完整或图像质量不佳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MRI检查,即引导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使用GE BRIVO MR355 1.5T扫描仪。设置参数:横轴面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序列重复时间(TR)为2758.2ms、回波时间(明疗数据120ms;矢状面T1WI序列TR为400ms、TE为8ms;矢状面T2WI序列TR为2500ms、TE为100ms;矢状面T2 WI脂肪抑制序列(T2 W-SPAIR)TR为3000ms、TE为60ms。层厚层间距分别为4mm、6mm,矩阵为332×233。随后所有患者均行MRI增强扫描检查,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肘部行钆贝酸葡胺造影剂(莫迪司)0.2ml/kg静脉注射,完成后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行多平面扫描。由两名资深影像科医师阅片,通过观察其影像学表现,评价两组患者在感染发生部位、累及椎体数、椎体破坏位置、椎体破坏类型,有无椎旁脓肿、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破坏、骨质硬化、椎体变扁、骨质疏松、侵犯附件及肌肉、死骨、侵犯椎管、胯关节等方面的异同,意见一致则为阅片有效,若不一致则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對,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RI检查结果分析;
布鲁菌性脊柱炎组(112)与结核性脊柱炎组(85)患者的检查结果分别为:T1WI低信号108例(96.43%)、81例(95.29%);T2WI高信号54例(48.21%)、26例(30.59%);T2压脂高信号49例(43.75%)、82例(96.47%);轻度椎体破坏69例(61.61%)、25例(29.41%);重度椎体破坏16例(14.29%)、68例(80.00%);≤1/2椎体楔形变15例(13.39%)、76例(89.41%);>1/2椎体楔形变8例(7.14%)、24例(21.43%);后突畸形3例(2.68%)、35例(41.18%);附件破坏20例(17.86%)、15例(17.65%);有死骨3例(2.68%)、55例(64.71%);椎体骨质增生81例(72.32%)、31例(36.47%);椎间隙正常32例(28.57%)、3例(3.53%);椎间隙变窄51例(45.54%)、80例(94.12%);椎间隙消失2例(1.79%)、22例(25.88%);腰大肌脓肿3例(2.68%)、74例(87.06%);硬膜外脓肿30例(26.79%)、25例(29.41%);椎旁脓肿60例(53.57%)、32例(37.65%);脓肿超出病变椎体1例(0.89%)、79例(92.94%);未超出病变椎体34例(30.36%)、3例(3.53%)。统计对比显示,两组患者T1WI低信号、附件破坏、硬膜外脓肿无对比差异(P>0.05),布鲁菌性脊柱炎组患者的T2WI高信号、轻度椎体破坏、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正常、椎旁脓肿、未超出病变椎体等占比显著高于结核性脊柱炎组(P<0.05),T2压脂高信号、重度椎体破坏、≤1/2椎体楔形变、>1/2椎体楔形变、后突畸形、有死骨、椎间隙变窄、椎间隙消失、腰大肌脓肿、脓肿超出病变椎体占比显著低于结核性脊柱炎组(P<0.05)。
3 讨论
布鲁氏杆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牛、羊、猪等动物容易感染,引起牲畜流产或者睾丸肿胀,但是牲畜多数症状不典型。当人体皮肤的破损处或者粘膜处接触布鲁氏杆菌污染的动物血液或者分泌物,即可患病[5]。此病临床症状多样,常见是发热,多汗,乏力,腰骶部关节酸痛,睾丸肿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出现头痛等不适。结核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指肺结核痰菌阳性的患者,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结核菌排入空气后,结核杆菌通过飞沫、空气等传播,结核杆菌虽主要累及肺组织,但对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均可侵袭,若侵袭脊柱,即引起结合性脊柱炎,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患者身体健康[6]。
MRI作为无创检查方式,对炎症反应及骨结构形态改变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用于诊断脊柱炎具有较佳应用价值。将其用于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还可有效反映患者软组织及硬膜外结构改变情况,对患者脊柱病变情况等均具有积极应用价值[7]。本研究将其用于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鉴别中发现,布鲁菌性脊柱炎组患者T2WI高信号占比显著高于结核性脊柱炎组。提示布鲁氏杆菌主要侵袭人体腰椎,结核杆菌主要侵袭胸腰椎。
其次,布鲁菌性脊柱炎组患者轻度椎体破坏、椎体骨质增生等占比显著高于结核性脊柱炎组,椎体楔形变、有死骨、后突畸形占比显著低于结核性脊柱炎组。提示布鲁氏杆菌对骨质破坏存在局限,在破坏骨质的同时,有新生骨形成,其新生速度高于破坏速度,因此椎体形态一般较为完整或仅存在轻度楔形改变。而结核杆菌可对骨质造成弥散性破坏,可对骨质造成严重损害,破坏程度大于骨新生速度,较易出现骨质缺损,形成明显楔形改变,甚至出现椎体后突畸形等。
本研究结果还是显示,布鲁菌性脊柱炎组患者的椎间隙正常、椎旁脓肿、未超出病变椎体等占比显著高于结核性脊柱炎组,T2压脂高信号、重度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椎间隙消失、腰大肌脓肿、脓肿超出病变椎体占比显著低于结核性脊柱炎组。提示,布鲁菌性脊柱炎可引起椎旁脓肿,脓肿范围小,存在发展局限,难以超出病变椎体,且脓肿壁较薄。而结核性脊柱炎易形成腰大肌脓肿,且脓肿范围大,脓肿壁厚等。由此可见,在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临床鉴别诊断中,MRI可通过反映上述差异,取得理想的疾病诊断价值,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对改善患者预后和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应用价值。这与麦菊旦·提黑然[8]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MRI可通过骨质增生、椎体破坏、椎体楔形变、后突畸形、有死骨、椎间隙异常,以及椎旁脓肿及腰大肌脓肿情况差异,有效鉴别诊断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可有效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麦麦提艾力·阿卜杜热西提、买尔旦·买买提. 化脓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进展[J].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12):1343-1348.
[2]张宁, 曾献军, 何来昌,等. MRI在成人化膿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 39(02):368-372.
[3]李会侠, 王祺, 张建中,等. 磁共振成像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37):2935-2938.
[4]周雯, 平安松, 谢江涛. MRI在诊断鉴别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中的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 18(07):147-150.
[5]吴慧, 高阳, 刘挨师,等. 单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在鉴别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中的价值[J]. 磁共振成像, 2019, 10(11):835-839.
[6]郑欢露, 郭辉, 陈鹰,等. 多节段布鲁菌性与结核性脊柱炎MRI特征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19, 032(006):52-56.
[7]鲁天祥, 高兴军, 吴耀贤. MRI鉴别早期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探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 017(007):147-150.
[8]麦菊旦·提黑然, 邵华, 姚娟, 等. 核磁共振对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价值[J].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 39(06):430-434.
312050190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