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倩 赵洋 秦福强 贺斌
摘要: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分析现阶段高校期刊编辑如何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进行有效沟通,高质量服务读者。从培养自身能力和利用现代化沟通渠道两个角度,讨论编辑强化服务读者意识应具备的条件,提出编辑自我成长所需的专业学习能力、信息意识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以“互联网+”时代为契机的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及移动客户端等便捷的交流方式。在数字化环境下,编辑应结合互联网思维,从读者的需求關注着手,通过提升自身素养,利用各种现代化沟通渠道,了解并服务读者,及时传递有效信息。
关键词:“互联网+”;科技期刊;期刊编辑;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223-02
2015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1]。所谓“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使互联网和各个行业融合。“互联网+”模式以其信息海量多样化、时效性强、覆盖面广、互动便捷等特点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为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不断推动行业融合和转型发展。如果说期刊是一部影视作品,那么作者就是演员,编辑就是导演,读者就是观众,若不能全面高效地了解观众的欣赏需求,则无法导演出高票房的电影。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所需,是编辑工作价值的主要体现,更是编辑工作实现社会效益的最终途径,期刊编辑对读者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期刊未来的发展[2]。在传统出版工作中,“重作者,轻读者”的观念使编辑对读者的服务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传播形式和渠道过于单一,内容不足且滞后,失去了更多获取读者想法的机会;反馈过程用时长,读者不能及时获取期刊信息,时效性差;编辑缺乏与读者沟通的能力和方法,对读者反馈信息的回复不够专业,难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等[3]。“互联网+”给编辑带来机遇,编辑要适应所服务读者群需求的个性化和专业化。基于此,本文针对编辑的职业特点和工作现状,提出编辑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素养需求和与读者高效沟通的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平时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提升沟通效率[4]。
一、编辑获取读者需求的难点
高校科技期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行业动态发展更新快,大部分编辑在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存在较多困惑,无法专业解答读者的疑问。另外,在数字化阅读过程中,信息传播方式和读者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读者搜索信息的方式和对所获得信息的期望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面对不同类别、不同需求的读者群,编辑过去的交流方式已经无法提供时效性及针对性强的信息,因此编辑应该意识到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性,增强期刊在读者群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编辑自我能力的培养
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以大数据为支撑[5],编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校对工作者,要提升与读者沟通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构建适应新时代的能力体系,与时俱进,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高校科技期刊不同于一般类型的期刊,学术性是其主要特征,以学术见解为论文核心,提供具有较高学术创新性和表达规范化的学术成果。因此,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应提高自身的专业学习能力,更好地把握专业学术主动权,捕捉当前的学术热点,做到选题策划有的放矢,有理有据,更要有针对性地解答读者群的问题,以准确敏锐的学术评价眼光更好地构筑与专业读者之间顺畅的交流平台。编辑对文章的判断和甄别水平的提高,可以为读者甄选出学术水平更高的优质论文。努力发展为学者化编辑,是编辑专业地与读者沟通的基础,更是当代高校期刊编辑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意识能力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势如破竹,影响着各个行业,庞大的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时效性强是其显著特征。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科技期刊编辑拥有及时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6-8]是数字化信息时代的要求。因此,编辑应该不断学习和充实信息化知识,提升信息化素养和对相关专业领域信息的敏感度,密切关注学科发展方向,第一时间捕捉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对信息的筛选能力,使读者在获取利用信息方面更高效。另外,编辑应及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整理,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对数据的深入研究水平,准确掌握信息背后高层次的学术价值,及时将整合后具有创新性的信息传递给广大读者,从而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并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给读者。
(二)计算机操作与网络技术能力
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较传统编辑有了很大变化,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除了完成文字的编辑、校对、印刷和发行等工作外,还要承担期刊数据库的上传、网站的维护、微信和手机APP等多媒体推介等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会应用计算机来处理。因此,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成为现代编辑的必修课。编辑在平时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Word、Excel、Photoshop等常见的图表、图片处理软件,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只有编辑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站发布管理能力,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读者有疑问时才能查有所得。
三、沟通交流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出版为人们提供了种类繁多的、便利的获取信息的途径,编辑工作由单向的封闭流程转变为具有交互性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模式。在线采编系统、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传播方式,提供了数据承载量大、时效性强的信息,为编辑与读者交流提供了更多渠道。因此,高校期刊编辑除了提升自身能力之外,更要拓展与读者沟通的宽度和广度,多种途径满足读者的需求。
(一)期刊网站
期刊网站是宣传和展示的重要窗口[9],构建时应将读者和作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发布适合不同读者群的内容,并持续更新。期刊网站的沟通是双向的,期刊编辑既可推送相关的内容给读者,也可通过网上调查、留言板等形式与编辑进行交流,根据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开辟新栏目,优化结构。期刊网站要充分利用留言板等设置,及时查看每一条留言,认真详细地回复读者,甚至引出相关话题,供读者讨论,从而发掘读者的兴趣点。留言回复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其他浏览者对期刊的态度。内容更新快、栏目导航清晰、反馈及时,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促进与读者的交流,提供优质服务。
(二)微信公眾号
期刊网站基于固定终端建设,与读者交流时针对性、及时性不足。微信的推广为编辑提供了更方便的与读者交流的渠道,微信具有及时传递信息的优势,支持用户之间一对一的文字、图片、语音等信息的互动交流。微信公众号[10]拓展了编辑与读者的交流空间,能为读者推送更为个性化、精准化的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微信读者主要是碎片化“浅阅读”,因此公众号在推送可读性强的信息时,可以图文并茂地进行文章展示;同时,将期刊栏目分类,内容多元化,将“分类导航+消息推送”作用最大化,激发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研究指出,大多数读者喜欢在固定的时间段查看所关注的公众号信息,因此固定推送的时间段有助于读者养成阅读习惯,增强读者的黏性,让读者更有阅读欲望。
(三)手机APP
APP是指用于移动电子阅读终端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发展迅猛,社交、娱乐等APP客户端几乎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是未来阅读的趋势。移动互联网环境下,APP作为科技期刊的新兴出版方式,便捷高效,功能多样,内容丰富,满足了期刊实用性和时效性的要求。通过APP客户端,编辑可监测读者的阅读时间和兴趣点,进而优化期刊内容,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借助APP搜索引擎,读者可以通过关键词定制,要求期刊编辑推送与之相关的文章。个性化阅读不仅实现了期刊与读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同时有助于期刊建立专门的读者群数据库,科学有效地为读者服务。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期刊的出版形式和阅读方式由单一的纸媒向电子期刊、网络期刊和数字期刊等方向多元化发展,这对传统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读者群进行动态化管理,实时更新和扩大读者数据库;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手机APP的开通,使编辑和读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在线实时交流互动。读者始终是期刊的核心和基础,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面向读者开展个性化的定制与推送,增强期刊内容的时效性和沟通平台的互动性,相信未来的期刊出版会带给读者更好的信息获取渠道和阅读体验,为学术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12.
[2] 林海妹,薛刚,李永龙.科技期刊编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及与期刊发展的关系[J].编辑学报,2014,26(1):57.
[3] 时群.“为读者服务”思想对现代化编辑的启示[J].新闻窗报,2014(6):35-36.
[4] 姚萍.重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沟通学[J].编辑学报,2012,24(6):518-519.
[5] 夏登武.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化与价值重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3):264-268.
[6] 解雅俐.关于高校科技期刊发展困境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9-22.
[7] 吴锋.“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革命及面临挑战[J].出版发行研究,2013(8):66-70.
[8] 刘翠萍.试论信息时代学报编辑的信息意识[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8-140.
[9]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649-655.
[10] 王明华,沙勤,郑晓南.微信公众平台在期刊运营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14,26(3):272-274.
作者简介:孔倩(1985—),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媒体与出版融合。
赵洋(1963—),女,吉林松原人,本科,副编审,研究方向:科技期刊评价。
秦福强(1980—),男,山东青岛人,博士在读,编辑,研究方向:新媒体融合与发展。
贺斌(197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在读,副编审,研究方向:新媒体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