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1-09-10 13:43:22苏桂珍
武魂·智慧课堂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桂珍

摘要:对于中学生来说,让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活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发展作铺垫。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学生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化,初中教学的体系也有了相应的改革,但是有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的是以前的教学方法,对生活化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没有抓住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上,要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而传统的教学,很难让学生把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灵活地进行掌握,合理地和实际的生活相结合,完成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

1.初中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的内涵

初中是学生从小学阶段又往上进步了一个阶梯,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形成的时期,对周围的事物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是自己开始走向独立的阶段。由于中学生在这一时期,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和生活风气的影响,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让学生走向错误的道路。而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一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教学学习的效率。而初中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学习,注重学生生活化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生活化,把学到的知识能灵活地运用。

2.初中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的现状

2.1缺少对生活化道德与法治的认知

在当今考试制度的环境下,学生迫于各种考试的压力,好像已经形成了不是考试的内容就不认真学的风气。部分老师把道德与法治这样的课程当成了非重点的课程来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死记硬背,背得重点就了事,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更缺少和实际生活的结合,没有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没有掌握其本质,学生生吞活剥,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知有一定的偏差。

2.2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单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传输的过程中存在方法单一的问题。尤其在生活化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这个问题就比较明显。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是采用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把着讲,生怕哪里讲漏。为了赶进度,节约教学时间,学生很少自主学习,老师以为学生懂的知识,实际上学生还是不会,形成“把着讲了鼓着听”的局面。老师扮演课堂的主人,却忽略了学生才是真正课堂的主人的角色,扭曲了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原则,老师穿着新鞋走老路。如此死板的教学模式太无趣了,时间长了,学生会厌倦。形式单一的课堂,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而且很难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来去学习。其次,课堂的内容不多样化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部分老师都是只根据教材中的案例来进行教学,照本宣科,不进行内容的扩充来增加新的亮点,案例不跟时政走。社会在发展进步,世界变化莫测,道德与法治要紧跟新形势、审时度势,追赶新潮流,引领新风尚,引入案例一定要新,新的案例是道法活着的灵魂,有了灵魂的内容才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否则很难引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共鸣和兴趣。

2.3道德与法治的教程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度不够

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更侧重于说理的原故,有一部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单纯的给学生说一些道理和规则。如此缺少跟生活联系的教学会使得学生对老师讲述的课程内容产生距离,甚至怀疑老师讲的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在吹牛?导致学生不想学、厌学、怕学。道德与法治有许多教学内容来自生活,教学内容脱离了生活实际,会使得教学的内容变得空洞无趣,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不起来,学习的效率不高。

3.生活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3.1把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得广泛的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和实际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进行活学活用,把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要让学生学习的时候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脑海中能够呈现出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关的画面。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可以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容易理解,让学生感悟道法即生活,生活即道法,学了道德与法治太有用了。

3.2多让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体验的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含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又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贴切,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和学习内容有关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參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学习的乐趣。如:“我与父母、我与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小事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让学生采访、观察老师日常工作,放学回家之后,为自己的家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会来体谅老师与家长的辛苦,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与老师、家长的交流,增进师生情谊,感恩父母的良苦用心。

3.3把生活中的素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教师要抓住其教学本质,把这一课程进行生活化,和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觉得此课程和自己的距离并不远,而且如此有趣。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了新的教学方法的融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素材的导入法进行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之前就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上来,并不是之前教师在一个人阐述,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慢慢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把生活的素材有效应用到课堂上,生活化的教学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提高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全面地进行发展,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结语

课程的不断改革,生活化的教学也逐渐地开展起来,这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能让学生有大量的生活素材可供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思路能够跟上教学的进度,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升自身正确、健康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 陈瑞芳.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文渊(中学版),2020(6):389.

[2] 马爱军.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57.

官渡区第一中学 云南 昆明 65020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4:04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7:41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1:44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43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