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对中国香港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独立势力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2021-09-10 07:22贾文彬杨玉晨陈龙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话语权

贾文彬 杨玉晨 陈龙

摘要:语言是观念的载体,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最悠久、运用最广泛、却也最难被人们察觉到的工具,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多样化的作用,其中,语言用于社会建构和思想意识传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本研究以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考察《经济学人》中关于中国香港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独立势力的报道,分析比较其报道过程中厚此薄彼的双重标准,揭示可能隐藏在西方媒体背后的态度、权力和意识形态,为解读新闻文体和制定国家语言策略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话语分析;共时比较;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I1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5-0050-03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吉林外国语大学科研立项校级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W2018XK025)。

“话语分析”作为一个术语,由哈里斯(Harris)于1952年在《语言》杂志上提出[1],其发展历程自兴起到现在已有近70年的历史。目前,综合学术界对话语分析的解释,可以将其定义为对超句结构的静态描写和对交际过程中传达意义的动态分析[2]。话语分析其实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潜入话语中,对话语本身建构的世界进行解构,并依据现实做出判断,而不是对现实本身进行研究。

话语分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关注话语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权力现象以及它们与社会结构、等级之间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应运而生[3]。1989年,批評话语分析作为一个专业术语由费尔克劳(Fairclough)在《语言与权力》(Language and Power)中首次提出,正式阐释了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4]。发展至今,其研究对象越来越多地指向政治领域和新闻媒体语篇。梵·迪克(Van Dijk)认为:“媒体从本质上说就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5]”。对新闻媒体而言,国家利益优先于权利和自由已十分普遍[6]。近些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此层面上,话语分析和话语权的建构对国家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经济学人》2019年6月到12月中国专栏关于中国香港独立势力的新闻报道,以及2019年10月19日欧洲专栏中关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独立势力的新闻报道,运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比较相同事件发生在不同国家时西方媒体的反应及态度,分析新闻中潜在的结构、制作手法、认知模式和建构框架,挖掘西方媒体背后隐藏的态度和话语,揭示西方新闻媒体双重标准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

一、理论基础

新闻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信息形态,它的积累与流程无形之中巩固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影响着公众的情绪,也反映着社会的脉搏[7]。梵·迪克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新闻报道的结构、制作和理解进行了深刻剖析,发掘话语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的角色和社会中的社会政治信仰[8]。就新闻结构而言,梵·迪克将新闻结构划分为两个层面:新闻语法层面和新闻语义层面,语法层面涉及新闻的图式结构和超结构;语义层面又可划分为新闻语义宏观结构和新闻语义微观结构。

就新闻的语法结构而言,梵·迪克提出了新闻的图式结构,即“知识的特定组织形式,表现为纲要或图解;在心理学中,它又意指人们积累经验的思维组织即人们的知识结构”[8]。同时,梵·迪克用超结构来描述话语图式,即超结构通过语义宏观结构(主题)和其他话语的结构建立必要的联系,以便将新闻文本和新闻的总体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为文本提供一个总体形式。

新闻的微观语义结构涉及局部语义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梵·迪克认为,命题由一个谓语和几个中间项组成,多个命题组成的命题群组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内涵,自然文本中的句子有时可以表示多个结构复杂的命题。在新闻文本中,命题或命题群组之间存在着局部一致性。由于说话人和受话人的知识或信仰可能不一致,而在新闻话语分析中,新闻语篇中产生的社会、政治知识和信仰都是新闻媒体依据事实事先假定的,导致局部一致性往往具有策略性的个人主观色彩。说话人在帮助受话人搭建局部一致性的过程中,可将自己的理解和视角传递给对方。

二、材料分析与讨论

(一)《经济学人》关于香港独立势力的报道

通过研究《经济学人》2019年7月6日中国专栏里关于中国香港独立势力的新闻报道,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宏观语义结构上,根据新闻主题结构的倒金字塔原则,新闻话语中最重要的信息须放在整个文本中最显著的位置。该篇新闻的中心主题可通过宏观结构中的宏观命题从第一段中提炼出来,即示威者在香港回归日这一天冲击香港立法会大楼。在微观语义上,为避免过于直观地表达,新闻多处运用了隐含意义,其中较隐晦的一处从第五段最后开始:“The successes in Hong Kong protests have been almost exclusively defensive...”这里作者用所谓的“成功”和“防御性的”来修饰抗议活动。同时该新闻试图把示威者塑造成弱势一方,在接下来的第六段开头写道“A sense of powerlessness may have informed protesters this time”。新闻通过描述示威者的“无力感”,为之后第七段的被迫暴力冲击立法会大楼的行为开脱,此处新闻的局部语义一致性连跨三段,侧重站在示威者的角度来描写。

其次,该篇新闻的图式结构健全,其中的一个显著分布特点为情景范畴和评价范畴的循环搭配使用,使之在结构和语义上相互补接,相辅相成,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说话人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及时表明自己的立场,为事件的起源做解释,并为事件的发展做预测。该篇新闻报道的主要图式范畴如表1所示:

该篇新闻故事部分的情景包括了评价、口头反应、主要事件和前事件。主要事件涉及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即示威者冲击香港立法会大楼的过程以及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应对措施。前事件被安排在了新闻部分主要事件之后,用于告诉读者,香港最近几次抗议活动的原因。评价是对新闻事件的价值或意义作出评价,而预测则可以用于阐述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和未来的走向,新闻最后预测“That would provide more tinder for protests”,希望用暴力示威者的喊话,将政府无视所谓的“香港人和世界的关切”的视角施加给读者。

(二)《经济学人》关于加泰罗尼亚独立势力的报道

《经济学人》2019年10月19日欧洲专栏里关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独立势力的新闻报道的中心主题可通过宏观命题概括为:长期监禁的判决引发加泰罗尼亚分裂分子的暴力抗议。中心主题和次要主题组成了该篇新闻的宏观结构,而宏观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等级性特征由隐含的宏观规则规范界定。

在微观语义结构上,新闻通过局部语义一致性将隐含意义嵌入文本中,在第一段末尾处,新闻通过使用选择疑问句,策略性地为加泰罗尼亚地区独立势力领导者的所作所为提供两种评判视角,即这种分裂国家的做法是“政治表演的白日梦”还是“一个分裂国家的阴谋”。紧接着在新闻第二段开头,新闻以西班牙最高法院为主语,含蓄表明法院对待独立分子行为的态度:“The court concluded that it was somewhere in between”,相比起直接陈述,这种处理方式使语气对抗性更小。

该篇新闻的图式范畴相对更简洁,其中主要事件和前事件大多分布在新闻的前半部分,评价和对事态的预测多分布在新闻的后半部分,这样的分布便于新闻对事件來龙去脉的集中叙述,从而使读者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和概念,而新闻也可以通过文本后半段对事件的评价和预测表达媒体或某一团体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该篇新闻报道的主要图式范畴如表2所示:

新闻通过主要事件和前事件的范畴,介绍西班牙最高法院对加泰罗尼亚数名领导人的最终判决,叙述由此引发的加泰罗尼亚地区极端分子的暴力抗议示威,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对本次抗议示威的定义十分明确:“a radicalisation and fragment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movement”。同时,新闻在描述暴力示威的情节时,特别添加了警察为维持秩序而受伤的描写:“Among more than 150 people injured were 72 police...”,由此来突出暴力示威的残酷性。在口头反应的范畴中,新闻大多数直接或间接地引用来自西班牙政府官方和最高法院的话,很少引用来自激进分子的话,而官方或法庭的话传递出的是一种谴责暴力的视角,这种视角最终也会传递给读者。

(三)两国独立势力报道的比较批评分析

以上两篇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可比较性,香港和加泰罗尼亚各自隶属于中国和西班牙领土的一部分,两地区都属于经济相对繁荣的地区,但同时,香港和加泰罗尼亚都存在独立势力,然而媒体对这些独立事件报道的视角却不太一样。

首先,新闻报道中对同一身份的建构手段有很大差异。虽然两篇新闻都描写了两地区分裂势力暴力抗议、极端分裂的一面,但在关于香港的报道中,新闻对分裂分子的用词是“protester”,同时,文中除了引用中国中央政府的话外,并没有直接指责这些分裂势力;而在加泰罗尼亚地区分裂势力的报道中,新闻对该地区的分裂分子的大多数用词为“sepa ratist”,将分裂分子在法庭审判后举行的示威活动定义为独立运动“independence movement”,并多次引用不同主体的话语,如法庭、政府官员等对暴力示威进行的谴责,突显出双重标准。同时,在关于加泰罗尼亚的报道中,新闻以西班牙法庭代表整体西班牙国家的形象,通过法庭的依法判决将其塑造为维护国家统一的正面形象。

其次,就新闻结构而言,相较于在加泰罗尼亚报道中运用的评价范畴数量,新闻在对中国香港的报道中运用了更多新闻媒体自己的评价,而过多的评价不仅削弱了新闻的客观性,还导入了大量西方政治中的对抗思维,使新闻出现较大的倾向性。在关于中国香港的报道中,新闻运用的隐含意义大多试图污蔑我国中央政府态度强硬、忽视民主自由,以及抗议示威追求民主自由;而在加泰罗尼亚的报道中,新闻的隐含意义大多想表明西班牙最高法院的公正守法和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当地分裂分子的激进分裂的反动倾向。在同类型的事件中,新闻一方面欣赏暴力,另一方又谴责暴力;一方面无视法制,另一方面又崇尚法制,其矛盾态度不攻自破。

三、结语

特定的思维模式营造了特殊的文化环境和人群[10],反之亦然。本研究主要运用社会认知分析法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以及构建视角下的形象建构理论,通过研究《经济学人》中关于中国香港和加泰罗尼亚地区分裂势力的新闻报道并将其进行比较,揭示隐藏在以《经济学人》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新闻文本之下的思维模式和隐性文化,包括文化特权和文化偏见。因而,在多元文明中制定一个适合中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语言战略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我国对语言战略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已提上日程[11]。

参考文献:

[1]Harris Z. S.. Discourse Analysis[J]. Language,1952.

[2]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刘立华.《纽约时报》对华舆论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4]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Longman,1989.

[5]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康俊英,李凤琴.政治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批评性分析———以《纽约时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J].外语研究,2018(03):25.

[7]陈力丹.深刻理解“新闻”———读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J].新闻大学,2004:89.

[8]Van Dijk T.. Discourse and Context: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9]丁和根.梵·迪克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述评[J].新闻与传播学研究,2003(06):199.

[10]刘利群,杨玉晨.隐性文化、思维模式与语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05):35.

[11]胡壮麟.多元文明交融下的国家语言战略[J].中国外语,2019:6.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话语权
网络圈群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破圈困境与路径选择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下语篇人际功能分析
多模态视角下外语教学研究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