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仲爱
摘要:在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下,小学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走出固有思维的影响,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和完善给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各项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最为基础的一项能力,但是小学生由于计算能力不足、粗心大意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在计算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基于此,本文针对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正确率的解决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正确率;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一定要深入研究学生的计算问题,总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去寻找解决对策,只有这样计算教学策略才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大多数是计算公式不熟练、算理理解不透彻、粗心大意等,教师要根据这些问题来寻求解决策略。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导入计算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情境创设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因为环境和氛围都能够给小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问题化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或场景来开展计算教学,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并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投入到数学问题中,开展数学计算,理解计算公式。例如:在“分数”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这样一道例题:A有10个苹果,B的苹果数量是A的3/5,C的苹果数量是B的1/2,那么C有多少个苹果?针对这道题目的计算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线段图(如下图)的方式进行计算,让学生通过线段图来理解分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种计算技巧,可以在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同时让学生理解其中的一些计算规律。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现实情境来导入计算教学,找到现实场景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行问题创设。比如在“分数”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呈现一个生日切蛋糕的情境,引导学生将蛋糕看作“1”,将其平均分配,之后给学生呈现一些分数计算题目,通过动画模拟将分数放到一块蛋糕内,让学生进行分数计算,并且进行一定的约分计算。
二、牢记数学计算知识的融合训练
在学生数学计算正确率的提升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计算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各种计算方式,从而为正确的计算提供保障。
首先,教师要加强口算训练,有一些简单的分数计算题目不需要学生进行笔算,这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每节课之前都可以拿出几分钟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口算练习,逐渐提高难度,让学生逐渐形成口算的习惯,提高口算的正確率。在学生逐渐熟悉口算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口算竞赛,激发学生的计算积极性。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清楚计算法则,让学生能够对计算公式扎实的掌握并灵活的应用,让学生在计算时能够运用正确的计算法则来进行计算,这样才能够从计算的开始就保证正确率。比如教师要将分数加减法法则讲解给学生:(1)分母相同时,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同时,先通分变成同分母,再相加减
讲解清楚计算法则之后,教师再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计算基本功,让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深化对于计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逐渐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正确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因为粗心大意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计算之后检查的习惯,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正向运算、逆向运算等多种方式,根据计算规律灵活变通思维,保证计算检查的准确性,发挥检查的效果。同时教师通过教会学生一些检查技巧,也可以节省学生的检查时间,在考试时既要保证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又要节约时间,保证学生能够答完卷子。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在每一次计算出现错误之后可以将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并且通过自主思考或者寻求教师帮助来分析自己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计算错误,这种反思习惯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小学生分数计算教学的正确率,教师要从根本上去发现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原因,在此基础上去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让学生充分理解计算法则、定理,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在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进步,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陈静.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探究[J]. 新课程(小学), 2018(3).
[2] 樊俊才.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初探[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00354-0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