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孙和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渗透心灵,涉及广泛领域。就高校班级管理而言,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文化”,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育人众多工作中的“生命线”。高校管理的基本和出发点是要以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当前,我国大学生管理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时期。高校往往加强了大学生通识教育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但它忽略了文化层析的内涵教育,忽视道德品质的形成,“空中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导致管理强调学生的高校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人,人格培养,可以说是“弱力”。因此,有必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明确“家文化”的精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建立有效的管理育人措施,培养大学生具备树立正确的“三观”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自身的内在綜合素质。本研究探讨了“5+3”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的学习重建高校管理育人模式,为促进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文化”“5+3”模式自我管理
一、研究背景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各方面的发展,社会也在逐步的转型,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全民的素质内涵提升与发展尤为重要,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内塑文化,外塑形象”的根本和基础。也是我们能够在飞速发展的世界共同体下接受挑战、积极创新、勇往前行的保障。大学生群体是祖国发展昌盛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在新时代、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成长,应该更具备创新精神、民族兴盛的自豪感,同时也担负着更高、更重、更远的使命与责任感。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发展理念融入高校课堂中、管理中迫在眉睫。将高校思政课堂转变为课程思政,将“硬式”管理转化为“刚柔结合”突出学生为主体,让学僧全面参与找到真正的自己。
二、研究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兴衰的根本。如果没有精髓的文化做基础,民族的伟大复兴很难实现。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文化多元化、交融化发展的社会中,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都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同时也是时刻接受挑战;另一方面,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的获取真假难辨,高等教育的改革持续深入,对外开放留学不断扩大,学生的个性日益凸显张扬,学生与父母、与学校、与老师的关系正发生着变化,这也正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在高校面临的这些问题解决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重塑自我,培养具备独立思辨的能力[8]
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思想观念形成的特殊时期,极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目前,社会发展带来的多元文化交融影响着高校内外,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观念的形成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如何引导?用什么方法模式引导?能够使他们面对社会思潮的冲击时不受影响,树立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三观,是当前高校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2.高校管理育人模式重构及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对高校的管理育人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高校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步增加。庞大的学生群体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着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当前,新的教育教学政策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管理和课堂教学目的,让学生参与融入进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选择个人喜好的课程选修,同时也要摒除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强过程性考核等。所以,这也在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研究的概念理解
(一)“5+3”班级自主管理概念
“5+3”班级自主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基于高校传统文化育人管理路径的探究:
(1)首先完善班级规章制度要在第一时间内完善班级每名同学的个人信息,对学生各方面信息详细了解。其次班委班干部团队要建立完善,并且班干部会议定期举行及时发现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及时去解决,进而逐步更深入的完善班级规章制度,且严格执行。
(2)在日常学习方面,学习上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采用学习互助小组的学习方式,以班级各科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担任学习互助小组组长,定期到班团骨干活动室关心和询问同学们学习方面的问题,解决小组内同学们的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汇总后请教老师,并及时关照小组成员学习状态。
总结以上“家文化”背景高校管理育人路径,经研究探讨出适应我校班级自主管理的模式,“5+3”是以家文化为文化背景,内化到学生心里外化于行动上的一种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践模式。用于班级自主管理,自我成长,自我践行。
“5”是指基本5项
(1)班委会组织架构及各委员会职责一日常规
(2)班级管理形成体系(包含班级制度有文件有执行)
(3)班史记录
(4)学生违纪处理流程。
“3”是指目标三项即:
(1)班级学习计划
(2)P D C A
P:(plan)计划班级各项活动方针和目标,确定计划
D:(do)执行践行,实地去做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的结果,达效果,找问题
A:(Action)行动对总结加过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的推广,标准化,制度化。
(3)记事卡
四、高校“自主管理”的研究
(一)家文化“5+3”管理模式的实践运用。
所谓班级管理制度“家文化”的建设,就是把班级管理和家庭温馨与爱向融合,让大家在班级中找到家的氛围,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相互尊重与包容;让学生在参与班级建设中感到自豪,树立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使每位同学都能以主人翁的身份生活在班级,进而能主动自觉地参与到班级建设中;使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度上规范化、管理上人性化、心理上认同化。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的教育改革所重点强调的,在班级管理模式中无论从那个维度出发管理、教学、生活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转化成思想元素融入到班级管理育人中去,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家的氛围,将“亲情”的关爱和暖流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本研究提出“家文化班级自主管理体系”和“5+3”常态化践行模式。目前,该模式已经在我校旅游学院全部班级开展实施,学院整体班级自律能力有所提升,具体内容:
第一、明确班级管理理念(慎于始。正己化人。诚于中形于外。思维调频。)
1.管理者理念
1.1教育者首先自我教育,提起温良恭俭让;正己化人。
1.2教育的根本长善救失,抓住机会教育点;慎于始。
2.班级信条(孝亲尊师。利他为公。自爱自律。诚敬谦和。)
2.1孝亲尊师是人生的大根大本;孝亲尊师。
2.2念念为他人着想,自利利他;利他为公。
3.五大教学目标(知见教育。伦常教育。使命感教育。敬畏教育。戒律教育。)
第二、班级制度
1.班级管理
2.家规:《弟子规》
第三、班级班委
1.班委选拔任用
班委建设,循序渐进、公平公正。
在班级干部的选拔上,第一学年开学伊始,采用值日班长责任制开展两个月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然后按照学校常规办法,开展班委竞选活动:
首先是班级家文化理念宣导,落实班级兄弟姐妹大小排序;
然后“毛遂自荐”——现场演讲;
接着是民主选举——大家投票;
再来是任人唯贤——老师根据候选学生的实际能力,结合大家的意见,确定班干部试用人选。
2.班委组织架构
3.班委职责。
4.管理服务原则
4.1依照经典,以德服人。
4.2用心感受同学们的需要,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照同学,“兄道友,弟道恭”行驶“悌”道。
4.3“兄弟睦,孝在中”班委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致力于班级建设。
4.4公平公正,传播正能量
第四、班级规划
1.德育规划
1.1启蒙教育热爱文化
1.2认知教育了解文化
1.3认同教育理解文化
1.4自信教育感悟文化
1.5奉献教育承传文化
2.管理规划
2.1他律
2.2自律:学业规划
2.3无为
3.学习规划:英语、体能、专业技能课
第五、班级常规
1.日常规:早操(体育委员)、内务(生活委员)、课堂(学习委员和纪律委员)、自习(班长和团支书)、教室环境(卫生委员)、公寓(生活委员和舍长)
2.周常规:总结计划、周例会
3.月常规:本月总结与计划
4.学期常规:本学期总结与计划
5.学年常规:本学年总结与计划
第六、班级会议
1.日班会
1.1《班史》记录与公示
1.2记事卡分享
1.3榜样分享与违规检讨
2.周班会
3.专题班会
4.班委例会(研讨、总结与计划)
第七、班级团康
1.集体生日会
2.义工活动
3.游学
第八、家校共育
1.家长交流研讨茶话会
2.家长坊学习
3.微信群
五、结论
“家文化是在中国传统道德滋养下沉淀下来的的文化,历经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如“家和万事兴”“尊老爱幼”“邻里守望”“勤俭节约”等等,这些都与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同向同行。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当前,把优秀家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是紧急而重要的。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文化”精髓与“校园文化”的内涵的融合力度,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无形中是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社团组织、校级、院级学生会等组织的力量有背景、有创新、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家文化研讨、学习、弘扬活动,在丰富的活动中融入家风文化教育,唤起大学生对家庭责任、对父母的感恩,重塑优秀品格,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
深入“家文化”实践:家风文化的特点是接地气、有温度的。不仅仅停留在教育理念和活动形式上,要让大学生深度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班级团建、社会实践活动,使其从思想受到熏陶,心灵受到洗礼。比如开展“寻根之旅”“寻找我的家谱”等活动,不断提升家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将家文化根植于内心深处,沉淀在每个人灵魂深处,散发与举手投足之间。
参考文献:
[1]马艳红.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20(13):146-147.
[2]张元,赵芝瑞.“以学生为中心”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20(01):29+28.
[3]张烨.高校“家文化”育人管理模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31):166-167.
作者简介:赵静(1992.01-),女,汉族,河南济源人,硕士,主要从事空中乘务专业礼仪及面试技巧教学研究。
(课题项目:家文化“5+3”自主管理實现高校管理育人目的——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旅游学院为例)。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旅游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