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路径研究

2021-09-10 21:42张千一陶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学徒制传承

张千一 陶琳

摘要: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一个民族古往今来的智慧凝结,以师徒传承的形式沿袭,被誉为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非遗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又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但手工技艺的传承随着时代变迁现代信息化工业化的蓬勃发展,传承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方法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培养难以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发展,也让优秀的族传统工艺传承面临诸多困境.非遗传统文化正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学徒制;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学徒制传承研究在整个市场中尤其是在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领域几乎是空白。以往的研究多数从国家政策、教育、法律法规和开发旅游等方面来探讨传承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另外来说,以现代学徒制运用与手工技艺传播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都还可再深入研究并加以实践;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手段技术层出不穷,在辽宁省非物质的手工技艺的研究方面将有更多的可用性,如何将他们结合从而更高效的达到文化遗产传承的目的,这也是本项目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及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人类智慧与发展的结合,是一个国家的民族象征。截至2017年,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位居第一,而中国各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手工技艺文化更是不胜枚举。在漫长岁月中,许多手工技艺都慢慢消失于人们的记忆中,所以对中国非物质文化手工技艺手法的传承更应该被发扬起来.手工技艺是古往今来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的象征体.它不仅有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化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华民族也是具有传统手工技艺最多的国家但很多具有地方的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手工技艺遗产并不能被世人所熟知,甚至已经遗失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这是我们的损失。我们需要重视中华非遗文化,把那些世人不熟的非遗文化发觉出来,走向世界舞台。

二、非遗传统传承问题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历史文化被人们遗忘,而随之传承的手工技艺也逐渐消失。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许多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主要以家庭形式开展,甚至还有在性别选择上的要求,导致代代传承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单线传承的方式难以发展。第二:传统民间艺人高龄化现象严重,手工技艺传承困难。第三,传统非遗传承手工技艺项目申报在地方很容易出现偏差。前期申报方面,非遗文化普查,名录体系建设,申报等工作上存在着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不真实等问题;在后续保护方面,存在着申报成功后对于非遗的保护力度不夠。第四,现在大多群众因为对非遗传承的了解层次不够,导致对非遗成果保护性不够而导致的许多偏差。

三、现代学徒制特点

现代学徒制的最大特点在于,传授知识的严密性与后续传承的成功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特点可以说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将这种传播手段利用到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手工遗产传播途径上,可谓是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实践与发展。

四、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的现代学徒制传承

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大省,手工技艺非物质遗产种类众多,经过多年努力,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得到充分保护。但在遗产传承与发展问题还存在许多的缺陷。我们应通过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现代学徒制发展的设想及提出有效的实施办法,利用古往今来的学徒制结合现代发展实质.传统的手工技艺有在辽宁省有很多例如馏酒传统酿造工艺(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工艺)辽菜传统烹饪记忆,砚台制作工艺(松花石砚制作工艺)这三类都通过现代学徒制发展非遗项目进行了有效传播,并且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另外,新型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在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传承研究方面将有更多的可用性,如何将他们结合从而更高效的达到文化遗产传承的目的,这也是本项目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五、结语

通过本次对传统非遗项目手工技艺现代学徒制研究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国家非遗项目厚重的历史沉淀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更应该肩负起主动了解非遗项目并对其进行保护宣传的重担。真切希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现代学徒制的传承会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恰逢国家政策 我也将积极倡导并加入传统非遗手工项目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覃业银.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与特征[J].求索,2011 (11) :119-121.

[2]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 (10) :1166-1172.

[3]王兰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江傩堂戏面具的造型艺术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 (2) :45-47.

基金项目:2021年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院级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路径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千一,男,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通讯作者:陶琳,1981-,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学徒制传承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